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帝国分裂的前兆(1 / 2)

加入书签

第838章帝国分裂的前兆

天空飘下纷纷扬扬的雪。

雪,落入京城九门,落入百姓破损的茅草屋,落在金碧辉煌的皇宫里。

入夜,灰色房屋覆盖一层白色积雪,与天心城外武当群山融为一色。

困窘凋敝的城市,仿佛想将自己隐藏起来,让人找寻不到它的踪迹。

只有高大巍峨的皇宫傲然屹立。

积雪淹没脚踝,脚趾刺骨的冷,贝拉斯科跟在大汉将军身后,步履蹒跚走在皇宫里。

宫内不许乘马,更不会为西班牙人准备轿子,半个时辰前这人还是诏狱里的钦犯。

天心城的雪比北方各省来得更迟些,据说是和这里的独特气候有关,这是当年国师柯真恶的手笔。

传教士在诏狱待了太久,不知不觉就到了下雪的季节。

漫长的季节。

“圣上在仁寿宫批阅奏章,请走快些。”

贝拉斯科加快脚步。

宫殿连绵不绝,延伸向天际,一望无际。

当年为修建这片宫殿,一共耗费九千万两白银,等于大齐三年的收入。

武定元年,刘招孙下诏以北京故宫为样式,于湖广均州南郊兴建天心城皇宫。

三百万军民历时八年修建完毕。

天心城皇宫占地一百零八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三十万平方米,这样规模的建筑在全世界都极为少见。

传教士来到仁寿宫门口。

值守太监嘱咐传教士待会儿面见圣上时需注意的事项。

不得高声喧哗,不得吐痰吐口水,皇帝说话时要低头顺目。

西班牙人认真聆听。

这是传教士第一次单独面见广德皇帝,传闻广德帝性情暴虐,动辄将臣民投入诏狱,严刑拷打。

贝拉斯科恐惧又充满期待。

“圣上在里面,请。”

太监引领贝拉斯科走入仁寿宫。

空荡荡的大殿上,广德皇帝正襟危坐在一张龙椅上,他身材魁梧容貌英俊,神态与其父刘招孙神似。

“罪臣钦天监监正贝拉斯科,叩见吾皇。”

“起来。”

广德皇帝没有直接询问马尼拉的情况,而是先聊天气,庄稼,星象,最后认真询问西班牙人来大齐十年,是否适应齐国风土。

“臣在天心城很好,同僚待我很好,多谢圣上关心。”

刘堪抚掌大笑:“还是红毛夷人说话直爽,不会拐弯抹角。”

“陛下过奖了,臣入乡随俗。”

君臣两人寒暄一会儿,刘堪进入主题:

“父皇老矣。”

“他老人家求仙问道三十年,最后只是一场虚无。朕不能重蹈父皇的覆辙,大齐之内,不允许任何怪力乱神。否则,帝国又将陷入一场浩劫。”

刘堪停顿片刻,继续道:

“这是朕禁教的初衷,如果放任天主教传播。你们虔诚信仰的教义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天主教,可能会成为白莲教那样的祸害,成为阴谋家的刀……朕这样解释,你能听懂吗?”

“能。”

贝拉斯科小心翼翼回答:“臣身处局中,还是要说真话,当年在日本,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天主教准备干涉织田信长的内政外交。”

刘堪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朕对日本不感兴趣。”

广德帝不愿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朕的内阁和智囊团说,帝国扩张的极限是安南,如果征服日本,帝国财政很快将陷于崩溃。”

占领外国,付出成本将远高于收益。

帝国子民们,还沉浸在太上皇时代高歌猛进的胜利中,殊不知,战车正将他们带入地狱。

“汉王刘谦支持对安南战争,长公主刘雨菲支持征服倭国,楚王刘玄支持攻打马尼拉,他们联合攻击朕,还编造谣言,诋毁朕,把朕说成是推倒父皇国策的乱臣贼子。”

广德帝情绪有些激动,停顿了一下。

“群臣受其蛊惑。或者说,很多人都想从对外征战中分取好处,所以支持他们。”

贝拉斯科诧异于广德皇帝的博学知识,惊讶于年轻皇帝对人性的清晰认识。

“这个古老国度迷信大一统,不允许存在任何异样声音。父皇时代,只有战争这个声音。在上位者看来,异样的存在,本来就是一种挑衅。”

“朕和这些上位者不一样。”

贝拉斯科不敢说话。

“大齐,需要不同声音,这样可以让它保持前行。”

刘堪挥了挥手,宫女端上来两杯热茶,小心翼翼递给皇帝和传教士。

刘堪轻啜了一口,看着西班牙人喝完茶:

“刘谦和刘雨霏之所以能兴风作浪,是因为背后有父皇支持。”

刘堪非常敬重他的父皇,哪怕当初父皇赐死了刘堪最心爱的嫔妃……

“朕敬重父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