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96(1 / 2)

加入书签

大约谁也没有料到,就在这场宴会上,一场大论战爆发了。

让我们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来看看这次惊心动魄的大论战——

气象宏大的咸阳宫。坐案连绵,每案旁燎炉火红。中央高台,皇帝坐案区,始皇帝须发灰白,神色焕发。阶下首席三公三案:李斯、冯去疾、王贲。外围九卿坐案区。再外围,大臣坐席层层排列在大柱之间。大臣们高冠朝服,整肃壮阔。博士群坐案区靠九卿区很近,与中央皇帝遥遥相望。

钟鸣三响,乐声阵阵。

郎中令蒙毅站立皇帝区边缘,高声宣布:“置酒大宴,始皇帝致贺!——”

乐声止。始皇帝举爵:“诸位大臣,倏忽一年过去,我大秦已平定岭南,大胜匈奴!而今,一元复始,天下更新,朕与诸位共干一爵!”

举座起立,齐举酒爵:“万岁!一元复始,天下更新,臣等与陛下共贺!”

一爵饮尽,大臣们齐齐落座。

博士仆射周青臣站起:“正月正日,始皇帝寿辰也,臣周青臣有祝寿颂词!”

始皇帝面色肃然:“大秦国法,向不为君王贺寿。”

周青臣:“臣之颂寿,实则论政,敢请陛下允准。”

始皇帝:“如此,朕姑且听之。”

周青臣展开一卷竹简,高声念诵:“臣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迄今,不及陛下威德也!臣周青臣是颂。”

整个宫殿肃然一片,无人应和。

博士区突然站起一人:“臣淳于越有奏!”

始皇帝:“国家政事,谁都说得。”

淳于越慷慨激昂:“周青臣之颂,面谀陛下之过也,非忠臣!陛下过在何处?便在不行封建。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建子弟,封建功臣,自为枝辅屏障。方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枝辅障,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始皇帝点头思忖:“此说事关根本。诸位大臣一议。”

三公区。李斯沉稳站起:“陛下有令,议淳于越之说。如此,老夫有说。”

淳于越:“愿闻丞相之说。”

李斯:“淳于越之言,乃夏商周三代之事,不足法也。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有其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之后,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之士,各自力行变法。方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事农工;士则学习法令,以避禁止。今日,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何能放任焉!”

殿中一片肃杀之气。

李斯转身对始皇帝拱手:“臣李斯身为丞相,昧死奏对。古者三代,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言论皆道古以害今,尚虚而乱实;人皆善其所私学,以非议皇帝之创建。今皇帝一统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也;人闻官府令下,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诽谤。如此乱象不禁,则主势降乎上,朋党成乎下。禁之,则妥当。”

冯劫肃然:“如何禁止,得有办法。”

李斯抽出一卷竹简,捧起对皇帝:“臣有奏请。史官之书,秦国史书之外者,皆烧之;天下藏书,除博士官藏书之外,凡民间所藏诗、书,及诸子之书,下令郡县收缴,分期烧之;另外,以诗书议论国事者,斩首弃市;以古非今者,灭族;各级官吏有意不举发者,与之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书者,黥刑,并罚为劳役。不禁不烧之书,是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之书;民众欲学法令,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臣,奏完。”

郎中令蒙毅接过李斯书简,捧到始皇帝案头展开。

始皇帝肃然提笔,在简书批下了三个大字:“制曰,可。”

这场大宴论争之后,秦帝国开始公开镇压六国贵族的复辟活动,推行铁血整肃政策。

首先,秦帝国取消了议事制度,以防止“以古非今”的复辟言论弥漫到高层。

其次,禁止民众议论国家政事,力图堵塞复辟言论的传播途径。

再次,焚烧民间收藏的与政治相关的各种图书。

第四,禁止私学,根除旧政治理念的传播。

第五,设立官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正面巩固社会法治意识。

第六,在博士群呼应复辟势力的事件中,以追查方士贪污经费案为起因,坑杀了涉案的四百余名方士,以及数目不详的儒生。

这一系列的铁血整肃政策,都发生在帝国创建统一政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其直接的政策目标,无疑是反复辟,反倒退。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法则来说,任何进步新政权的反复辟政策,都有其非常残酷的一面。后世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雅各宾专政的革命恐怖,是这种反复辟行为的近现代历史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肃反与镇压反革命,是反复辟行为的当代历史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帝国在政治上的反复辟、反倒退,是一场维护帝国统一新政权的政治反击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有着最为充分的历史合理性。

但是,从文明史的意义上看,这无疑是秦帝国在创建统一文明中出现的特殊的历史退步,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深重的历史教训。国家行为选择的正义性,不能以一种历史退步政策,去反制另外一种历史倒退行为。不能以文化专制的政策,去反制复辟势力的弥漫传播。在审视文明历史发展的意义上,我们既没有必要为秦帝国的文化专制政策辩护,更没有必要为六国贵族掀起的复辟倒退辩护,同样没有必要为当时卷入复辟活动并为之鼓呼的儒家势力辩护。在这场政治文明战役中,主要的三方都没有留下有价值的文明遗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