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战死(2 / 2)
乾武十二年八月十六日,湖广总督、二品威武将军楚达开,战死夏国。
奏报传来时早朝上的拓跋弘瞪着眼睛愣了三秒钟。随后,他挥手将龙案上的墨玉骨扇砸在地上。
扇柄应声碎了。那满身风尘、血污战袍的传令驿官跪在大殿上,高喊道:“吾皇!楚将军率五万兵马夺下了夏都西平府!夏国灭国!楚将军虽身死,其魂不灭……”
“他为何要去送死!”拓跋弘站起了身,拍案大喝:“楚达开擅长伏击,作战周全!五万先锋夺下了西平又如何,没有后盾接应,很快就会再次失守……”
多年之后,这个日子成了秦朝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楚将军的身后名自不必说,吞并夏国的丰功伟绩足以让后人顶礼膜拜。
不过在拓跋弘眼中,这样急于求成的进攻百害无一利。他是上过战场的皇子,对领兵作战相当擅长。如果楚将军能够稳扎稳打,一点点地推进战线,夏国早晚会得手的。他领五万先锋奇袭,却最终惨胜,夏国国都打下来了也守不住,失守后又要从头开始……
“西北骑兵呢,难道就没有后援?!”拓跋弘连声怒道:“五万先锋,连着主帅一道几乎全军覆没?”
“西北几十万的守军,将军原本……原本命令大军在先锋之后的三百里之处驻扎……”那原本激情澎湃的传令官被皇帝骂得失了底气。他也终于感觉到这一次攻破夏都,真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喜事。他吞吞吐吐地道:“然而半路不知怎的,大军没能及时赶来……”
拓跋弘站着,凝神半晌,最终长叹一口气:“罢了,战场风云莫测,朕也是明白的。”看起来,楚达开本也是思虑周全的,但战场上敌我双方都是诡计迭出,那跟在先锋队后方的几十万大军就被拖住了,导致无法回援。
不出拓跋弘所料,不久之后就从西北送来了西平府失守的战报。
楚将军死后,其尸首被装在红色楠木棺椁中声势浩大地运回京城,一路上都受到周遭百姓跪地相迎。虽然皇帝并不满意他的战术,然而不可否认,他攻破夏国都城的那一刻才是载入史册的时间,大秦上下也将他视作英雄。随后数十年中,西平府这个城市五次沦陷,五次易主——在蒙古和秦国手里被抢得鸡飞狗跳,但最终还是被秦国收入囊中。
乾武十二年秦军的第一次攻陷,成为吞并夏国的开端。
西夏战场并没有因为主帅战死而乱了套。拓跋弘很快派遣西梁王从匈奴边境上撤下来回援楚家军,又当即擢升副将洛容真为主帅。洛将军本是个出身高贵的富家公子,祖母是景宗的嫡出长帝姬,不过这人还算有些本事,家训严厉,年纪轻轻就上战场历练。如今他有今日地位也是凭着军功升上来的。
朝堂之上,“天下奉秦”的言论渐渐开始攒动。夏国不过短短一年就遭倾覆,人都是贪婪的,很多朝臣,包括拓跋弘自个儿,都开始幻想秦国吞并所有国家的盛况。拓跋弘开始从各地调兵遣将增派去夏国边境,希望再次夺回西平府,早日将夏国变成秦国的疆土。
甚至这类言论开始秦国的百姓中间流传。
从拓跋弘身上,林媛清晰地看到了正史中拿破仑和俄国沙皇的影子,他们都是热衷于侵略与吞并的君主。然而他们的下场都称不上乐观,盲目地扩张导致了国力空虚,揠苗助长一般地,他们得到的只会是一个庞大的空壳子。最终他们带着已经筋疲力竭的军士们,死在最后一场战役中。
如今的秦国也是一样,还远没有强盛到能够支配天下的地步。
不过林媛可没有资格去劝解皇帝,也无需去关心整个秦国。她要费神的,只有后宫这一亩三分地。
楚将军战死后,拓跋弘按律追封他为荣王,楚家长子袭爵降一等为荣郡王。恬贵嫔因父亲的战功加封淑媛。
然而这样充满了荣耀的晋封,并没有为楚华裳带来好运。
刘氏丧子一事在后宫闹得沸沸扬扬。先前楚华裳有父亲支持,就算拓跋弘疑心她,却也顾忌着她的父亲不会禁闭、审问她。在楚将军战死后,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首先是上官皇后反应过来。她在楚华裳册封半月之后,再次挑起彻查刘氏小产真相的风波。而且很快,她将千夫所指的楚华裳禁足在咸福宫。
皇后此举得到了皇帝的默许。她开始严刑拷打楚华裳的贴身宫人,在其中一人屈打成招后楚华裳被她从咸福宫里拖出来,扔进了慎刑司。而此时的拓跋弘竟是丝毫不插手,楚将军死后楚华裳就失去了价值,这个小小庶女若是剥下了“出身”二字,在拓跋弘心中的位置不过尔尔。
兼之有上官璃在皇帝面前谗言,拓跋弘偏袒皇后,又深恨刘氏的惨死,竟是不想管楚华裳的死活了。
林媛冷眼旁观,她不得不承认一个帝王的心狠,然而她也觉着楚华裳走到这一步是自作孽。不同于自己献给皇帝的“忠贞的爱与情意”,楚华裳忽略了这一点,她天真地以为凭借出身就能够安稳地走下去。身为一个女人,她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付出足够的爱。
她在拓跋弘心中就是一个冷冰冰的价值载体,她做下的事情——曾经在昙花花圃中设计谋害林媛,最终害死了任氏母子;如今又卷入刘氏风波中。所有这些都让皇帝寒心。(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