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6(1 / 2)

加入书签

不分散部分兵力,保证后备以及寻找突破口,但是他大部分的主力不对都是在最前线放着的,也就是说,从正常情况来看,刘备在军事方面并没有犯什么常识性的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知兵这方面来看,司马师有些崩溃地下了结论:这届老板不行啊!

好在曹老板人才培养得好,曹魏派出去的大将还是很有能力的。

再加上陆议很靠谱,所以说,魏军只要不随便作死,那基本上就能躺赢了。

然而,在司马师看来,孙权应该不会让魏军那么舒服,孙权需要盟友,让曹魏把刘备灭了,那他就真的只能在日后俯首称臣了。

所以曹魏的军队很是被用来当了几回木仓。

但是,南方是会进行水战的,要不是蜀国的水军比起江东势力的水军来太弱了不够看,屡次挑衅那边也没反应,刘备也不会在夷陵之战里犯下让陆军压上、水军没啥存在感的错误。

感谢当年的赤壁之战给曹魏的军队和大将们都留下了深刻的阴影,魏军对那些纯拼战力的送死活动表示“不约,我们不约”。

战死不可怕,但是没有丝毫反抗能力地被淹死就很痛苦了。

夷陵之战当然是东吴和曹魏这边大胜,刘备虽然没有惨到历史上“仅以身免”的地步——因为不知名的原因,陆议同学留手了——但是也像赤壁之战的曹老板一样,把大半的家底都赔光了。

但是当时的曹老板还有北方作为后盾,刘备却连荆州都没夺回来,只能占着蜀地这么一块可怜的地盘,这就很悲剧了。

蜀国这回是元气大伤,孙权与曹丕都选择了乘胜追击。

虽然史书在这部分的记载上替作为“正统”的刘备“为尊者讳”,把夷陵之战后的情况写成刘备退守白帝城,孙权因此畏惧,派人求和,刘备同意,但是实际上,最先撑不住求和的是刘备,先遣使的是他,之后才是对魏国心怀异志的孙权顺水推舟。

这回有曹魏这头狼在那边虎视眈眈,要是孙权住手,又没有在背后捅曹魏刀子的手段的话,他们就真的完了,再加上之前一直提心吊胆,刘备现在没有求和,他怎么可以停手?

于是曹魏和江东的兵马就兵临白帝城了。

刘备:别拦着朕,让朕驾崩!

就现在这情况,真的是生不如死啊!

刘备派人和孙权求和,表示唇亡齿寒,他要完了,江东也约莫药丸,所以兄弟,求你收了神通!

孙权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他也知道现在做不行啊,但是都已经干了,再在背后捅刀子,那就是祸水东引,用东吴自己替蜀汉分担曹魏的怒火啊!

要是蜀汉还能保持战斗力,那两家继续联盟抗曹也不成问题,但是谁让刘备刚刚被他们联合起来打残啊!

孙权,男,江东之主,继承了父兄基业的人生赢家,陷入了难以选择的困惑之中。

虽然看起来他还有和曹丕一起灭了刘备,然后默默下黑手阴掉魏军,自己占据南方,和曹丕南北分立这样的选项,但是这么大块的肉被曹魏收入碗里以后,他真的还能抢回来吗?

孙权对此表示了极度的怀疑。

刘备那边也向曹丕求和了,但是曹丕没有同意。

要是曹丕同意了,孙权就不用这么纠结,担忧自己的未来了。

最后,孙权艰难地做出了决定,答应曹丕的求和,然后干翻曹军。

背后偷袭什么的,虽然有难度,但是他们没有准备的话,那应该还是容易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