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又强又大的强大(7800)(1 / 2)

加入书签

第65章又强又大的强大(7800)

这处园林不算太大,四野绿竹森郁,青翠欲滴,竹林中是一片静水清泓的幽绿深池,拱桥如虹,贯通绿池。

池心立一亭,石柱飞檐,古雅壮丽。

一个身穿玄色铁衣,葛色长袍的人,正盘坐亭中,闭目凝神,他身形壮阔健硕,面容方正肃然,浑身凝着股沉甸甸的厚重感。

段誉感觉,他就像是一尊铁铸而成的塑像,却毫无丝毫属于铁的寒意、冰冷,宛如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炉火的煅烧捶打,试图将自己淬炼得越发锋利。

这人就算是铁,也是一块灼热、温暖、充满生命力的铁。

徐行则从这个人身上,看到了影影绰绰、重重叠叠的幻象,这就像是大明王朝世界里,宗师级数强者所拥有的拳意精神。

区别在于,这些幻象更为凝实,与人身的联系也远比虚无缥缈的拳意精神要来得更加紧密,分别对应五脏六腑、周身气孔。

只是一眼,徐行就从他身上,看到了此界内功修行的更深层奥秘,仿佛他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是足以令天下武人争相效仿的“标准”。

这不是说他的功力乃是天下第一,而是说他修行内力的方法诀窍,已到了一种毫无缺漏、没有错处的地步。

就算是那些功力比他深、修为比他高的绝世强者,单论对内力的理解、内功的造诣,也未必就能更胜过他。

如果说,徐行是超乎内力武道常理的论外,那这个人就是所谓常理的化身。

仿佛他只要一以贯之地修行下去,便必然能如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破关如破竹,好似大势所趋,莫可阻挡。

徐行知道,这不是“仿佛”,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如此气质、如此风神,不要说神侯府、就算是放眼整个京师、甚至是遍数天下英雄,怕是也只有二捕头“铁手”铁游夏一人,才能拥有。

察觉到有人进来,那人抬起眼睑,露出一双亮堂堂、光灿灿的眼眸。

正是这神采奕奕、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眼睛,让他身上那种温暖开朗的气质,越发明显。

铁手只看了徐行一眼,便不禁感慨出声:

“好强大!”

铁手初一看,只觉这个面容完美无暇,远超寻常俊男的年轻人,全身精气神竟是完美敛藏于内,宛如一尊完美无缺的白玉塑像,半点生命也无。

当铁手这个年纪虽轻,却隐然有一方宗主气度的内功大高手运起玄思冥想之法后,才真正观察到徐行的“真相”。

以铁手在内功一道的造诣和目力,自然看得出来,徐行体内没有丝毫内力。

这里的“丝毫”是指,他不只是没有内力在身,甚至没有修行过内力的痕迹。

可这仍然无损此人乃是真正强者的事实。

那种强大,是一种单凭锻打皮肉筋骨、熬炼五脏六腑,升华了生命层次,仅以本身体魄的坚韧、血气的炽盛、乃至生命的质与量体现出来的,最直戳了当、最简单直观的强大。

虽然表面上,此人还是人形,但在铁手的感应中,那是因为他的每根骨头、每条筋络、每块皮肉,乃至全身各处,都经过了无数次的凝练、提纯、升华。

若是用寻常人的气血浓度、生命力强度来比较,那此人至少也是个身高数十丈的雄伟巨人,这完全已经超越了人体的天然限制,凌驾于自然界任何猛兽之上。

这就是“强大”这个词最本质的体现:

又强又大!

铁手甚至感觉,此人完全可以从“人类”这个族群范畴独立出去,自成一支。

这种独特的生命存在形式,他当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故而不由得赞叹出声。

徐行只是一挑眉毛,朝铁手拱手抱拳道:

“这赞誉,徐某受之无愧。二捕头在内功之道上的造诣,亦令徐某大开眼界,佩服、佩服。”

铁手能够感受得到,就如自己那情不自禁的赞叹一般,徐行这番感慨也是真心实意的肺腑之言。

他心中立时对这人有了一个基础的判断。

——这是个极骄傲,极自信,却也胸怀宽广,气度非凡之人。

不过,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人,又何止是他。

——岂止是他?

忽然间,一个声音传来。

“小兄弟,你这身武功,究竟是如何练得?”

这是个很难分得清年纪的声音,清澈而沧桑,柔和而磁性,既像是青年,又像是老人。

徐行抬起头,看向铁手,眼神中有些惊讶,也有些兴奋。

惊讶是:

这个声音出现前,他并没有发现有人。

兴奋是:

他已经知道这是谁了。

一个身材不高的老人,从铁手背后缓缓走出。

他身穿一袭跟无情同样的白袍,可那种白却并不冷冽、也不森寒,自有一股宛如暖玉的温润气度。

看着这个老人,段誉忽然想起自家师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武人的精神境界,能够修炼到“借天地万物藏神”的境界,已算是极其了不得,但真正绝世强者,还要超乎其上。

真正的“天人合一”不只是跟辽阔无垠的“天”合为一体,真正艰难的是,如何跟除自己以外的“人”,也融为一体。

人本就是“天”的一部分,还是“天”中,最有活力、最有生机,也最善变最莫测的那一部分。

想要将自己的存在,完美跟另一个人融于一体,借助他的气势来隐匿自己,这是何等困难?

哪怕关系再亲近的两个个体,也绝难做到,往往能够达成这一点的,都是那些被大势力从小培养的纯粹死士、杀手。

但他们也是能融而不能出,想想也知道,相由心生,若两人乃至更多人的气质、气势、气息都能相同,那他们的人格独立性、自我意志,又在何处,且如何体现?

这样的人,纵然杀人的本事再高,也已偏离了大道,抵达不了武学的至高境界。

可这个老人就做到了。

他不仅是能进能出,而且还做得如此轻松、如此写意,根本不废半点功夫。

哪怕是对段誉来说,这也是一个真正的奇迹。

他早就听说,诸葛神侯的绝技名为“浓艳枪”,又称“惊艳一枪”。

但段誉没有想到,诸葛正我没有出手、甚至还没有开口,只是简单一现身,就已将自己惊艳。

老人的面容已久经风霜,遍布皱纹,每一条皱纹,仿佛都象征着他此生所历之惊天动地的大战、恶战、血战。

可那皱纹却不让他显得苍老,反倒是如海浪一般,充满旺盛涌动的澎湃感,令他整个人更显活力。

正如那些艰难险阻不仅没有击倒他,反倒塑造了他、成就了他。

其实,很多人在他这个年纪,已经乐天知命、安享晚年。

但他偏不。

他偏要战、偏要斗。

为一个理想,不折不挠。

为一个信念,愈挫愈勇。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徐行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年轻、这么冲劲、这么有闯劲的老人。

他目光一动。

看见一对和他很相似的眼睛。

也是一双既惊讶,又兴奋的眼睛。

在这个老人发话之后,铁手立时噤声。

他带着三分恭敬、三分崇拜、三分仰慕,以及一分心向往之,站到老人身后,不显山不露水,全然不见刚刚的宗师气派。

能让铁手露出这种神态者,全天下也仅此一人。

自然就是神侯府主人,当朝太傅,号称“武林之贤,皇上之友;文林之仙,侠道之师”的六五神侯,诸葛正我。

诸葛正我忽一拍手,乐呵呵地道:

“谪仙之貌,天人之姿,小友,你这副相貌,比起我当年也丝毫不差啦。”

在说话的过程之中,诸葛先生一直都用一种通透明亮的目光,打量徐行浑身上下。

就好像是一个把玩古董的名家,忽然遇到了一件世所罕有的珍品,立刻全身心地沉浸进去。

面对他的视线,徐行也大大方方地摊开手,并且用同样热切的视线,回望过去。

言毕,两个人同时收回目光,点点头。

似乎达成了某种人所不知的共识。

而铁手和段誉则是忍俊不禁。

对诸葛神侯深有了解的铁手还好,段誉还有些瞠目结舌。

他没有想到,这位威震天下的“六五神侯”,一开口竟然是不品评徐兄那身独特至极的炼体武学,而是夸赞他的相貌。

段誉忽然想到一则逸闻,据说这位六五神侯曾经正是因为嫌弃本名太自我、太正派,显得严肃而不近人情,故此才取名号为“小”。

一个不会打趣、不爱打趣,缺乏幽默感的人,如何做得出来这种事?

所以,虽名“正我”,其实诸葛先生却是一个极不严肃也不古板,反而极其有趣也爱玩闹的人。

见众人露出惊讶神色,他先挑了挑银白的眉梢,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道:

“以貌取人虽是陋习,但用小友这种炼体大家身上,却是恰如其分。

须知武学一道至高深处,本就是要与武者之性情息息相关,而这位小友一身武学成就,尽数在体魄中,更无半点遮掩隐瞒。

故而,哪怕是只见他的外相,也能知道这是个行事光明正大,心智坚毅之人。”

诸葛神侯说话的时候,面带微笑,且极为缓慢,虽是语重心长,却不带丝毫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使人如沐春风。

直到这时,他身上那种“有趣”、“好玩”的感觉才褪去了些,换上了更多的温润和蔼。

诸葛正我看向徐行,语气里又带上更多感慨:

“乔帮主刚到府外,我就听到了有三个人的脚步声。

但是却只感受到了乔帮主和这位师侄的气息,本不该有第三个人才对。

如今一见才知道,竟是位在炼体之道上,有横绝古今之成就的大家,难怪、难怪。

打死雷恨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对你来说,就是稀松平常、理所应当了。”

虽说着难怪,但诸葛正我眼中疑惑却是更甚。

他丝毫不顾忌自己的身份,双手拱起,微微躬身,以一种学生面对老师的态度,甚至带着些恭敬,请教道:

“敢问阁下,究竟是如何练成这种武学?”

诸葛正我这一拜,拜得极为自然,他是真的将徐行视为一个武学道路上的前辈,甚至是另一条道路的上的巅峰,致以敬意。

这一拜,拜的不是徐行这个人,而是他所代表的那种武道大成就。

见到自己此生最崇拜、最敬仰、最尊重的人,竟然对一个陌生人做出这种姿态,铁手没有感到丝毫屈辱,反而对诸葛正我升起更大的钦佩之情,

因为铁手明白,诸葛先生这一拜,实是为了大师兄无情,体会到这种关怀,他胸中更涌出一种绝大感动。

大捕头无情虽然位居“四大名捕”之首,可那纯是因为他凭着一股毅力和意志,练成了师叔“天衣居士”所传的“破气神功”,兼有一身独步天下的暗器手法,以及精心设置的种种机关暗器。

若抛去这些,无情本身根本就是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甚至连生活都无法自理的纯粹废人。

哪怕是武功高绝、功力深厚如诸葛正我,也无法为他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无情自己也早已习惯这一切,放弃了根治的想法,转而想出了种种办法,来克服这问题带来的重重阻碍。

可徐行这身独一无二、别开生面的炼体武学,却令诸葛正我看见了曙光。

内力办不到的事,他可以办到吗?

诸葛正我不知道,但哪怕就是为了这个可能性,他也愿意为此倾尽所能。

不要说是区区一拜,哪怕要付出一切代价,他也绝对没有半个字!

诸葛正我当“四大名捕”,是四位朋友知交、四个亲生骨肉,还多于像四名徒儿弟子。

他爱他们、关怀他们,不求回报,也没有别的理由,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活得更好。

仅此而已。

这样的深情、这样的诚恳,不仅铁手感受得到,就连一旁的段誉,也同样感受得到。他虽然不知道诸葛先生为何如此郑重其事,可看着那老人弯腰的身姿,心头却也如铁手一般,涌出莫大的感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