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海军装备处的热情(2 / 2)
它意味着那个在近代史中沉睡了数十年的帝国,在苏醒的路上再次向着巅峰攀登了一大步的距离!
海西号航空母舰的下水命名仪式结束,徐川都还没来得向对方请求上船看看,就被海军装备处的人主动邀请了。
随同着一起上船的还有那位老人,江南造船厂的总设计师郑远航院士等人。
毕竟是华国的第一艘使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作为功能系统的航空母舰,抛开其作战力不谈,其纪念意义就足够深远流传了。
若不是这份特殊的意义,老人大概也不会出席这次的下水命名仪式,毕竟这也不是第一艘航母了,相对比之下,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解决。
海西号航母上,通过升降机,徐川登上了这艘巨舰的甲板。
“真壮观啊。”
看着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景象,他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站在甲板上,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条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彩色的标志线交错,滑跃甲板向上扬起,视线开阔无比,湛蓝的大海更是一望无际。
这就像是一座会移动的城堡,多亏船上有各种参观路线指示,否则肯定要迷路。
别说他了,就是换任何一个人来,站在这艘庞然大物的开阔平面上,都恐怕会有类似的感觉。
或许有些船只可能比航母都还要大,但它们的甲板却不可能像航母一般平滑开阔。
陪同在他身边的海军装备处的领导欧阳振和善的笑了笑,道:“海西号的甲板全长316米,全宽76米,差不多相当于3个半足球场前后相连。”
“为了保证航空作业效率,整个甲板分为起飞区、着舰区、停机区和岛区四大部分。”
一边介绍,欧阳振一边带着徐川转身朝着甲板前方走去,很快,映入眼帘的是两座狭长的帐篷。
那是覆盖在起飞区电磁弹射轨道上的保密帐篷。
在原先的历史进程中,这两座帐篷是为了对电磁弹射轨道进行工程施工、检测以及信息保密所搭建的。
那时候的电磁弹射轨道还处于未完全完工状态,需要调整。
而现在,在延缓了大半年下水时间后,两条电磁弹射轨道早就完工了,但帐篷依旧停留在这里的原因主要是做信息保密。
现在的电磁弹射轨道技术的性能和之前的天差地别,其性能毫不夸张的说比最先进的尼米兹航母都要先进一个量级。
带着徐川走进保密帐篷中,欧阳振开口道:“说起这些,在原本的规划中,起飞区原本规划长度在一百米,但后续川海材料研究所提供的改进型超导体在磁场方面优异的性能极大的缩短了这个距离,空余出来的空间甚至做到了可以紧急情况下保证起飞降落的同时进行。”
“相对比我们这边的研究员来说,您才是改进型超导材料的研发人员,相信没有人比你更熟悉改进型超导体的应用了,还望徐院士多多指点啊。”
对于海军装备处或者说军队装备处的人来说,这位徐院士如今可是个大宝藏。
从最开始的锂电池到后面的碳纤维材料,再到超导体、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空天发动机等等这些研究应用到部队的装备上都能显著的提升战斗力,甚至是飞跃式的发展。
就像海西号一样,在原本的设计中,起飞区和着舰区虽然是分开的,但因为甲板大小限制,正常情况下是做不到起飞降落同时进行的。
哪怕是米国那边的尼米兹航母也做不到,尼米兹顶多能做到航母回收飞机的时候,有一个起飞位的准备工作可以同步进行,所以可以间断性的进行起飞和降落,达到接近于同时起飞和降落的效果。
但要真正意义上的起飞降落同时进行,在此之前还没有一艘航母能做到。
而在海西号上,这一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突破了。
它做到了理论上可以同时起降舰载机。
尽管还没有实测,只是通过超算进行的模拟测试;尽管平常的时期肯定用不到这个功能,但在紧急时期,它无疑能极大的增加舰载机起降的效率,爆发出更强悍的战斗力。
而这,在不改变甲板面积的基础上,可以说全是改进型超导体材料+小型聚变堆的功劳。
唯有这两者结合提供的超强临界磁场,才能在更短的距离内将一架舰载机加速到起飞速度。
所以欧阳振这位海军装备处的领导才带着徐川在海西号上热情的到处逛,一路不断的介绍着各种装备的参数信息,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再从这位国宝学者口袋中掏出了什么黑科技来。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