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4(2 / 2)

加入书签

“我为《世界新闻报》工作。好几年以前我们还一起蹲过新闻!后来我调去了别的部门,专门伪装成中东的那些有钱人去钓新闻。还记得吗?”

听人这么一说,《镜报》记者这才反应过来,而后大笑起来,并看向对方那已经连一点胡子都瞧不见了的下巴,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别提了,那些被钓出了丑闻的人联合起来投诉我和我们栏目。还有人说要抓住我给我点厉害瞧瞧。所以我的上司让我暂时剃了胡子回体育版避一避。”

这位土生土长的英国记者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长期蓄胡子学中东腔说话只为了在一些被盯上了的人那里伪装中东的富豪们,借此来“钓”出一些新闻。可是盯着别人盯久了,自然也会被别人给盯上。还没等他再说出其中的一些惊险事件,他就想到了一件更有趣的事!

“还记得iley,不不,现在大家都喊她yilei了。你还记得她离开英国前最后一次被我们拍到的那次,有个把车停在她家楼下的同行吗?《每日邮报》那个!”

“你是说……刘易斯?记得记得,那时候我们守了快一夜,我还问他借了火!”

比起剃了大胡子的《世界新闻报》记者,那位《每日邮报》家的记者显然更能让这位《镜报》记者记得!

《世界新闻报》记者:“他就在多特蒙德的热身队伍那里!”

《镜报》记者:“那你还记得那个捧着一杯星巴克咖啡靠着树一站就是三个小时还连累我们被发现的菜鸟吗?那个蠢货还一直否认是他让iley发现我们的!”

《世界新闻报》记者:“记得记得,我半年以前还见到过他!他现在可聪明多了,不然《太阳报》可不能留他这么多年!”

《镜报》记者:“他就在那里,刚才我还和他聊了几句!”

当圈子足够小的时候,就会发生那么多让人觉得“有缘分”的事。而当初一起蹲在伊蕾家,或者说是博鲁科林家楼下的那几个人想要在没有事先约好的情况下一起出现在某个地方这还是很困难的。于是《镜报》记者和《世界新闻报》的记者都决定偷个无伤大雅的懒,去找那两个家伙一起聊上几句。

除了当初已经改行去了英国偶像节目选秀出道的《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当初蹲在伊蕾家楼下的这几名记者可算是齐聚一堂了。

但是他们才一起笑呵呵地说了几句,他们之中就已经有人出于职业习惯的原因而拿出了口袋里的手机。那正是《每日邮报》的记者。在他之后,《镜报》记者和《世界新闻报》的记者也作出了同样的动作。

可是这当然不是因为有什么人给他们发了短信或者是打了电话,而是他们要通过正在连接现场电视信号的画面来确定现在观众席上是不是已经来了某位值得他们拍下几张照片的名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