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第十一回历史局限(2 / 2)
李民对此更是不以为然,大宋没有宗室祸,那大宋的烛光斧影有算什么?就算那赵匡胤算是自然死亡,那可别说赵匡胤的几个后代,也全都是巧合。
不过,李民看那耶律大石说到这个,却是
羡慕,相望。当即也不好说些什么。尤其,赵光义的皇权交替,确实还是很平和的。想来,这耶律大石也是皇族中人,自然有些对此幻想了。
而耶律大石却没有察觉此,而又继续说道:“我观大宋第四般好。就是防闲戚里,没有外戚祸。古来外戚弄权,国乱之苗。强汉、盛唐,莫不因此而败落。而大宋却绝了外戚弄权之祸。朝野安宁,故为第四般好。”
对此,李民却是没有什么话说。大宋对于这一点,却是做绝了。凡是当驸马的。那政治生命,几乎就立即断绝了。绝!相当的绝!而且,若是反了事,杀了也就杀了。还真不得不佩服。不过,这也算是耶律大石看好地第四般好。李民却也觉得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不过,李民却不知,这对于耶律大石等皇族来说,家即是国,国即是家。这外戚,却比一般的国政,更重要。反倒是一些强国富民,开启民智,对所有老百姓有利的事,对于他们却不重要了。甚至又是反倒如洪水猛兽一般。这即所谓地家天下,以及封建王朝的愚民政策。
而李民此时,通过耶律大石之言,终于有些领悟皇者的心态。暗中鄙夷不已。不过,李民却也更期待耶律大石还能说些什么。
耶律大石丝毫不负李民所望,随即又说道:“我观大宋第五般好,就是罢典禁兵,没有强藩祸。自始皇一统中原后,中原各朝,分封治领。五代十国,武将控权,军阀割据,天下动乱之源。唯止于大宋。以大宋如今军制。若无外敌。几可永镇江山。纵使我大辽,与此也不及也。”
耶律大石说这般话,却是自肺腑。他们大辽,说是一个国家,其实不过就是契丹族这个最大的部落,统领着一般小部落而已。那些小部落,虽然名义上也是辽国的一份子。可他们却各自有着各自的族规与势力。就像那金国,原先也不过是他辽国的一份子,服务他们大辽好几代人,受了他们大辽不知多少的保护,如今翅膀硬了。却立即反了。
故此,耶律大石虽然瞧不起大宋的军力,可对于大宋能把所有的兵力权力都收归皇室所有,却是羡慕不已。他大辽若是早能如此,却也早就安分了。
而李民对此,却也不知该怎么评价。这原本就是李民鄙夷大宋军制的一个地方。可若是从当权者统制来说,不考虑国外势力,不考虑百姓,却是一个混蛋的天才主张。混蛋的有理。
而这时,耶律大石感慨过后,随即总结性言:“大宋有此五般好。不但汉、唐未能相比,就是夏、商、周三代,恐怕也还逊他一筹。但大宋也有一大误处。大宋抑兵太过,外乏良将,同时任贤不专,内乏良相。只此一点,若无他国相袭。大宋可长治久安。纵有动荡,也根基不损。可一旦刀兵起,却难与之为敌。故,唯我大辽可敌金国,若我大辽败,大宋也必不保。”
说实在的,李民听耶律大石说了半天,也就这一个最实在。不过,李民心中还是小小的给补充了一下:若不是你们辽、金、元三个游牧民族,迭起北方,屡为边患。屡次破坏中原的生产力。别说大宋不会亡,我中华民族也就早积累够文明爆的动力了。如今单单是你们辽、金,灭亡大宋,却还差点。
不过,李民也总算是对耶律大石的想法,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却是比当初和赵随便谈些***,硬是深入的多。而且,李民也总算是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人,那怕就是强如耶律大石这样的牛人,却也受限于历史局限性。说的那一套,却都是围着皇权转的。没有老百姓什么事。更没有什么国家即是百姓的概**。全都是那种家天下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天下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对此,李民也无可奈何。
李民没那个实力,同时也不想给他们普及什么前的人生社会理**。在彻底了解耶律大石这种人的人生观后,唯一的办法,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李民当即哈哈的大笑起来。却要彻底收服这个耶律大石,在辽人那里,埋下一个钉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