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口市场(1 / 2)
“哎呀,这鬼天气,毕业第一天就下雨,这也太不吉利了吧!”罗轹还躺在床上赖床,上了洗手间的葱葱就开始闹了起来。
昨下午大家商量了很久,基本上把今天要去的地方都计划好了,出租房里没有电视机,晚上只得早早地睡觉,正好今天一早出门,找工作。
听见葱葱的叫声,罗轹只得穿衣起来,好在夏天的穿衣非常简单,罗轹几下就穿好了。当罗轹推门出来的时候,刘晓林也站在门口打着哈欠。这家伙难道昨晚失眠了吗?
“喂,葱葱,按昨天的安排,这个月的生活你负责,我们的早餐呢?”罗轹打趣地说道。
“楼下小巷,豆浆油条!就等你们了。”原来,昨天搬家的过程中,张冲已经侦察好了。
男人起床就是快,洗脸,刷牙,上厕所,三件事完后,三个人几下就将屋内简单地收拾了一番,各自穿着一件能代表自己水平的衣服,下楼早餐去了。当然,都没有忘记带伞。
按图索骥。罗轹三人先来到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平常,大学生们都把这个人才交流中心叫做“人口市场”。张冲、刘晓林已经理解了罗轹的“比较特别,学历要求不高,具有挑战性”是个什么意思。所以,他们三人决定到这里来看看,希望寻找到罗轹比较适合的工作。
虽然在毕业前,也有部分学生早就签好了工作单位,但那些学生多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同时能提前将招聘工作做在学生毕业前的,也多是一些大公司。大多数学生还是只有等到毕业后,慢慢地找工作。所以,这个北京市最大的人口市场在这个毕业生离校的日子里就显得特别拥挤。
“看来,不但是人要分三六九等,这单位同样是有三六九等的。”三人刚刚挤进大厅,张冲就发起了牢骚。原来,这个人口市场把交易分了几个区,只不过它不是按行业分的,而是按单位的实力分的,有固定门面的门市部,大多是大中型公司的招聘代理;临时摊点,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外弄一个招贴;最低级的当然是那些手上拿着小牌子,到处游走、游说的人,小牌子上只写有简单的几个字,“公司文秘,女,本科毕业,待遇面议。”罗轹看到这样的牌子,真怀疑这些人是人贩子。
但就是这些举着小牌子的人,也是三五个美女级别的人围着问这问那。“郊县?郊县也行,只要在北京,能上户口就行。”“上户口,那得工作满三年呢!”“呵呵,那算了吧。”罗轹听到这些,内心还真有点着急:户口难道真的那么重要?
罗轹有所不知,北京的户口确实重要。如果读一所北京同样的大学,在c市的考生必须多考200分才有机会,而且竞争远比北京激烈。至于公务员招考,关键职位招考,哪一样不需要北京户口?
在罗轹的眼中,各类企业的,商业的,服务业的,包括一些教育机构,都有人才需求信息,可是目前毕业生最想去的政府部门、金融部门、信息部门以及国有垄断大公司,却没有任何信息。看来,这些机构要么是人满为患,要么是有另外的渠道招人。嗨,在这儿找到工作又怎么样,还不是一些风险很大的小公司、小企业,这些企业的寿命甚至还没有员工对企业的信心长久!
“嗨,罗轹,这儿有个岗位可能适合你。”刘晓林站在一个摊位前叫道。
“某传播公司聘业务员,底薪一千加业务提成。学历不限。”罗轹念道。
“什么是传播公司啊?”罗轹茫然地问道。
“嘻嘻,这下成了土老帽啦!传播公司就是什么广告公司、文化公司、皮包公司、空手套白狼公司的统称。”刘晓林说道。原来是小林子故意逗罗轹的。
“去去去!不报名就不要影响我们的工作。”一个大妈级别的招聘员对刘晓林挥手道。
看主人不欢迎,三人并未生气,本来就是开玩笑的,即使店家不撵他们,他们也准备离开这个摊点了。
“嗨,问问这个吧。”三人又来到另一个摊位前,“某编辑委员会聘编辑。学历不限,性别不限,年龄不限,底薪加提成。”招贴上这样写着。
“请问,你们的底薪加提成的‘底薪’是多少?”罗轹自信地认为,如果是编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类,自己还是可以学习然后胜任的,所以直接问起了底薪。
“你以前做过编辑工作吗?”
“没有。”
“那做过广告业务员?”
“没有,今年大学刚上完。”罗轹没有毕业证,不敢说“毕业”二字。
“如果既未做过编辑,也未做过广告业务,就有试用期三个月,如果上手快,试用期也可缩短到一个星期。试用期内没有底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