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1 / 2)

加入书签

<p>谁人天下作者:夜无眠r

第15节

“各位可满意了?”楚翼环视一周,浅笑而问。

众人纷纷起身,拱手施礼,表示臣服。

楚翼又淡淡一笑:“都坐吧。”

大家各自落座,楚翼轻浅的目光停留在徐子煦身上,后者瞧了瞧他,终是坐上了并列于首座边的位子。

“那么,开始吧。”

一月一度的例会,本是极其机密之事,楚翼却毫不避讳徐子煦的在场,渐渐地,众人见殿下如此态度,也就慢慢放开了。

徐子煦虽然得到了他们某种程度的认同,甚至得到了楚翼至上的礼遇,却并不主动参与进去,只是不动声色地听着,清雅的面容上平静无波。

他心中明白,对方其实也是在通过手下的一波波询问在考验他。至于让他与会,怕也是另有深层考量在内。

待得事情告一段落,众人鱼贯离去。

“你们说,殿下真如此看重他?”

“关键应该是殿下真能信任他?”

“虽然才华横溢,终究不过一阶下囚,凭什与殿下平起平坐?”

“除却其他不论,试问在他人的地盘,尤其面对我们喜怒不形于色的殿下,依然能不改其淡然自若的风韵,这般傲骨嶙峋的人物天下又有几人?”

“这……”

“殿下的做法自有其道理,我等何须妄加揣测。”

“罢罢!我去部署下务。诸位就此告辞。”

“请。”

众人分道扬镳,自行处理事务,同行的就剩两人。

“只是,你可曾听闻那人对殿下始终冷面以待,可殿下对那人却可谓情真意切——这似乎隐含危机啊……”

“耶!若你想平步青云,在此送君一句话。”

“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你!”

“啊!喝酒!喝酒去……”说着搔搔头,负手踱着八字步自行离开。

“哼!好你个风之痕!”被独自留在原地的人冷哼一声,拂袖往相反方向而去。

一切归于静谧时,转角处一抹青色身影缓缓步出,看着空无一人的廊道,神色淡然。

这不是徐子煦又是谁,方才他们的话,正一字不漏全入了耳。

冷面以待么……

徐子煦现在虽然身陷囹囫,可他毕竟曾是朝阳的十三皇子,是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静王,自然有他的清傲,又如何真能屈居楚翼手下?不自觉中,隐隐的皇族风范自是会流露出来,何况他清冷的模样何尝不是高傲的另一种表现?

楚翼看似与他平起平坐,极为优待,然而其他人会怎么看?现在,他毕竟已栖身于手下,不是么……

他的身份,他的来历,本是隔阂,加之对他们殿下的不敬,无疑更生芥蒂,若他真要深入其内部,则这层芥蒂必是阻碍。

何况那男人的话里,十句有九句是不能信的。

最近,似乎的确对自己稍有放纵了……

徐子煦微微仰头,望向苍穹。

“怎么站在这里?”身边响起一道圆润的嗓音,犹如微风拂过湖面般平缓轻浅,带不起一丝涟漪,却透着一股几不可察的深沉。

徐子煦一惊,竟没察觉他何时来到,调整心绪,回身面向来人,敛眉道:“殿下!”

楚翼微微一愣,看了眼他,没就此说什么,阔步往前走了两步,又停住,背对着徐子煦,另辟了话题道:“现在离开,还来得及。”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徐子煦诧异下随即明白他所指为何,微微一笑:“殿下是信不过徐某,还是信不过殿下自己?”

楚翼倏地回身,注视着他,神色竟前所未有的严肃认真:“你也看到了,我身边暗流湍急,如果留下来,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现在给你机会考虑,可想清楚了。”

如果离开,便可亲子团聚,从此天高地远,任我遨游,这是一副无论如何都让人心动不已的画面,然而——

“殿下尚急流勇进,无阻无惧,徐某又岂有退怯之理?”徐子煦回得风轻云淡,泰然自若中是一派坦荡无畏。

楚翼定定瞧着他,突然也笑了,笑得一脸不正经:“如此,那就与我做同命鸳鸯吧。”

徐子煦脸色一黑,又要发作,转念一想,旋即克制住,神情举止反而更为内敛。

“拜见殿下!王爷!”

“何事?”

“启禀殿下,宫内已来旨意,传殿下即刻进宫复命。信使估摸柱香后到外城晓春别馆。”

“下去吧。”楚翼背手长身而立,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真快啊!”

徐子煦默不作声,心绪翻转,看来这王城内各方眼线遍布啊!

“我马上就去别馆,秦楼一遭就劳烦你了。”

“不敢当。我这就去。”

徐子煦微微伏身,转身就要离开时,楚翼突然叫住了他:“等等。”

“殿下有何吩咐?”

楚翼看着眼前低眉敛目之人,良久方轻声道:“对我,你不必如此……”

徐子煦眼睫微动,静默不语,躬身退出。

楚翼微微眯眼瞧他退了出去,神情变得幽深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5“致人而不致于人,先胜而后求战”:出自《孙子兵法》,强调使自己立于主动的不败之地,使自己的军队,先有胜利的条件,而后求战,以取得有把握的胜利;不是侥幸地先战而后求胜。原文和解释参见资料

6“形人而我无形……”出自《孙子兵法》,主要是从虚实、计谋等角度阐述如何做到主动。原文和解释参见资料

7“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奇正之变”:出自《孙子兵法》,主要从灵活角度阐述作战方式,做到敌变我亦变。同时,主动和灵活又可融会贯通,前面的示形等做法,也是灵活机动的体现。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迷惑敌人达到制胜效果。原文和解释参见资料

8“夺敌士气和鼓己上气”、“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出自《孙子兵法》。徐子煦的论点是灭他人之气,长己方之势,兼以攻心为上,利用敌方将领的性格弱点:多疑、自负、暴躁、冲动等,采取对应的战略方式,扭转局势,有时对方的优点也能成为反制的因素,譬如谨慎,就好比诸葛亮的空城计,用的就是对方的多疑与过度谨慎。原文和解释参见资料

9“支行者……”:出自《孙子兵法》,这是从地形的角度出发,当对方占得地利先机时,己方的应对措施。原文和解释参见资料

10“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出自《孙子兵法》,为将者不仅应考虑地形特征,还应注重兵士心理特征,善于激发其潜力,反败为胜,即置之死地而后生。原文和解释参见资料

11“敏于事而慎于言”: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出自《论语》: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仲由,我教给你什么是智慧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从字面上如此释意,应该是指对待学问,就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但可能还有一重意思是说:为人处事,应该知道的知道,不该你知道的就不要知道,知道多了,会给自己惹麻烦,这是职场上、社交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些事,对于不同的人,该让他知道的就告诉他,不应让他知道的就不要告诉他。[取自网络]

【注:本文虽然架空历史,但一些典籍和历史事件取自现实中,诸位大人,就当作是凭空插入的一个朝代吧,汗……】

ps:对于文中观念感兴趣的,或者若有不同意见的,某夜欢迎各位大人提出讨论~~~谢谢!

☆、第二十章杀身之祸(3)

两人分头而行后,徐子煦带着信物去秦楼见了对方,出来时身上微微沾染了些脂粉香。

秦楼,名字引人遐想,却非青楼,确切说是一处格调高雅之地,里头美女才女如云,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皆卖艺不卖身。可见天沛的文化和娱乐程度丝毫不下于朝阳。

可以说全国高官达贵、文人雅士的红颜知己,莫不在此,也因每位女子背后几乎都有一名权贵的支撑,倒也无人敢在秦楼惹事生非。

而秦楼与权贵们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啻为一项强有力的资源和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

秦楼的幕后老板,掌握了这些客人,就等于掌控了天沛近一半的势力。

徐子煦坐上雪影,策马疾行,心中犹自思量:虽然楚翼在里面有暗桩,但这楼主却似乎另有其人。

纵观天沛目前台面上的势力,王族以外,就剩五大世家,除却继任城主之位的上官世家、姬姓世家和尉迟世家,就属名门望族赫连世家和紫云山庄沈家。

其中,谁最有可能?抑或者还有隐藏势力?

楚翼说得一点也不夸张,天沛内部权力争夺,恐怕于朝阳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另一方面,楚翼势力也的确布及广泛,黑骑军团已令人望而生畏,铁血手腕曾创下多少威名;而明镜山庄无疑又是一个实力雄厚的据点,对外却分散成各地商铺、茶楼、酒肆、客栈、武馆、赌场和钱庄,各处之间全无联系,如此一来,即便其中某一处被毁,其余几处却不会受到波及,可谓考虑周全至极。

徐子煦若非事先已知道这些具出自明镜山庄,也很难将它们联想起来。

深沉如楚翼,必定还有其余隐而未现的势力范畴。

不久前,他的提醒,并非空穴来风,兴许一场腥风血雨正在酝酿中。

徐子煦沉思中一路策马奔腾,不刻便出了外城,只要再过前方一片树林,便是双镜内城。

在他延误的这些时辰中,想必楚翼现在已经达到王宫,既然回府也是无事,不如趁此实地观察一下天沛地形,以防不时之用。

这般思量着,他就让雪影减缓了速度。

到得一僻静处,忽闻声响,他狐疑间停了下来,循声轻轻跟近,吆喝刀剑声隐隐清晰起来。

嗯?密林间哪来的刀剑声,不远处有打斗?

徐子煦凝神细听,眉宇微皱。

不对!是操练!

徐子煦纵身跃上高树,居高临下中,一切尽收眼底。

这……

乍见似曾相识的杀阵,心中就是一凛。

正在此时,眼角余光处,一顶华美软轿自林木间缓缓行出,这图腾,是宫廷标识!

徐子煦一惊,随即贴近树干,隐匿起自己行踪,幸好穿的是青衫,在一片青松林里也不致于过分惹眼。只听远远传来了人声。

“参见殿下千岁!”

“哼!他已经完好无缺回来了!你们这群废物!”一人自轿中走出,一身华服,背影矫健,语气甚是冷冽。

“属下有负殿下恩泽,请降罪。”一首领直挺挺往地上一跪,其余黑衣人纷纷下跪垂首。

“降罪?哼!是该降罪——”

“殿下,在林外发现一匹白马。”一名兵士忽然前来禀报。

“嗯?不妙!快搜!找到人杀无赦!”

“遵命!”

黑衣人与兵卫瞬时分散搜查。

徐子煦隐匿气息,指尖凝起一道气劲,在兵士靠近雪影时,控制劲道猛地射出去,雪影立马风驰电掣般狂奔离去,眨眼便不见了踪影。

这一跑,似是因受到惊扰才跑离。

众人搜寻一番,无果,复回来复命。

“无人?”男子微一挑眉。

“也许只是和主人走散的马,不过……”

“何以吞吞吐吐,有话快说!”

“是。殿下,那马……似乎有点眼熟,而且那速度,却是汗血宝马也不过如此。”

“六殿下以前不是驯服过一匹野马么?属下没记错的话,倒与这匹很相像……”

“后来听说转送了朝阳俘虏的那匹?”

“正是。”

华服男子沉吟不语,片刻方道:“为防万一,以后训练场地再换他处。”

“是。”

又一阵商讨,声音却低了许多,徐子煦听不真切,再过须臾,部下躬身领命,那男子转过身来,上了轿子离开了。

黑衣人也纷纷离去,林间复又归于静谧。

再等半刻,无人折返,徐子煦这才下了树,拍拍长袍,漫步而行。

刚才一瞥,虽是侧面,却已足够看清面目。

原来,那日回程的杀手,竟是大王子所派!

那么与无夜教勾结的,是否也是他?

帝王之争,同室操戈,弑父戕兄,这种人伦悲剧,历来不可避免啊!

生于皇族,究竟是幸,或不幸?

徐子煦深深一叹。

信步慢行一阵,忽见前方一白影由远及近,不一会已到跟前,竟是雪影又跑了回来。

徐子煦不由微笑,用指头爱怜地梳理着它的鬃毛,引来马儿更亲昵地厮磨,查看了下方才被内力打中的地方,没有伤到,看来力道控制得刚好,又摸了摸马儿,他一掀衣摆,利落飞身上了马背。

“走!我们回去吧。”

雪影一声嘶鸣,拔蹄飞奔而去。

回到王子府时,楚翼奉命进宫还没回来,倒是遇到早已在厅内等候多时的人。

“在下沈雨潇。久仰王爷大名,才华出众,卓尔不凡,今日有幸得见,不知可否拨冗一叙?”沈雨潇放下茶盏,优雅起身,一袭白衣衬托出他纤尘不染的高贵雅致,腰间别着流苏玉笛,使他儒雅中更添几分倜傥。

徐子煦一路赶回来,难免风尘仆仆,外表虽比不得他整洁脱俗,稳重从容的气质却丝毫不输对方,一揖回礼,谦和温雅道:“素闻多情公子品貌具佳,玉树临风,见得本人,果然风度翩翩。能与公子一会,乃徐某荣幸。”

两人视线交会,一温文,一儒雅,具为出类拔萃之辈,不分上下。

沈雨潇面上保持着春风般柔和轻浅的笑意,心中却暗暗评估着对方。这个让那人花了大心思的人……

同样,徐子煦面上不动声色,温和以对,脑海里也根据传言快速将关于这人的一切全过了遍。

沈雨潇,五大世家之沈家的幺子,天沛一大奇葩才子,据说以十一岁幼龄荣登殿试首魁之座,天沛王更与之畅谈一天一夜,甚为赏识,当下御封一品大学士,暂任王子伴读,待得年满十五便入朝官拜正一品。如此殊荣,沈家大感荣耀。

然就在这一片称赞欣羡声中,这位少年却做了件众人料想不到的事,一封留书告知离家,言外出历练,磨砺心志,尔后报效国家。气得沈父大骂孽子不懂事,当场一口气提不上来昏厥过去,修养了大半月才恢复。天沛王倒也没追究,拜官一事也就此淡了。

不出半年,民间便传出一则歌谣,说的便是一孩童学富五车,以一首四绝大败当时天沛公认的四才子,一时盛名远播,引四方不以为然的诸多学子莫不昂首阔步而来,惭愧沮丧而去。

一年后,又有新传闻,少年不堪其扰,遂出了句上联,言明若要比试必先对出下联方可见他,这一目中无人的做法无疑引起众怒,无不责其太过狂妄,然而,那下联还真没人对得出,自此少年的世界才算清静了下来。

三年后,当年的轻狂之态已有所收敛,加之其才华愈发出众,如一块温润美玉,光亮可鉴人而不利,处之只觉如沐春风、受益匪浅,而不锋芒毕露、慑人心魂,少年英才渐为众人心服。

年方十四的俊美少年郎,闲云野鹤,潇洒如风,笑傲风月,数度对落难之人伸出援手,不论男女,只要是美人,也只有美人。

多年下来,红粉蓝颜遍布东南西北,偏生从未有美人间争风吃醋的情景出现,也从未有人跳出来指责他始乱终弃,反而个个对他死心塌地,似乎人人皆甘愿在原地默默等候他的垂怜,成为一大美谈佳话。正所谓风流却不下流,这才博得了多情公子的美名。当然这已是后话了。

昔日沈父数度来信催归,他皆置之不理,美名其曰历练尚未结束,不可半途而废,实际毫无犹豫地放弃了辍手可得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甘做一风流才子、无拘无束。

也正因对美人的追求,一次杨柳岸画舫上,偶遇了同样在外游历年方十三的六王子,两人不约而同看中了同一位妙龄少女,谁能成为入幕之宾,两人遵循规矩开始一场激烈的角逐。

从华灯初上直文斗至第二天中午,期间看戏的群众从热情高涨到头昏眼花再到昏昏欲睡离席而去,他们却不曾休息分毫,而那句难倒无数莘莘学子的下联,最终被楚翼对了出来。那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试,直到最后,两人都未分胜负。

两少年不打不相识,竟就此相交结伴而行。后来六王子才得知沈雨潇早就看出了他是王子身份,竟还敢与之较劲,不由哈哈大笑,非但没有怪罪,反而从此成了莫逆。

只是这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却在18岁那年,亦即楚翼再回王宫的同一年,终于遂了沈父之愿,入了朝拜了一品大官,自此平步青云,却依然不改其风流本性。

徐子煦目光波纹不兴,顺应对方的话题,两人侃侃而谈,从诗文词赋到游历见闻,再至人生阅历,世间百态。幽默风趣,条理清晰。

谈笑风生中暗含利芒,互相较劲,却又恰到好处,无伤大雅。

双方有来有回,不分轩轾。

两人先前之于对方的认识,仅限于传闻,一番交谈下来,才深知传闻不假,对方的确名不虚传,当得起第一才子之称。

“徐公子学贯古今,今日一叙,沈某受益匪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