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小迷弟钱钟书(1 / 2)

加入书签

第496章“小迷弟”钱钟书

消息终究还是捂不住。

很快,包国维抵达北大的消息,顿时在整个北平城传开了。

不仅仅是北大的学生们跃跃欲试,便连一些清华的学生乃至北平的其他高校学生也来凑热闹。

包国维的名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谁都想要见一见,传说中的包秉文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学生们要不然是想着探讨一下文学问题,也有想着拜师的,更多的则是想要找他《神雕》后续内容的。

杂志上面的更新不算少,可这追更的过程,实在是有点折磨人。

一些学者,在看了《小岛经济学》之后,对于经济学起了些兴趣,便想要寻包国维好好交流交流。

总之,这段时间北大乱哄哄的,学生们四处都在寻找包国维的身影,也有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专门寻找蒋梦麟打听包国维,可谓是慕名而来。

对于北大可谓是焦头烂额。

毕竟包国维又不是青楼里面的头牌,谁钱多就可以点的。

无奈之下,经过协商。

北大放消息,告知众人,包国维不日即将在北大公开演讲,地点是北大三院法科礼堂演讲。

法科礼堂,实际上就是明清时候的光禄寺,在清末被改为京师同文馆,后又被并入到北大。

如今,北大的全校大会、重要活动以及著名学者演讲都是设在这里。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奔走相告。

就连清华大学的学生,都想着在包国维演讲那天,过来凑凑热闹。

清华大学外文系。

在图书馆里头,钱钟书绕了好几圈,终于找到了心心念念的学长。

见对方正在埋头读书。

他当即乖巧地坐在旁边,等到对方读完停下了,这才搭话说道。

“小石兄,听闻你在南方的时候,与秉文先生有过交集,你觉得此人如何?”

小石,乃是曹禺的字。

如今的钱钟书也算是个风云人物。

他考入清华之时,可谓是风头无两。

主要还是,相较于他人,钱钟书尤为特殊。

他的数学分数非常之低,一度因此而上不了大学。

可国文和英文水平却是强得一塌糊涂,以至于让清华破格录取。

特别是英文,更是在清华难度之下,获得了满分。

刚刚入学清华之时,钱钟书便立志“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终日博览中西各类书籍。

从初中开始一直到大学,钱钟书也经常在各大报纸,诸如《新月》、《大公报》上面发表文章。

可以说在国内文坛也打出一番名气。

曾今,钱钟书便是国内文坛炙手可热的少年天才。

可这一切,在包国维出现之后,都改变了。

对方的光辉太过于耀眼,以至于钱钟书的天赋都显得黯淡无光。

甚至于,钱钟书现在与面前这位学长,比起来亦有所差距。

前两年,曹禺从南开大学转入到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并开始在清华研究戏剧。

一开始,他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不论是在北平,还是在国内文坛也无人知晓有这号人物。

可是如今,却是大不相同了。

自话剧《肖生克的救赎》排演完成后,曹禺顿时名声大噪。

虽说在外,大部分人关注的还是包国维的名头。

可是,人们也不可避免地注意到他这个导演。

《肖生克的救赎》的水平和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超过了大部分同等时代的作品。

可身为导演的曹禺,与包国维一样年轻,时年二十一岁,甚至都没有从清华大学毕业。

这无疑,更让曹禺这个名字具有话题性,以至于传播全国。

更令人眼红的是,《肖生克的救赎》这部话剧的海外影响力也同样可观,在美国、欧洲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功。

听说,美国的好莱坞甚至有想法,将这部话剧搬到大荧幕之上,拍摄成为电影。

跟包国维相比,曹禺确实是相形见绌。

可与其他同龄人相比,那超过的不是一星半点。

以二十一岁的年纪扬名天下,做到了许多大师一辈子做不到的成就。

曹禺当即成为清华大学年轻一辈里面的佼佼者。

一直以来,钱钟书与曹禺二人都有所交集。

前者博览群书,后者在戏剧方面造诣颇深。

从前,时不时曹禺会向对方寻求一些违禁书籍的资源,而钱钟书也会向对方问一些戏剧专业问题。

一听到包国维已经到了北大,甚至不日便要开展讲座,钱钟书当即找到了曹禺,想要一问究竟。

听到钱钟书对于包国维的疑问,曹禺不由得一呆,他将自己的圆脸从书籍之中拔出来,略有些惊讶地说道。

“秉文先生竟然到北平了?”

“如假包换!”钱钟书有些激动。

从前,他会对与自己一同并列天才的少年,明里暗里的较劲。

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

包国维在国际上扬名立万,甚至以高中生之姿,成为北大的聘请教授。

而钱钟书还仅仅是一个学生罢了。

在这点上,钱钟书拎得清楚。

所以,现在他对于包国维,也仅仅是学习的态度。

甚至隐隐约约,有将对方引为自身楷模的意思。

所以,钱钟书想通过曹禺的渠道,结识包国维。

毕竟,外界总是传言,两个人相交莫逆。

在《肖生克的救赎》上,曹禺也必然是与包国维相处过的。

提起这个,曹禺却显得很平淡,只是稍稍有些感慨。

“秉文先生,能够顺利到达北平,真是一件令人庆幸的事情。

我听说他不论在英国还是在南方,受到了一定的麻烦。

奉系的张学良是军阀,可对于秉文先生还是颇为赏识的。

想必,到了北方,秉文先生一定能大展拳脚吧?”

曹禺近来也不是闲着,自从跟着包国维有了排演话剧的经历之后。

他脑袋里面就有无数的想法涌现。

特别是先前与包国维讨论的《雷雨》这部话剧,曹禺已经来来回回写了许多遍。

将包国维告诉自己的一些理念融入其中,力求能够达成最好的效果。

对于曹禺来说,包国维乃是亦师亦友的存在。

曹禺笑着看向对方说道。

“适才,默存兄是问我对于秉文先生的看法吗?”

这默存乃是钱钟书的表字。

“正是!”钱钟书点点头。“我看了许多秉文先生的作品,却还未见过他的真容。

从前陈演恪先生还曾经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过《菊与刀》这本书。

当时回去之后,我通读此书,顿时惊为天人。”

他略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此番听说秉文先生来了北平,便生了拜访的心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