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孝武陈皇后阿娇——by莞尔(2 / 2)

加入书签

这个时候,对于阿娇,最好是收养已经失去母亲的刘闳,以此参与夺嗣争斗,起码有条退路。但是,不知因为什么因素的考虑,刘彻将刘宏交给了李姬抚养。

大概是这个时期,陈娇说了一句著名的话:“至尊者御座,至贵者非也。”

我们知道同一句话在不同的情景下说出,代表不同的意思。我们不知道阿娇是在怎样的情景下说出这样一句看破世事的话,但是这个时期的阿娇很平静。

据《汉书、公主世家》中的记载,广玉公主刘葭的诞生是很有意思的。

刘葭诞生时,因为她是女孩,内侍宫女不忍阿娇绝望,做悲戚状,连刘彻也亲自去安慰阿娇,但是阿娇不以为然,反而要亲自给女儿起名定封号。她从《诗经》中给女儿定名为“葭”,又给小刘葭起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封号——定国广玉公主。但是当时没有四字封号,就定封号为广玉。相比卫长、阳石、诸邑、盖长,这是一个美名。

(后来的后来,继位的汉宣帝为自己的姐姐加上了四字封号,不过不是“定国”,而是“镇国”。广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四字封号的公主。这是后话。)

史载,“广玉主葭者,后之爱女也,年不足月,帝即抱之于膝上见诸臣。”

这种宠幸是惊人地。因为,在她之前的皇子公主们刘彻可没给这种待遇:带着孩子接待朝臣,这说明刘彻对这个孩子非常的重视。此后,刘葭宠冠宫廷,被刘彻视为掌上明珠,刘彻甚至可以陪着年幼的广玉弹琴而推迟接见朝臣的时间。如此,广玉因为得宠,没有因为她是当时没有名分的废后陈娇的女儿而尴尬,反被宫廷内外所重视。而阿娇,并没有因为没有生下皇子而在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她反而越来越耀眼了。

我们说,爱屋及乌,刘葭所以得宠,是因为刘彻爱阿娇,所以才会爱她。而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研究一下,汉武帝为什么会迎回阿娇,阿娇又是怎样摆脱幽禁冷宫的命运的呢?

七、长门悬疑

元光五年到元朔元年大概是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说短不短,但是说长也不长。两年中,汉朝的历史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公孙弘白衣拜相,卫青履立军功,辽东城建成,皇长子诞生,卫子夫封后,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从史料上的这些记载中可以发现,这两年中发生的事情,多是与卫家有关的,而且是与卫家利益集团有利的。后宫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朝堂的缩影,卫家实力的增长对卫子夫后位的巩固非常有利。而在这两年中,刘彻广纳后宫佳丽,新人不断。陈皇后被废之后,馆陶公主一派势力一直沉默,朝堂上也不会有其他的人会刻意的提及一个被废的皇后惹怒卫皇后,也怕触犯龙颜,可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为什么刘彻会突然接回废后陈娇,而且是亲自“车载以归”这样迫切郑重呢?

刘彻突然怀念起阿娇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必须重将阿娇纳入怀中才开心。他是怎样兴起这样的念头?是有人提醒,是睹物思人,是一直以来的恋恋不忘,还是面对新人时忽然的电光一闪?历史留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可是我们必须承认,除了必然存在的感情因素,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阿娇对汉武帝来说,除了爱人的身份之外,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花啼所著《汉书外戚传上:孝武陈皇后》中提到了关键的一点:“后擅术数之学,上遂命后主墨门事。”

“擅术数之学”!这才是陈娇的杀手锏!

天下的美女很多,刘彻要多少都行;天下的温柔女子很多,不温柔的面对皇帝也都温柔了;天下的才女也不少,会吟诗作对的人多着呢。但是,可是有多少可以擅术数之学,通格致之理?而且,在陈娇之前,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个女人可以被冠以女科学家的称号,没有哪个女人可以以自己的发明改变世界,但是,陈娇可以,而且做的非常漂亮!

阿娇回到宫廷之后,被刘彻赋予主事墨门的重任。在当年,阿娇就改良了当时的弩箭,使弩的射程和精准度大大的提高了,而且开发了连发弩这一沙场利器。再有,阿娇卓有远见的发掘和改进了秦朝时期的标准化制度和分工制度,对当时的兵器制造业和其它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制度,并且沿用至今。

其后,墨门日益出众,不论军事民生还是其它工艺技术,都有发明出现,为汉武一朝的经济和军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面不能不说有陈娇的功绩。

可是在这里我们有两个疑问?

第一,陈娇,作为一个贵族小姐,是如何掌握格致物理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代大家的?

第二,刘彻既然重视陈娇的能力,他为什么到元朔年间才想起来重用阿娇啊?

其实,我们提过,陈皇后是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是让人不可置信的。因为,在当时,女子讲究的德容言行也好,男子讲究君子六艺也好,墨家学派的知识算是相当冷门的,而且,陈娇不光擅长墨门知识,她对农家、法家、纵横家等冷门学科也有涉猎。我们说,天哪,难道阿娇是个女学究吗?

显然不是啊,阿娇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她可没有一天看书看到晚,谈恋爱、对付情敌、生孩子、教弟弟,忙得很呢,生活事业两不误,和刘彻很像。

现在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阿娇是什么时候,如何学到这些知识的呢?

我们回顾一下阿娇的人生轨迹:童年时期,出入宫廷,与刘彻青梅竹马;少年时期在堂邑侯府生活;青年时期生活在宫廷,建元5年迁居甘泉宫;元光五年,退居长门宫;元朔2年,回宫,接管墨门。

如果我们考虑到陈娇的性格和生活环境,就可以发现陈娇是有条件也有时间来学习的,而阿娇的性格和资质也使我们的推断有了支持。

阿娇的生活环境是相对封闭的,一入侯门深似海,何况皇宫呢?阿娇生活的社会阶层是高高在上的,而对生活在其中的贵族女子来说,生活赋予她们的恐怕就是帷幕之后的压抑与无聊了。但是,在另一个角度,生活在社会的最高层,也就有机会获得最大的知识资源。

文帝景帝,还有武帝,都曾经举贤。中国从来都不缺乏人才,也就从来不缺乏老师,尤其对有心学习的贵族子弟来说。

阿娇从来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温婉女子,她个性张扬而执著,有求知欲望和治学的严谨,而且她还有充沛的精力来完成自己的目标。我们可以相信,在那个年代,如果陈娇对什么感到兴趣,她是不会因为这不是妇道的必修课程而放弃的。而且因为她身份的特别,她有任性的资格来学习。

再有,阿娇在被废之前有好几年的时间别居甘泉宫,与汉武帝分居,那么在这段时间她又是如何打发漫长而孤单的时光呢?如果是一般的女子,也许是写两首宫怨诗,但如果是阿娇,她就会置身于书海。

其次,我有一个假设,请大家来评判。那就是,刘彻在元朔二年之前可能恰恰不知道阿娇在格致方面的造诣,或者是他模模糊糊的知道阿娇可能在学习什么,但是并没有注意。直到后来的一个触因,使他下决心接回阿娇。

刘彻接回废后有没有感情的因素?有。但是他接回阿娇是不是只是因为感情?不会。汉武帝是一个完全帝王啊,他做的任何事首先是为了他的国家他的权力。那么,明知道接回阿娇会使政治局面变得复杂,又是什么使他下定决心来接回阿娇呢?

那氏《史记》中夹杂着作者这样一段猜测:

“元光六年冬以来,我大汉多新奇之物,先有彭城煤行发于楚,后有墨门复兴于辽东。此二者今皆已收为朝廷所用,造福天下百姓。私以为此二者或皆与陈后有干。陈后义弟,纪稹,后以军功封冠世侯者,尝与人言,辽东城为其幼时习文练武,而彭城乃其与陈后初遇之所。或曰,后失其位,自放逐之,辗转民间,乃有所为。惜长门岁月乃帝后绝口不言之秘,此事遂成千古之谜。”

司马迁从来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如此大胆臆断的时候。如果说他是想当然的写,他又明确的提出了纪缜。纪缜的身世很离奇,出生于楚国,被汉武帝从辽东召回,按理说他是不可能与长门宫中的阿娇有一丁点关系的,但他说自己是在彭城被阿娇收养的。那么,这里有没有什么猫腻呢?不像。纪缜性格谦谨,八面玲珑,他自小出入宫廷,宫中宫女众多,臣子出入宫廷时很容易出问题的。但是纪缜对待女子有礼而疏离,哪怕是在宴会的时候,也不会去看任何一个宫女,从来都符合自己臣子的身份。而他对待阿娇却是十分的亲近而尊敬,犹如对待长姐生母,发自内心。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之好,胜过亲姐弟。一个心思细密的人只有在真正的信赖敬爱他人时才会亲近这个人。所以,纪缜与阿娇的关系真如他自己说的是阿娇收养的他。

因此,又有荀悦《汉纪》云:故长门宫为长公主嫖所建,后既徙长门,乃从间道逸,从陕侯李希至彭城,治煤铁,不逾年而巨富,又建辽东,置饥民数千,墨门亦以此兴。主父偃上书徙天下豪富于茂陵,后遂徙茂陵,上知之,乃载以还宫。

这里就肯定的说阿娇曾经逃离冷宫,做出了一番大事业,结合《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彭城陈皎,辽东城初捷,墨门大兴,阿娇确实脱胎换骨,令刘彻刮目相看。如果自己的前妻有这样的能量,刘彻确实不会让阿娇脱离控制,他一定会充分挖掘阿娇的潜能为他的事业添砖加瓦的。

那么阿娇真的逃离过皇宫吗?

第一,以阿娇的性格,在被自己心爱的人抛弃之后,她是不会乖乖的呆在冷宫的。

第二,如果不逃离冷宫,她又怎么会认识纪缜?

第三,墨门敬服阿娇,不会因为阿娇废后的身份而心甘情愿。

第四,与阿娇被废前后,彭城陈皎建立煤行,富甲天下。燕王刘匡被封燕地。那里有这样多的巧合?

所以,我们姑且这样推断,阿娇逃离长门宫,建立一番事业,但是不幸的是,刘彻迁天下富户豪门于茂陵,把不愿回到冷宫的阿娇给找回来了。也许因为什么原因,刘彻了解到了阿娇现在的能量,就将阿娇接回宫廷了。

那么,刘彻知道阿娇离宫吗?

第一种可能,他不知道。也许阿娇利用自己的力量造成了自己安于冷宫的假象。也许有人逼得阿娇离宫。

第二种可能,他知道,但是他默认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将阿娇当成废子。

第三种可能,他知道,但是他暗中控制了阿娇,或者是与阿娇达成了计划。

三种可能都匪夷所思,无法推断。后来刘彻和陈娇都对长门岁月保持沉默,我们也无法断定当时的状况。

八、两宫并立

元朔元年秋,废后陈娇回宫。同年,卫青大捷,再立战功。此后,早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刘彻,立皇后卫子夫所生的皇长子刘琚为太子。阿娇生下广玉公主。汉武帝的后宫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但是,仅仅是表面。

我们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一座宫廷之中可以有无数的美女,可以争奇斗艳,但是,皇宫,作为天下第一家族的代表,只可以有一位女主人。皇后母仪天下,可以贤良淑德,容忍皇上宠幸一个又一个的美人,但是,她却不会与人分享皇后的名号。可是这个时候,未央宫里就是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位是已经执掌后宫的卫皇后,一位是失去封号,但是待遇比拟皇后的前皇后,一位已经得到了皇后的荣耀,拥有位列东宫的太子,一位却牢牢得占据了帝王的心。我们姑且将这一段时间称为两宫时代,因为这个时候,虽然皇后的位子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宫廷也好,朝廷也好,毕竟都处于观望状态,而失去了汉武一朝一度拥有的笃定。

阿娇回宫,再次享有了帝王的独宠,也再次拴住了刘彻的心。但是未央宫再恢宏,昭阳殿再华丽,阿娇就真的愿意回来吗?我们不能明白。但是,阿娇回来后真的快乐吗?我认为不会的。为什么呢?

第一、身份尴尬。阿娇元光五年已经被废了,汉武帝已经诏令天下了,那么她现在是以什么身份在宫廷里生存呢?皇后的位子已经是卫子夫了,她的位子做的好好的,刘彻也丝毫没有要废掉卫皇后的意思,那么你为什么又要将我陷入这样一个令人侧目的境遇呢?皇后以下,有夫人、美人,等等妃嫔,那是皇上的小老婆,我陈娇天生尊贵,又曾经母仪天下,难道要让阿娇来做一个姬妾吗?而没有名分,那又算什么?为什么又要不明不白的侍奉刘彻呢?如果是阿娇,她会怎么想?她也许会对刘彻旧情难忘,藕断丝连,但是她不会喜欢这样一种待遇,名不正言不顺,与情敌卫子夫近在咫尺,还要使天下人看热闹。放在民间,被休弃的妻子回到前夫的家里,在新妇的眼皮底下与前夫生孩子,放到什么时候也不是光彩的事。

第二、境况危险。陈娇回宫之后,刘彻对她的待遇是比拟淑房殿,其实就算阿娇被废的时候,长门宫的供奉也是等同于皇后的。但是,阿娇就真的可以得到皇后的待遇吗?不过是一句好话罢了。皇后的地位意味着权利和荣耀。我们先说阿娇离宫的时候,她居住的长门宫,本来是叫做长门园的,那是馆陶公主因为养小情人贿赂刘彻的一处产业。就是说阿娇被废了,住的还是她妈妈的房子。而阿娇回宫之后,她的衣物和首饰全部是由娘家提供的,大多还是做小姐时代的衣服。而阿娇受到尊敬,范围也仅限于昭阳殿之内,后宫是皇后的天下,那个位子是卫子夫的,卫子夫得到刘彻的示意,不会主动去找阿娇的麻烦,但是阿娇就可以制造事端来夺权吗?那是不可能的,整个皇宫都是卫子夫的人,刘彻也没有给阿娇任何宫廷之内的权利,他给阿娇的只是一个貌似安全的笼子,暗示到外面危险,你不出去就不会有事。明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虎视眈眈,还要感到幸福,那真是不容易的事啊。

第三、远景堪忧。阿娇已经失去了地位的保障,又没有皇子作为依傍,再者,陈氏家族,早已没有了早期含蓄受拙的家风,没有出色的人物出现,却又招来世人太多的红眼。更有甚者,因为早年的后卫之争,陈卫两家早已势不两立,你死我活。陈娇唯一可以立足于皇宫的只有刘彻的宠爱罢了。但是陈娇已经是被刘彻抛弃过一次的人了,难道刘彻就不会抛弃阿娇第二次?退一步讲,就算刘彻再不变心,难道刘彻还能保护阿娇一辈子吗?刘彻死了阿娇怎么办?就算阿娇死在刘彻之前,那么阿娇的女儿呢?阿娇的家族呢?陈娇怎么会开心呢?吕后戚姬的例子过去不过百年啊。

我们可以推出结论。陈娇回宫,也许她会因为刘彻的回心转意感到动心,但是,她是不快活的。阿娇这个女人是敢爱敢恨,性格挚烈的,她绝对不是什么三从四德的人。而且,阿娇被废,经历过一个女人最为痛苦最为难堪的事情,被自己全心全意信赖的男人抛弃,她怎么会没心没肺的回到以前呢?从史书中的零星记载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女人,初现时艳光逼人,随心所欲,活得自由而奔放,而现在,因为生活风霜的磨砺,变得内敛而谨慎,天之娇女直面着生活的不堪,却还要尽力保持着自己的尊严。这很难。

阿娇可以这样说,是一个感情专一主义者。翻开史书,即使是最为褒扬陈皇后的史学家也不会在自己的作品说阿娇多有妇德,为了皇嗣考虑,劝皇帝雨露均沾。或是对妃嫔们多么亲切。一般的贤后模式在阿娇这里是行不通的。阿娇被废,是因为擅妒,阿娇回宫,也没有什么变化,唯一改变的是以前阿娇会一边将皇帝牢牢看在身边,一边对宫中女子虎视眈眈,现在,阿娇是对嫔妃视而不见,采取鸵鸟政策,她用自己的态度对刘彻表明,我不喜欢你宠幸其他女人,非常不喜欢,不过你若去找女人的话,当然由你去,我可以不在乎你。在一般的皇帝看来,这简直大逆不道,后宫中的女人怎么可以不在乎皇帝呢?怎么可以反过来?你以为你是谁啊?可是,令人吃惊,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一回,刘彻竟然真的做了一回老实男人,他竟然真的没有找过其他女人,包括以前宠爱过的卫子夫,王姬和李姬。后来更没有女子得宠的纪录。更绝的是,古代有一位史学家,偶然间查阅了汉武时代的类似帝王起居录的这么一份纪录,当然,现在已经看不到原件了,这位学者翻阅了后宫纪事,发现自阿娇回宫后,确切的说广玉公主降生以后,刘彻再也没有临幸任何嫔妃宫女,更再也没有夜宿昭阳殿以外的嫔妃居所,甚至每年的各类节庆,皇帝也没有按例宿于椒房殿,后来干脆,负责轮派嫔妃和记录的工作形同虚设,六宫粉黛都无意梳妆了,这样的史料使学者大加感慨。阿娇是名副其实的专宠,前无古人,后几乎无来者。如果不算阿娇失宠时刘彻的一番昏天黑地,刘彻算得上是中国帝王中排名第一的专一了。

可是,我们真的可以说刘彻就是一个好男人,浪子回头呢?

不是。在当时也好,后世人观察也好,都可以明白的看出刘彻对阿娇的专宠,绝不仅由于感情的因素,从长期看,他这样做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利益。阿娇也知道。

刘彻专宠阿娇,但他却没有给阿娇相应的地位和尊荣。阿娇的情敌卫子夫失宠,但是却享有皇后的权利和地位,更有太子撑腰。明眼人一下就可以看出,刘彻这是在玩平衡,从后宫一直玩到朝堂啊。

我们前面分析过,阿娇被废有个深层原因,是因为陈娇身后有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包含了窦家为首的老外戚家族,刘氏宗族,还有陈家这样的功勋家族。尾大不掉,刘彻引以为患。他扶植卫家,宠幸卫子夫,有相当的原因是因为卫子夫出身贫贱,卫家没有任何的根基,只能依附于他,没有左右他的力量,这样卫家强大起来后,全部是刘彻自己的力量。但是卫家出身的地位,就决定了这个家族是不惜一切向上爬的,他的生命力非常强大,而且,在当时,卫家出现了卫青这样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连连大捷,为大汉赢得了军事上的主动,而卫子夫,又幸运的生下了第一个皇子,为刘彻摆脱了无嗣的困扰,在阿娇回宫的时候,卫家一门四候,整个家族正如烈火烹油,当之无愧的以后族声望傲于当世,而且,他不断地团结了一部分贵族势力,开始壮大。而这时汉武帝刘彻所不愿看到的。

刘彻多不容易才除掉了一个个外戚势力啊,扶一个打一个,他一直是平衡高手,现在,老把戏,新玩法。借由阿娇专宠,陈家和馆陶公主这废子,又有新用了。

现在刘彻和陈娇的关系是很微妙的。首先,我们不能肯定刘彻为什么接回阿娇处于哪方面的需要,政治或感情。借由陈家平衡卫家势力是原因还是结果。但是刘彻专宠阿娇就决对不是完全出于政治义素,起码也是假戏成真。因为,古往今来,专宠到阿娇这样彻底的,还真是几乎没有。在刘彻那个情况,要是真是出于政治因素,还真的没有必要演得这样敬业,没必要。可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阿娇脱胎换骨,不再是一介深宫妇人,经历了那么多的事,阿娇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坚持。这样一对复合的夫妻之间的相处自然与以前不同。有感情,刘彻一定爱阿娇,阿娇依然爱刘彻。但是,以前阿娇脑中懵懵懂懂的一些东西渐渐明了了。

那就是政治。

九、两宫并立(二)

如果我们有机会,出一辑《未央神话》或《帝国双璧》的话,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品味这一段历史。这是一段影响了汉武一朝,甚至影响了整个汉代的时间,这一段的历史,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当事人扮演的角色,成为后人评价人物的几个标的,过于或是不足,类甲或是似乙。这一段的历史,精彩过于演义,跌宕甚于连续剧。所以,我们总能从以后朝代的历史中发现他的影子。

如果从选择女人的角度来说,刘彻决对是不俗的,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多情又最无情帝王的称号。刘彻的女人多啊,如果都算上的话,他自己都不会认识。可是他最为宠爱,最为著名的两个女人决对是独特的,鲜活的。以刘彻之能也不能完全掌握她们。

陈娇、卫子夫。她们的一个名字是骄傲,一个的符号是忍耐。

陈娇失位的原因有一个,那就是因为她的高傲。骄傲而不会妥协,不会宽容,不会和光同尘,不会低头。骄傲的原因是因为阿娇的出身太高贵,所以某种程度上陈娇被废之前是生活在童话中,所以没有看清丈夫身份的变化。

卫子夫得势的原因是因为她的隐忍。刘彻与阿娇失和的时候身边的女人决不只有卫子夫,但是,卫子夫笑到了最后。靠的是什么,不过是她足够耐性,足够隐忍。与阿娇在史书中浓墨重彩相比,书写卫家的言语很多,但是卫子夫的出现,倒像是一个背景。历史没有记下卫子夫说过什么,一如历史一贯对待女人那样。但是,寥寥几笔,就使我们对这个女人的性格为人有所了解,那就是“侍帝甚谨”的“谨”。和顺,温婉,体贴。以一个可怜小女人的形象赢得帝王的宠爱,登上了皇后宝座,带给一家的荣耀,使世人传唱,“卫子夫霸天下”。

世易时移,元光六年以后,两个女人的身份和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两人给人的印象仍然没有改变,直至她们死亡。这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们把阿娇回宫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来划分一个时代。两宫并立,昭阳vs椒房。看一下,刘彻导演下朝廷和后宫的实力分布情况,来分析走势:

先说卫子夫一派。

《未央神话》中我们会详细介绍卫家家世。卫家,世代奴仆。得平阳公主引荐,卫子夫得宠于刘彻。先生三位公主,再生皇长子刘琚,在阿娇回宫之后,仍没有动摇卫子夫的地位。卫青得封为大将军,卫家一门四候,宠幸非常。而与卫家联系紧密的陈家、公孙家,亦实力大长。卫家以军功得宠于君主,傲立于朝堂。而由于太子的得封,又吸引了一大批朝臣的拥护,其中不乏庄青翟和石万君一样的元老重臣。

再说陈娇。

陈家,四世诸侯。馆陶公主,大长公主。皇室与功勋的联姻带给陈娇巨大的关系网。这种家世,虽然历经刘彻的打压,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方面陈家在宗室,世家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就是因为这样,刘彻对陈家的忌讳也就仍在。一方面,曾经威名赫赫的陈家实际上面临人才凋敝的困境。此时陈家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几乎没有。陈娇的三个哥哥是属于平庸懦弱的王孙公子。陈娇的依靠,只是她年逾古稀的老母亲。馆陶公主精于后宫斗争,对刘彻有大恩。但是对已经展翅高飞的刘彻来说,这种精于内斗的人已成过去时。最重要的是,陈娇32岁,却只有一个尚在襁褓的女儿,几乎没有诞下皇子的可能了。

时局对阿娇十分不利。陈卫两家,如同西山日暮对高照艳阳,似乎没有未来可言。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首先,陈家没人了吗?

有,纪缜!

纪缜,出生于楚国彭城。遗腹子,五岁丧母,幼时颠沛流离,自言于辽东城学习文武技艺。10岁被阿娇收养,成为阿娇义弟。联系前面我们所讲,如果纪缜的经历是真实的话,阿娇就必然有一段时间离开皇宫,否则绝对不可能收养一直没有到过长安的纪缜。在卫青大捷的那一年,卫青得到刘彻的命令,亲自绕道辽东城将纪缜接到长安。其时13岁。同年与霍去病同被任命为期门军校尉,踏上了他的从军之路。一步步成为了陈家的顶梁柱。

帝国双璧,霍去病、纪稹,是汉朝最为激情浪漫的传奇。他们是无数敌人的噩梦,无数少年的偶像,也是无数闺中少女的梦中情人。汉武一朝,星光灿烂,但是无论何时,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都最为夺目。

按史料的记载,纪稹,性格开朗随和,“美姿容,常言笑”,但是处事谨慎圆滑,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老练。而且十分有才华,兵法之外,与文学、音乐和书画都有涉猎。时人都知冠世候好文。而霍去病的性格则是刚毅沉默,有些孤僻高傲,不喜欢妥协,爱憎分明。这两个人的性格相差甚远。就好像一首歌的名字——《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但是这两个大男孩的友谊却十分深厚,两人有一种特别的默契,这种默契不但反映在日常的生活中,更表现在战场配合之中。

双璧的友谊是源于少年时期门军中朝夕相处。刘彻在元光五年,同时任命13岁的纪稹和霍去病为校尉,到军中学艺。同时又亲自将这两个少年带到身边,学习兵法和诸子百家的一些学问。男人之间最好的交情就是“同学堂、同扛枪”了,而这两个大男孩的志趣相投,性格互补,又均是同年人之中的佼佼者,惺惺相惜,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好朋友。

可是这种友谊是所有人乐见的吗?当然不是。

我们回顾阿娇再次入宫到卫子夫自尽的一段历史,发现阿娇这一场翻身仗赢得非常微妙,“风起于毫末”,阿娇赢在时间,赢在人。第一个人,就是纪稹。

纪稹的事迹我们以后专题再评说。而对阿娇来说,纪稹永远是她的小弟弟,好像亲生孩子一样的存在。史料上说,阿娇纪稹十分亲厚,情若母子,纪稹幼时每次来探望阿娇,阿娇都亲自张罗饭菜,抚着纪稹的头问他的功课,指导他学习功课。每次日暮时分,纪稹离宫,阿娇都亲身送他出门,舍不得他走。纪缜与女子向来疏远,但是与阿娇十分亲昵。而且,对广玉公主与后来的皇子月关非常的好。

后人有种十分恶劣的说法:阿娇是不是有馆陶公主的遗风,喜欢小情人啊?这种说法简直没脑子。阿娇可是在皇宫啊,她在刘彻的眼皮底下搞婚外恋的话,那不是带着全家去死吗?纪稹也不会做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啊。后宫是卫子夫的地盘,这不是自己送把柄吗?而且,如果这有这样的事,当时为什么没有任何闲言碎语,刘彻不动,卫子夫不动,怎么可能呢。

阿娇对纪缜这样亲厚真诚,有一个情感上的原因就是阿娇一直到32岁,都没有孩子,收养纪缜作为义弟,最大的可能就是为了弥补自己不能生育的遗憾吧?而如果阿娇结婚之后马上就有孩子的话恰好就是纪缜这样大,这对阿娇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是将纪缜作为了自己第一个孩子。而纪缜是个孤儿,阿娇对他的真情使他得到了家庭的温暖,阿娇的爱护教导也使他得到了改变命运的机遇。于情于理,纪稹都成为了阿娇最为坚强的支持者,鞠躬尽瘁,在所不辞。

阿娇给了纪稹新的生活,而纪稹,更有着无尽的潜力。刘彻喜欢有能力的年轻人,纪稹、霍去病,一双天生战将得到了他的器重。年,纪霍双双立下战功,纪稹被刘彻评价“智冠当世”,封为冠世候,从此平步青云。

如果说纪稹能力出众,战功卓越,还有他的年轻,都是他成为阿娇在朝堂之上的代言人,均衡着陈卫两家的势力的话,其实在卫青正当年的时候,他还只是与霍去病平行而已,并不能动摇卫家的地位。但是说这段历史十分微妙就微妙在,纪稹和霍去病的友谊。

第七十三章孝武陈皇后阿娇——by莞尔在线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