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没有人可以帮忙的领域(1 / 2)

加入书签

和托卡马克装置相比,仿星器的最大优点就在于等离子体的磁场约束能力。

通过围绕环旋转拉伸通量表面的极向横截面,以及使磁轴非平面这两种设计,使得仿星器的磁约束能力比托卡马克装置要高出一个数量级都不止。

但对应的,仿星器的制造难度比托卡马克装置的制造难度也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仿星器对等离子体湍流的所有约束都来源于外场线圈,在提升了约束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工程难度。

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提升工程难度来降低和解决等离子体湍流的碰撞和磁面撕裂等问题。

对于可控核聚变技术来说,这种嫁接方式的确是可行的手段之一,不过现在它却给徐川造成了新的麻烦。

办公室中,西部超导的副总裁王建章正坐在沙发上,目光时不时望一眼大门。

这次仿星器的外场线圈生产,在发现后他们第一时间就在想办法了,但受限于生产水平、材料、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确很难想到办法。

在确定西部超导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后,他作为对接项目的负责人第一时间就赶过来进行汇报了。

虽然从合同上来看,星海研究院和西部超导集团公司只不过是甲乙方的关系,但星海研究院的订单,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涉及到影响实在太大了。

数学物理是他去年下半年开的课程,在南大的数学系扩大成院后,他答应了谈绍元校长的请求,开了一门数学物理课,主要讲如何将数学应用到其他物理上。

对于这个问题,徐川不可能任由时间这样拖延下去,而且除了他以外,其他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只能说更大。

看向紧张的站在对面的王建章,他笑了笑,安慰道:“放心吧,我没有怪你们的意思,出现这种问题并不是说你们就一定能控制的,现在的紧要是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从文件报告上来看,出现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成品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现在伸长的华星仿星器线圈,因为体积的关系,在进行拓扑穴位掺杂的时候还能通过一些手段进行增强处理,但体积越小,强化的手段产生的效果就会越弱。

“嗯。”

老实说,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他,甚至没有前人的研究可以作为参考。

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灵感,他搜集了大量与材料、超导材料、掺杂技术、拓扑空间相等领域相关的论文,试图从一些公开的研究资料中得到启发。

徐川翻阅着手中的文件,他倒是没有怪罪西部超导集团的想法。

徐川点了点头,伸手接过资料拆开,翻阅了起来,一边看,他一边问道:“没办法解决吗?”

思索了一下,徐川将手中的文件放到了办公桌上,抬起头开口道:“问题我已经了解了,的确是比较棘手的难题。”

解决方式并不是没有,西部超导那边在文件上也附上了解决方案,那就是重新对原先的生产线进行优化设计和改造,或者说新增一条生产线。

用于仿星器外场线圈的材料是改进型超导体,它本身是在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上通过过量cu纳米粒中的cu原子掺杂进入空穴中,产生的磁力阱而提升抗磁性效应的。

毫无疑问,对后者进行表面的拓扑空穴增强,难度要比前者大一个数量级都不止。

而这个问题并不是通过增加生产线或者优化生产线就能解决的。

毕竟关于改进型超导材料的生产和制造,本就是第一次。

形状的变化,简单的来说就像是原本规整的甜甜圈,现在变成的洒满了芝麻、生碎的麻。

“三点钟,在三号教学楼的一号阶梯教室中,需要我帮您准备些什么资料教材吗?”汤然迅速回道。

听到询问声,王建章才猛然回过神来,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紧张的心都有些发颤。

因此这堂课程还是相当受欢迎的,不仅数学系的学生会听,还有一些其他学院的学生也偶尔会过来旁听。

这个问题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

毕竟改进型超导体材料是他亲自研发出来的,没人比他更了解这种材料的性质。

改进型超导材料本就才出现没多久的时间,外界甚至都找不到相关的论文。

王建章苦笑着说道:“在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召集厂里的技术人员和专家教授进行过商讨,目前来看,除非对生产线进行整体的改造,否则短时间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且工程上的难题,本就是仿星器生产过程中的重点。

点了点头,他迅速回道:“徐院士说的是,只是这个问题,老实说的已经超出了西部超导集团的研发能力了,短时间内除了增加生产线这种方案外,我们恐怕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

而第二个问题的影响相对比第一个更大一些。

办公室,一道声音打断了徐川的思索,扭过头一看,助理汤然正将一张课程表放到了桌上。

汤然点了点头应了一声,看着徐川离去背影,她微微摇了摇头。

当然,有时候他也会掺杂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如何使用数学来计算材料、化学、生物等实验过程中的数据等等。

一开始接待他的助理走了进来,王建章快速站了起来,准备打个招呼,然而紧随其后走进来的人影却让他愣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