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泊河府(2 / 2)

加入书签

在反叛被平定时,许氏也安排好了家里的一切事物,带着女儿,跟着娘家人一起启程回了她娘家所在的泊河府陈兴县。

他们全程除了坐马车,中间还得乘坐客船,赶一段水路。

大约得费半个月,才能抵达许氏娘家。

池梨赶路倒是赶熟悉了,路上没什么不良反应,反而是她表姐许湘儿坐船时有些晕船,几乎是在船仓里躺过了全程。

受罪得很。

担心表姐身体,池梨还特意去看望过几回,每回去都能瞧见表姐在看书,她也是这时候才发现许湘儿是个很爱读书的人,只是不知为何,她总是显得有些郁郁寡欢。

许湘儿一直心情不是这件事并非池梨发现的,而是许泛儿这个小家伙说的。

小孩子对他人情绪总是格外敏锐,加之她小小一个人儿,也没什么人会特意提防她,所以她总能从大人们意想不到的角落里得知些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儿。

池梨跟许湘儿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关系并不如她一开始所想象得那么好,相反,她与许泛儿这位小表妹要更亲密一些。

对于不亲近的人,池梨并没有那个闲心会去特意关注。

毕竟她是打算参加乡试的,而现如今距离乡试也就只有两年时间,这么点时间还不够她学习的,所以她一天内其实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就连在赶路途中都没停下来过,更没心思去关注别人。

因此哪怕知晓许湘儿似乎有什么不愿向外人道出的心事,在关心地问过几句后见其不愿多谈,池梨也就罢了手。

尊重他人隐私,也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

不过可能是感觉到了池梨的关心之意吧,许湘儿后来又慢慢与池梨亲近起来,虽然她依旧没说自己为什么会时不时地在无人的角落里露出落寞的神情,但至少她也开始主动找姐妹们玩耍了。

这事暂时被翻了过去,池梨的注意力逐渐被新事物所拉扯。

在经历半个月的颠簸之后,他们终于到了泊河府陈兴县。

泊河府是个读书人数量与内卷程度比南淮府还要恐怖得多的地方,甚至可以说,若你能在泊河府的院试里考中禀生,那么下一届乡试十有八九榜上有名,就是名次好坏的问题而已。

这就跟现代学生如果考上了某家升学率超高的重点高中,就跟一直教踩进了一本大门同样的道理。

所以能在这里杀出重围的学子,几乎放在全国任意一个地方都是个人才,历届春闱能得中进士的学子也是泊河府这边数量最多。

因此,这也造就了此地处处学风浓厚的景象。

到了这边,池梨仅仅在赶路途中大略扫过一眼,就能发现这里几乎十步一间书店,二十步一间专卖笔墨纸砚的铺子,三十步一家私塾,街上人来人往的好些都是身穿学子服的读书人,其腰间也有不少人挂着代表身份的印章。

甚至可以说,若一个读书人上街腰上没个最低等的童生印章,那挺直的腰都得比旁人低几分。

由此可知这里的读书人内卷程度有多么可怕。

几乎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

池梨要入学恒禄书院,除去需要有自家在里面教书的叔父推荐之外,还需要与其他同样想要入学的学习一样,参与书院自己设立入学考。

只有考试成绩过关的学子才能被书院录取。

也即是说,不是池梨来了就一定能入读书院的,若是她自己不争气没考上,也是没法进书院里读书。

好在池许两家都有考虑过这种情况,长辈们已经准备好了,若是池梨遗憾没能考入恒禄书院,就另外在这边给她找个合适的老师教导她。

泊河府这边厉害的读书人有很多,举人进士更是不知凡几,有许氏叔父的人脉关系在,要想给孩子寻摸个好老师还是可以的。

所以被做足了两手准备的池梨并不需要担心白跑一趟,只是在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以她的好胜心,并不乐意选择那‘退而求其次’的一步。

可能是受了点刺激吧,在进入泊河府地界后,大家都发现池梨读起书来更加用功,甚至到了连在梦里都还在默念背书的地步。

孩子自己上进,哪怕长辈们瞧着她那副刻苦的模样有些心疼,也是不敢去打扰她的。

许氏更是越发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女儿,还时不时教导她身边的丫鬟也要多学学怎么照顾她,好让女儿能更加心无旁骛地读书,也为过些日子她回去后女儿身边不至于没人能照顾好她做足准备。

之前说要给女儿身边添置下人后,许氏就行动迅速地找人牙子买了两家人。

其中一家有四口人,另一家则是一位寡母带三个孩子,也是四口人。

那有父有母的四口人被留在池家当差,另外那位寡母与其所带的三个孩子,并许氏身边的另一位王姓婆子,都一起给了池梨。

那位王妈妈是个做事严谨,能管得住手下人的人物,她还是许氏从娘家带过去的人,可以说她不仅自小陪伴着许氏长大,还眼看着许氏嫁人生子,又瞧着池梨从那么小小一团长到如今都成了位受人尊敬的秀才,对她们母女俩都感情深厚,又忠心耿耿。

有她在女儿身边,许氏也能放心。

王妈妈一来到池梨身边,就拿出管事婆子的能耐,将她身边人管理得服服帖帖,连那四个新来的人,都被她调教得伺候起池梨来手脚麻利。

池梨身边四个新来的下人中,寡母吕氏被分配去管小姐的衣物,主要负责洗衣收纳等,她做事细心又爱干净,这份差事做起来还算得心应手。

另外其所生的三个儿女也都被安排在池梨身边做事,女儿年纪跟小姐相仿,正好被王妈妈教导一段时候后放在小姐身边当丫鬟,当然新来的自然比不过原有的那位大丫鬟,但只当个二等的也能混个温饱,还有月钱拿,总比他们娘几个原先的日子好过得多。

两个十几岁的小子则充当起了池梨的小厮兼护卫,他们被送去学了点拳脚功夫,现在还没学出师,就暂时只能干些跑腿的活儿。

如此,池梨身边的下人几乎被她娘给配备齐了,今后她若有事要吩咐人去做,也不至于身边没个人使唤。

许氏在陈兴县算是个大族,人口众多,且家底丰厚。

许氏娘家在族里也算说得上话的存在,她父亲更是族中族老,颇有威严。

他们家居住在县里的一座四进大院内,同样的南方园林式建筑,房屋众多的同时还有假山流水小园,几乎做到了十步一景,处处皆精致。

许家外祖父母一共生育了两儿两女,其中长女已经于多年前不幸去世,也并没有留下个一儿半女,但许家并未与长女婆家断了往来,逢年过节的也会互相送礼走情。

另外许家两位舅舅舅母池梨也都见过了,但除去许湘儿与许泛儿姐妹两外,许大舅家总共有三个孩子,两女一儿,其中长女已然出嫁,有个与幼妹许泛儿差不多大的儿子,听闻近日还怀了孕,刚回来的大舅母已经准备去看望大女儿了,她在家中最大,而家里排最小的小女儿与行二的儿子则尚未成婚,不过儿子已经订完了婚,还准备今年完婚。

池梨这时候过来,正巧能赶上她二表哥结婚。

许二舅家则人丁比较兴旺,夫妻俩生了二女二儿,在姐妹中排行第二的长女也是已经成婚了,生了一儿一女,兄弟中排行最大的大儿子已经成家,只是尚未有子嗣,余下的行三的女儿与最小的小儿子都还没有婚配。

许家的儿子们全都在恒禄书院里读书,其中池梨大表哥跟二表哥都已经考中童生,听闻他们上回院试也去了,只是差了点没考上,遗憾落入副榜。

这很正常,毕竟泊河府这边太卷了,考试难度直线飙升,不比他们南淮府轻松,所以想在这边考中秀才要比在其他地方要困难得多。

但若能从中考出去,他们的含金量也是实打实的,听说朝廷上就属从泊河府考出来的官员晋升最快,且泊河府学子多,他们天然就是一个派系的,彼此间能互相得到不少帮助。

所以总体而言有利有弊吧。

三表哥少年心性,性格还不够稳重,尚且无法完全沉下心来读书,所以至今连县试都还没过,二舅母就没跟池梨多提他。

姑母要带着表妹来家里,许家人早就都被通知到了,所以在池梨与她母亲抵达许家当日,家里人格外齐全,连外嫁姑娘除去刚怀孕的大表姐,也全都来齐了,她也一次性跟着母亲全认识了一遍。

池梨记性好,又不脸盲,不存在记不住人的事,所以只是看一眼,她就基本上将所有外家亲戚都给记住了。

大表哥许向笔,是二舅家的大儿子,今年二十有四,娶妻张氏。

二表哥许向墨,是大舅家的独子,今年二十有二,已定亲却尚未成婚。

三表哥许向纸,是二舅家小儿子,今年与池梨同岁,都是十五,但他大了池梨三个月,所以还是哥哥。

大表姐许澜儿,大舅家大女儿,年芳二十五,夫家姓沈,由于怀孕还在坐胎,今日没来。

二表姐许沛儿,二舅家大女儿,年芳二十三,夫家姓陈。

三表姐就是许湘儿,二舅家次女,四表妹就是许泛儿,大舅家小女儿,同时也是许家最小的孙辈。

另外大舅母姓陈,大家一般喊她陈氏,二舅母姓郑,家里称郑氏,许家外祖母则姓沈,没错就是大表姐夫家那个沈。

这种把孙女嫁回娘家的操作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还好沈氏选的是娘家的远亲,与池梨大表姐的关系已经出了五服,不然池梨都怕大表姐的孩子可能有什么问题。

池梨在认识许家人,许家人同样也在认识这位小表妹。

许氏原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出嫁晚,所生的女儿除去许泛儿之外,都比许家孙辈小,所以池梨被称一句小表妹并不为过。

可能是因为父亲这边的亲戚里只有这么一位血缘关系最近的小表妹,所以许家孙辈们对池梨的态度都挺和善的。

二表姐甚至还将孩子扔给了丈夫带,自己亲自牵了池梨的小手,带她去熟悉家里的环境,重点去看她以后要住的地方。

他们已经知道了小表妹此趟专程过来是为读书,不出意外的话,直到两年后的乡试之前,小表妹都会住在他们家里,所以他们这些做哥哥姐姐的,理应多照顾她。

许家给池梨安排的住处就是许氏原先在娘家住的地方,这里之前也是许家大表姐的院子,后来大表姐出嫁后就空了下来,一直到现在,被安排给了池梨母女,等许氏安顿好女儿走后,这里就只剩下池梨一个人住了。

对于母亲以前住过的地方,池梨有些许好奇,她着重观察了一下这里,见内部布置处处温馨,处处雅致,也能看出许家对女儿同样是疼宠的。

可能也正因为家庭和睦,父母疼爱,才能养出她娘这么通情达理的母亲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