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陌上谁家年少(1 / 2)
“这是一座文化名村,风景幽美,杏花纷飞,小桥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诱人。而且这里的百姓民风淳朴,好客多礼,是游玩踏青的佳地。”鲁肃一边行走一边为孙灿等人介绍杏花村的土地风情。
走着走着,一股浓郁的酒香飘来。
孙灿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好香的酒味。”他并不好酒,但闻到这浓郁酒香,也不由垂涎三尺。
突然,鲁肃吟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好诗!”孙灿、郭嘉忍不住出声赞扬。
蔡琰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异彩,看鲁肃的眼神多了一丝敬慕。
冰嘉叹道:“想不到子敬,竟然有此文采,实在令人汗颜。只是听起来几分凄凉。”
鲁肃面上一红,说道:“这诗乃神人所创,鲁肃只不过是随口念出而已。”
“神人?”孙灿皱着眉头,他向来不信鬼神之说,但此话说自鲁肃之口,也不由半信半疑。
“这位公子,你可别不信。来,我带你去看看我们杏花村的出酒神井。”一个非常朴实的老汉对孙灿热情的说道。
那老汉叫赵项,不过村中的人都喜欢叫他赵老头,他本想整理整理杏花林,路过孙灿身旁时,听见孙灿语气中并不信有“神人”一事,就自告奋勇的带孙灿去找出酒神井。
来到村子内部,酒香味越发的香淳。好酒的许褚一个劲的吞着口水,魂早就飞到路旁的酒馆去了。
孙灿笑道:“仲康,要不你先去酒馆里呆着,我们随后便来。”
许褚强忍着酒隐,摇头坚决道:“不行,许褚要保护主公子,决不离开。”他的语气相当的坚决。
孙灿拍了拍许褚的肩膀,没有说话。
这一切都被鲁肃看在了眼里。
不一会儿,赵老头就带孙灿来到一处古井外,那古井和寻常井没有什么两样。他费力打起一桶水,挽了一瓢递给了孙灿。得意的笑道:“你喝喝。”
孙灿接过瓢,井水清澈透明,瓢里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他喝了一小口,一股清凉的感觉侵入肺腑,全身就象三伏天,进入了冰室一般,身上无处不感到舒坦,口中也充满了甘甜的香味。
“好舒服”半天,孙灿才冒出这么一句。
赵老头“咯咯”的笑道:“怎么样,这井是否可称‘出酒神井’。”
孙灿叹服道:“此井之水,甘甜润口。确实可以和酒比美。‘出酒神井’确实名副其实。”
众人也依次尝了一点,人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赵老头拉着孙灿道:“来,老夫来公子去见见神人。”
说着,不等孙灿作出回应,就拉着他向里面走去。
孙灿无奈的看了鲁肃一眼,心道:“子敬说的不错,这村的人是够热情的,都热情过了头了。”
鲁肃暗自一笑,明白孙灿的感觉,当年他第一次来时,也是因为怀疑“神人”是否存在,被人强拉着喝井水,拜神人,此刻孙灿正走着他当年的老路。
来到村尾,一座高大的庙堂出现在孙灿的眼前,檀香四溢,老远就闻的到,看来香火非常的旺盛。
走进庙堂,一座九尺高的泥象屹立在庙堂中间,泥象前的大鼎钟里插满了烧尽香棍,大致算来竟有上千之多。
不过,孙灿有些怪异,觉得泥象非常的眼熟,就向自己亲人一般。
赵老头先从一旁的烛台上取饼一注清香,诚心的拜了三拜,这才对孙灿说道:“这位就是神人了,大概二十年前。我们生活很艰苦,常常有上顿,没下顿。清明的那一天,来了一个衣着破烂的中年人。一入村,得知这里是杏花村后,他就念了一首诗,因为就是之前那位公子念的诗。
后来,他就晕了过去,被已故的王大娘救了。王大娘是个好人,家里本来就穷,还将剩余的一些粮食给他吃。他病好后,对王大娘万分感激就在村里住了下来。为村里的人看病,他从来不收诊金,只要送些食物,或者米粮就可,实在没有的,他也不强求。不久,王大娘就死了。
那人安葬了王大娘后,又住了一年。有一天,他突然拿出一个酿酒的方法,告诉我们,只要按照他给的方法,就一定能让杏花村富裕起来。并且还给酒取了个名字叫汾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