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王舜臣!(1 / 2)

加入书签

第215章王舜臣!

苏允刚刚抵达樊楼门口,便看到了两个英气勃勃的年轻人站在门口,腰杆子挺拔,一看就跟其他的年轻人不同。

一个是那天见过的徐进,另一个年轻人,似乎也有点印象,当时好像他是跟在徐进身边的。

果然,徐进笑道:“苏大家,这是我同袍兄弟,王舜臣。”

苏允听到王舜臣三字,顿时挑了挑眉头,这名字……很熟悉啊,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苏允笑着与徐进王舜臣二人拱手,笑道:“幸会幸会,感谢二人今晚设宴款待,不胜荣幸。”

徐进笑道:“苏大家,我们可打听过了,邀请你吃饭可不容易,您能来,反而是我们的荣幸才是,是您给了这个面子。”

苏允闻言大笑,徐进与王舜臣二人也是大笑起来。

三人携手进了樊楼,进了房间,仨人说起话来,不一会,酒菜俱齐,三人边吃喝边聊,寒暄过后,苏允笑着问道:“今夜徐将军相请,不知有何指教?”

徐进哎呦了一声道:“苏大家,可不敢当指教二字,我们单纯就是您的书迷。”

苏允挑了挑眉,笑道:“怎么,你们喜欢读《四书章句集注》?”

徐进顿时苦笑道:“您说笑了,我们就是两个武人,哪里读得懂经义,我们读的是三国演义呀。

尤其是舜臣,对三国演义里的各种战争谋略十分痴迷,对您更是佩服得不行。

我们俩人没有见过您也就罢了,既然见到您了,自然想要跟您亲近亲近。”

苏允笑了笑,心里却是不太相信这种说法,不过倒也不着急,等着便是了,总会露出狐狸尾巴的。

接下来苏允便正常与徐进与王舜臣说笑,然后徐进特意问了一些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些战役,苏允稍微说了说,随后那王舜臣便站在军人的角度开始谈了起来。

“……苏大家在整个大局的安排上极其精彩,但可能是没有亲身参加过军伍,所以对一些细节上还是有些误会,比如说队列、武器、甲胄这些……”

王舜臣谈起军伍中的事情,十分的熟悉,而且对里面的一些阵列、各兵种的配置、后勤等等,尽皆十分精通,倒是让苏允十分感兴趣起来。

苏允待得王舜臣说完,便问起宋军之事,王舜臣也没有什么隐瞒,一一道来。

“……官家英明神武,然则与西夏之战却总是难以达成理想战果,关键在于军队本身……嗯,以及制度上问题。

在下认为,军队训练由地方官长负责,而专司打战的将领却不得插手、指挥与训练分离。

将领平时接触不到士兵,地方长官战时指挥不了部队,这就导致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若是面对普通的对手也就罢了,但是面对辽军和西夏部队这种精锐军队,立马就要露怯了。

而且,训练的强度根本就不行,就拿禁军来说吧,除了最精锐的那几支,其余的都是个什么样子?

之前有过小范围的演武,出现过什么状况,有些骑兵披上盔甲,连马都上不去,好不容易上去了,跑出去不远就跌落下马;

练习射术,弓拉不满,“皆往空发箭”,射出去20步就掉地上了,根本上不了靶……

总而言之,用一句话来形容,便足矣,这便是:以屡易之将驭不练之士,故战必致败。

其余的也就不用多说了,反正军备之废弛,是苏大家你们这些行伍之外的人难以想象的……

永乐城败了,二十万同袍就这么死在了冰天雪地里,这里面固然有战略的失误,但何尝不是战斗力的缺失,才导致如此?

二十万军队啊,若是战斗力足够强盛,何苦躲在一座城池里,早就令得夏狗有来无回……”

王舜臣说着说着甚至忍不住哭了起来,连徐进也都红了眼眶。

苏允亦是默然。

宋代军队战斗力差,表面上看是缺乏骑兵和对手进步的原因,主因实则是宋王朝内部的问题。

首先是崇文抑武,军人地位下降成为文官的附庸,而且优秀的人群不愿意从军,这就使得兵员的素质大为下降。

再者,兵员素质的一再下降,使得王朝不得不扩大兵员数额以弥补素质的不足,但数额的增加又使得财政支出不断扩大,财政的匮乏又导致养兵的费用不足,难以保证士兵正常的给养,使得兵员的素质进一步下降。

如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军队的不堪用只得不断扩大数量,最终拖垮了宋廷的财政,而百万大军终究也是难堪大用。

华夏民族从来都不是柔弱的民族,先秦至汉唐我们的民风都是相当尚武的。

到了宋代,只是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政策,才造成了武力值的急剧下降。

总而言之,宋代军队战斗力差,归根结底是内部原因造成的,外部原因也有但不是主要因素。

苏允沉默了一会道:“我听说西北边军乃是大宋最为精锐的军队,应该不至于此吧?”

这会儿徐进道:“训练上可能稍微好一些,但也好不上多少,军队的问题从太宗时候至今一直都存在,什么喝兵血、克扣军资、刻意减少训练以节省钱粮以自肥的事情屡见不鲜。

您想啊,一个负责训练军队的文官,他又不会带兵上阵,那这兵员训练是好是坏,难道跟他有什么关系吗?

所以啊,稍微有些良心的文官,可能会按照规定稍微敷衍一下,这已经是很好了,而那些没有良心的,直接就不给你训练。

到了打战的时候,武将接手这些士兵一看,好家伙,连个简单的队列都不会,你说这仗怎么打?

还能怎么打,只能保守的打呗,什么构建堡垒,坚壁清野,然后等对方深入烧杀抢掠累了,再以截杀粮道之类的方法去打败他们。

与其是说是打败,还不如说是以财富生生将对方给耗死的。”

苏允愈加沉默起来,这两位都是军中的人,对于军中弊病自然是十分了解的,也不大可能会说谎。

苏允忽而想了起来,他前世看过一本书,那本书上是讲述靖康之役。

说是靖康年间,金兵杀至黄河边,宋廷调一支驻守京师的精锐禁军前去迎敌。

开封百姓去为宋军送行,但回来后无不痛哭失声。

因为他们看到这些所谓的精锐之师,连战马都上不去,就算勉强被人扶上马,也不能骑稳,只得伏于马背之上。

上面还提到一个事情,说很多当时的士兵,在领到军粮时自己不愿意搬运或者是搬运不了,往往雇人搬至其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