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应当发一分光了!(1 / 2)
第214章应当发一分光了!
阿回道:“阿允,之前搞的那个菜洞子,年入数百万贯,却是直接送给了朝廷,现在这琉璃厂,就不能纳入咱们自己苏府么?”
苏允笑骂道:“咱家又不缺钱,再说,要那么多钱作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鸡蛋灌饼已经开始向开封府州县扩散了,鸡蛋灌饼摊子都突破六百个了,每个月的盈利也将近翻了一倍。
关键是什么,随着阿回他们与坐地虎的斗争之中,他们渐渐掌握了一些菜市场的供应链,尤其是东城,现在已经有大部分的供应链落入手中了。
阿回阿虎他们已经打算着要买船,然后开一家货运商行了。
这些生意,虽然还处于整合的期间,还得不断地进行投资,但利益依然十分丰厚。
苏允将这些交给章若去打理,上次章若整理了一番,说现在每个月的收入至少是多少来着……二十万贯?
苏允也不太关心,钱多到这个地步,其实再贪心不足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前世的苏允很富有,所以他知道金钱到了一定的程度,对于幸福增持的边际效益其实很低了,所以这财富自己占着没有什么意思,反而拿出来干点别的事情,反而是有意思多了。
比如那菜洞子,给了朝廷,赵顼给自己升了三级。
而这琉璃厂,若是能够成功造出玻璃,到时候吸纳不少的流民进入琉璃厂工作,琉璃厂的产出,可以支撑起来几个大型养老院,养活那些失去劳动力的老者,而这养老院,也可以吸纳很多的服务人员。
这至少是可以惠及数万人的好事情。
与琉璃厂给自己挣多一点钱相比,这个事情可能让苏允更加快乐一些。
永乐城一事,对苏允内心的触动很大。
之前在满朝文武都在劝赵顼的时候,苏允认为没有用就不劝,在永乐城大败之后,苏允内心觉得很是后悔——劝得动劝不动另说,先做了,才算是遂了自己的心愿,说不定赵顼就听了自己的劝了呢?
或者说,自己明知道徐禧会干出这等蠢事,会祸及这么多人,那么,先把徐禧干掉行不行?
明明自己可以做得更多,但自己就是不去做,还安慰自己说,反正其他大官都没有劝动啊,自己不劝,明哲保身,很好理解吧?
但现在看来,苏允后悔了。
苏允决定要再积极一些,主动一些,看到觉得不好的地方,那就去改变它,去改善它。
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此后若竟没有炬火,我愿做唯一的光。
章若听说了苏允的打算,不仅没有面露不虞,反而很是积极,主动帮苏允操持起来此事。
苏允对章若的态度有些不解,道:“若姐,这琉璃厂一旦开发出来玻璃,到时候的的营收未必就比菜洞子少,你不觉得可惜么?”
这时候章若与一般女子的格局就展现出来了,笑道:“范文正公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夫君有这等志向,我这个做妻子的,难道就那么庸俗么?”
苏允闻言笑了起来,深感自己娶了一个天底下最好的妻子。
若是娶了寻常女子,谁又舍得那金山银山一般的利润,届时家庭内部终究不太和谐。
苏允所谋甚大,他不仅想要扫清无忧洞里那些亡命徒,还想要减少无忧洞里的流民,因此须得先将玻璃的产业给做起来,才能有钱去布局。
这样一来,短时间是不能动手了,只能暂时缓缓,等琉璃厂收购过来,将玻璃研发成功之后,再行灭杀之事。
不过,准备工作却是在紧锣密鼓的在做着。
收购琉璃厂、招揽技艺高超的师傅、琉璃厂重新选址、养老院选址、购买土地等等事情都开始提上日程。
而对于无忧洞里面情况的收集,也没有停下来,而且冬天到来,有很多的流民从无忧洞里出来,到福田院那边去,正好可以收集到许多的情报。
邓起一起跟着苏允跑来跑去,看着苏允工作,他觉得很有意思。
他觉得有意思的是苏允的工作方式,自从苏允决定对无忧洞动手之后,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收集各种信息,然后进行归类、统计。
随后再根据总结的结果又进行下一轮的调查,调查结果出来,还是一样,又是进行分析,然后再调查。
邓起看着苏允苏允这般做法,一开始也不太理解,但随着调查的一步步深入,无忧洞里的情况几乎是如同掌上观纹一般,邓起也算是心悦诚服了。
到了此刻为止,无忧洞的里面的路线、地图,挖出来的藏身处,里面的鬼市、势力、势力头领、有多少被拐的妇女儿童等等,或许有些许出入,但已经是详细得令人骇然了。
邓起怀疑,若是将这份东西给自己,再给自己一些禁军,自己便可以横扫无忧洞了。
看到这些,邓起对苏允的敬佩越加钦佩起来。
邓起自然不知道,苏允的工作方式乃是借鉴后世教员的工作方式,凡事先调查,调查完再实践,实践完总结再调查,如此反复之下,事情没有不能解决的。
当大家觉得对一件事情没有把握的时候,通常来说是因为你对其中的模糊之处没有掌握,一旦掌握了其中的模糊之处,事情其实没有不好解决的。
这就是调查-实践-调查-再实践的工作方法。
若是徐禧能够掌握这个工作方法,就不会那么冒进,不顾诸多人反对,一意坚守永乐城,导致一场大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