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27(2 / 2)

加入书签

反对变化的主要力量,则是旧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老贵族阶层,以及在精神上自觉追奉王道礼治的某些社会保守力量。求变精神催生的社会变化潮流,与王道理念撑持下的社会保守力量普遍碰撞,激荡起春秋时代广阔的、全方位的社会波澜。这一广阔而长期的交锋波澜,使这一时代的社会土壤渐渐发生着一种质的变化、质的提升。

这就是春秋时代以政治变化为轴心的开端气象——万物聚变,六合激荡,社会多元,主流不振,礼废乐坏,瓦釜雷鸣。

普遍的共振,必然产生普遍的突破。

让我们走进那个剧烈变化的大时代,看看中国文明的新芽是如何破土而出的。

小国争霸:政治变革之发端

1.春秋政治变革的历史阶段

在国家时代,政治文明的变革是社会进步潮流的轴心。

春秋时代的社会变化与政治变革,是逐步发展、不断深入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一直延续了将近三百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突破“汤武革命”的暴力政治传统,以和平变革的方式所实现的政治变革与社会变革。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所谓和平变革,并不是说这个时代没有战争,而是说当时各国内部的经济、政治变革,以及对最高王权所采取的政治行为,都是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为主要方面的。

从总体上看,春秋时代和平变革的历史形式,大体上是这样一幅图景:部分有为的诸侯国以自身的变革、利益的扩张,以及在相互战争中争夺天下影响力与领导权的形式,不断削弱着王权,改变着社会利益格局,使整个社会文明不断向新的形态迈进。

托名黄帝的古典文献《阴符经》,从政治哲学的意义上对这种以政治变革为轴心的全面社会变革给予了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概括:“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这一论断的实质含义是:若天道人心皆思变革,那么一切方面的变革就会会聚成天地翻覆的大潮,具有坚实的社会根基,会不可阻挡地前进。

生活在春秋社会的孔子,曾概括了当时政治变革的典型特征:“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从历史实践看,春秋政治变革的最重要方面也正在这三个基本点上:第一,诸侯国取代了天子的“礼乐征伐”大权。第二,大夫们夺取了诸侯国君的政事权。第三,庶人们普遍获得了对国家政治的议论权。从历史时序看,春秋大变革的发展,历经了解冻、序幕与各国争霸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东周前五十年,王权无为,放任诸侯国自行扩张,是天下生变的序幕。

之后四十余年。诸侯扩张普遍化,中心地域的小诸侯开始争夺霸权,是为第一阶段。

之后百余年,大国在变革中崛起,争夺主导天下的大国霸业,是为第二阶段。

春秋后期数十年,南方吴、越崛起,大国霸业文明进入尾声,是为第三阶段。

2.东周王权的无为状态

中原诸侯国自行其是的利益扩张,是春秋政治变革的序幕。

周平王东迁洛阳的第二年(769年),发生了一件在礼治时代不可思议的怪事:新诸侯郑国,不奉王命,擅自以武力吞并了毗邻的一个小诸侯——郐国。依据周礼规范,诸侯“擅自征伐”是最大的罪行,天子必须得出动王师问罪,以维护正常的权力格局。此所谓“大刑用甲兵,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必然地,天下诸侯屏息以待,要看看新天子如何展示实力,惩罚这个对新王权秩序作出挑战的叛逆者?

可是,这一次,洛阳新王室的表现比叛逆者还要不可思议。周平王居然一直沉默,非但一直没有动用武力讨伐郑国,而且连一道通报批评的文件也没有!总之是,好像天下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天下诸侯们愕然了。没有人解释王室的行为动机,也没有人质询王室的聋哑原因。总归是,诸侯们愕然之后迅速释然,大大松了一口气,纷纷开始了试探性地扩张。

从此,“政由方伯”的局面,很快开始了无可遏制地蔓延。

周平王四年,郑国又吞灭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小诸侯——东虢国(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27在线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