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继续降价!降到江南那帮孙子愿意购(2 / 2)

加入书签

他摇摇头,打消了这个继续琢磨的念头。

很快,

他接到了一个很不符合寻常的口谕:

挑选2名忠诚可靠的小太监,随三法司前去山西。不判、不问,只听。回来后秘密奏报。

……

秦驷狂喜,这乃是大清从未有过的殊荣。

咱太监,也开始崭露头角了!

他再三叮嘱2个徒弟务必把事办的漂亮,为主子分忧!

主子缺银子,缺的发狂。

晋商那边必须挖出足够的银子,才能让皇上满意。

而阿桂被褫夺官职的事也传的沸沸扬扬。

这桩变动利好和珅、于敏中。

和府前,

马车都塞车,各路红缨帽络绎不绝的拜访。

短短几天,就连和府的门房都挣出了万两家财。和家军的声势从未有过的雄壮。

……

军机处,

几位章京正在聊着天下大事。

案上,有帝国最新最高的军事机密。

江浦大捷,明亮和海兰察的军事分歧,以及南方大水,淮泗旱灾,北方粮价上涨,缅王蠢蠢欲动,甘肃饥民起事、四川打砸盐铺等等。

“多事之秋啊。”

“哎,此言差矣。偌大的帝国,哪天没点乱子!”

“说的也是。当年三藩之乱、准噶尔之乱,那么大的盘子最后也摁住了。”

“打吧,小小金川还打了十几二十年呢。”

俩人低声念叨着,拿蒲扇扇风。

隆宗门外,这排简陋的木屋是所有士子梦寐以求的天堂。

只要进了这里,以后的仕途那就是一路平坦,快马加鞭。

外放个知府都不太瞧不上,按察使、粮道一级的还差不多。

一句话,凡是能跻身这一排低矮木屋的人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

由于前1轮的清洗,京城空出了很多的官职。

尚书侍郎级别的换了一半的血,许多新面孔走马上任。

而新官上任三把火,

照例是要裁撤旧人,换上新人的。

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人哭,很多人笑。

从差役狱卒到主事郎中,都在大换血。新上任官的门槛,3天就要换一道新的,没办法,都被人踩破了!

许多原本混的不如意的家伙,一下子春风得意,手握重权。

京城的各大酒楼、票号、当铺人来人往,生意好的不得了。

新官上任,照例是要走很多流程的。

没有几千几万两银子是走不完流程的。

许多人穿上了崭新的官袍,威风凛凛。

心中对蛮夷骗子充满感激。没有他们千里迢迢来骗了乾隆,各大衙门里还能空出这么多椅子?自己能有鸡犬升天的机会?

当然了,

嘴上肯定是要痛骂蛮夷的,还要义愤填膺,还要愤怒的不能自己。

四九城,从来不缺影帝!

……

根据守恒定律,有人春风得意,就会有人穷困潦倒。

很多“前任堂官心腹”被裁撤回家,心中对蛮夷充满了愤恨。

他们在各种场所痛骂蛮夷。

导致京城民间,闭关锁国的风气从未有过的喧嚣。

就连裕泰茶馆的乡下学徒们,都对蛮夷充满了愤恨。

虽然他们也不知这恨从何而来,但是喝茶的京城老爷们都这样讲,那肯定没错。

王掌柜的也是同道中人。

因为,茶叶的价格从山顶一下子滑到了山谷,暴跌!甚至比从前正常年份的价格还要低3成。

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蛮夷来了”,和“蛮夷走了”的缘故。

王掌柜很实在,不懂什么大道理。

他只是朴素的从自身的境遇出发,去看待一切问题。

倒是契合了“世间的绝大部分问题,没有对错,只有视角”的不正确的逻辑。

……

南方,

茶叶丝绸的价格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而是脚踝斩。

囤积茶、丝的晋商,人没了,可货还在。

广州、潮州、赣州、成都、长沙的仓库里都有堆积如山的生丝、茶叶。

这些货现在都归了各路债主或者是地方官府,而销路却寥寥无几。

广州口岸封锁,夷商都下狱了。

就算想走私,都没有夷船敢来。

出口无望,那就只能内销。而往年消费能力最旺盛的江南地区,却拒绝购买。

商业大臣胡雪余早就通过各商会传达了明确旨意:

“就算他们开价1枚铜钱换1担茶叶,1枚铜钱换1担生丝,吴国也不收!要把这批货全部烂在仓库里,把市场对于茶叶、生丝的期望打到最低。从今往后,让所有人一听到茶丝生意就哆嗦,避之不及。不但如此,还要把我们手里的最后存货低价抛出,把清廷治下的茶丝产业上下游所有链条彻底摧毁!”

……

这个政策,

导致吴国的部分丝绸工厂缺货停工。

自损100,杀敌5000.

但是在严令之下,也没人敢造次。

胡雪余私下和这些商人去信:

“~赖陛下指点,尔等在上一轮的茶丝大战当中早已挣的盆满钵满。如今需耐住性子,配合陛下之大业。数月之后,太湖流域蚕茧即可重新上市。此乃国战,而非商战!眼光可放长远些,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动心。各商会内部,互相监督。”

吴国治下的环太湖流域广袤土地养蚕,一年3熟。

皖南赣北的广袤山林,都是茶叶主产区。

未来,

极度萎缩的茶丝市场,江南地区将一跃填补所有空白。

……

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标,

吴国重臣带头,号召所有文武官员1年内不再穿丝绸衣服,衙署不再供应茶叶。各大商会也要跟上,坚决不消费丝绸。

给所有相关产业的大小商户按月发放补贴,让他们缺货歇业。

那些坐拥大量茶丝现货、身份神秘的清廷贵人们愤怒无比。

怎么也想不通,

吴贼怎么这么贱?送上门的便宜,就是不占。

开出来的价格:

从7折到5折,到3折~

江南的商人们流着哈喇子,还是坚毅的摇头,表示我们不看好市场前景,不会购买。

……

茶叶存货还好点,大不了做成垃圾品质的茶饼卖给罗刹人。

当然,

把新鲜茶叶做成茶饼肯定是亏麻了。但总比一文不值要好。

可生丝存放是需要严格条件的,半年后就会开始逐渐变质,而且不可逆。

广州,

原粤海关监督,永祥令人打开仓库。

瞬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夹杂着明显的蛋白质腐烂气味。

他随手从筐子里抓起一把生丝,只觉触手温热。

“爷,没办法。咱们已经尽力保持通风了。”

永祥眼圈发红:

“江南那帮孙子还是不肯购买吗?”

“是。”

“一担生丝(100斤),我只卖20两银子。他们都不肯买?”

“是。”

永祥崩溃,把一筐筐生丝踢翻。

“20两一担,制成丝绸就是20倍、30倍的利!他们疯了吗?”

“他们为什么要损人不利己?为什么?为什么?”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