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2 / 2)
宋声没想过自己会去哪个地方, 对他来说,其实南方北方都行。
如果去南方的话,水运发达, 发展轻工业,纺织业, 也是一条很好的带领百姓们的致富之路。
如果去北方的话, 良田矿山较多,可以搞种植业,修路修桥,都是致富的通道。
反正不管到哪里, 总有法子建功立业。
现在官员填补空缺的事情全都交到吏部拟写到任名单, 这吏部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本来他们主要负责的任务之一就是官员升迁考核, 这其中能收不少好处。如果有熟人在吏部,稍微花点钱活动活动关系, 就可能把考核的结果改的更好一点。
但因为景帝命令下旨过不准官员之间互相送礼, 所以没人敢光明正大的做这事儿, 一般都是静悄悄的,也不敢送太多了。
本来一年中只有年底开始忙起来的吏部,从九月就开始忙起来了。
翰林院里头,吃饭的时候宋声听到一个同僚抱怨:“唉,这次升迁名单上估计没有我了。我本来就出身不好,考了好多年才考上。之前翰林院擢考我就没通过, 第二次估计也没啥希望。我把攒了好多年的钱都带上了, 希望能让我挪挪屁股, 往上升一升。”
花钱活动关系的人多, 除了花不起钱的,几乎都是如此, 所以大家听见他这么说,都已经习惯了。
“你好歹还攒了些钱,不像我,我这一点钱都没有。在翰林院干了好几年了,现如今有啥没啥,也不认识什么熟人,想活动都没地儿去!我看我还是老老实实待在翰林院吧,虽然日子清贫了些,但最起码说出去体面。”
旁边有人过来跟宋声搭话,说道:“宋大人,你不去找找关系走走门路吗?以你的才能,屈居在翰林院真的是委屈了。”
宋声笑了笑道:“我一个农家子弟出身,一无人脉,二无钱财,去哪里找门路?再说了,吏部的官员我一个都不认识,去了不是自讨苦吃?”
周大人道:“说的也是。”
下午回了办公房,宋声又低头看史书,整理书卷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