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2 / 2)
“只是今日”长宁很会抓字眼,又逮住了话中的疏漏。
长孙微云:“以后也不。”
长宁瞥了她一眼,端着酒盏绕到了长孙微云身边坐下,她笑吟吟道:“难不成以后宴饮赐酒,你
\t\t\t\t\t\t\t\t\t', '\t')('\t\t\t\t也会拒绝吗”
若真是那时候,当然不能推拒了。公主明明知道她是什么意思!长孙微云对上了长宁的视线,眸中多了几分嗔怪意。长宁假装没看懂,循循善诱道:“就喝一杯,总不会一杯就醉吧”
一旁竖着耳朵听的梨儿在听见这句话时,就拿了一个新的白玉杯开始倒酒了,哪知被哄着喝酒的长孙微云直接从公主手中取过了酒杯,就着一点胭脂色抿了一口。梨儿瞪大了眼睛,总觉得这阁子中气氛火热,不适合她待着。
酒杯落在桌上的声音很轻,长孙微云的视线掠过了长宁的唇,陡然间反应了过来。可已经喝了。长宁没有听,然而她的耳垂还是红了起来,宛如滴血。长宁倒是没在意这点细节,她目不转睛地看着长孙微云绯色的面庞,只觉得有趣。她抬起手触了触长孙微云的耳垂,慢悠悠地说:“红玉醉颜酡。”
长孙微云身躯不受控制地一抖,面红潮红,呼吸也变得急促。说不清麻还是痒,她别开脸,避过了长宁那只作乱的手。长宁双手撑在了榻上,微微地前倾。见着长孙微云眼睛都红了,似是蒙着一层随时要溢满的水雾,心中一软,顿时收起了玩闹的念头,柔声哄道:“你不想喝,那就不喝了。”长孙微云咬了咬下唇没接腔,公主分明就是故意的。
另一边。
朝官们都知道知闻楼与长宁公主府息息相关,“九经”家中藏有,不必刻意去补,可这样式很是新颖的《京报》,他们如何能放过他们家中有的是资财,没将这区区十钱放在眼中,买的时候几十份甚至百份地买,家中人口不少,便算是一些奴仆,也都是能识几个大字的。
大理寺。
大理寺卿独孤决明与两位少卿坐在堂中,手中也有一份《京报》。他们对文章兴致寥寥,视线落在了“周律答问”上。如今通行的律其实是先帝永乐十二年颁布的《永乐律》,以太/祖,太宗两朝的刑律为基,改了不少东西。由于太宗皇帝与先帝行事大相径庭,其实《永乐律》中有不少互相抵牾的内容,每每都要“上请”断案。可圣人没下令重修律令,他们自然不好动作。
眼下骤然从《京报》中看到了“周律答问”,他们隐约捕捉到了一个信号,可毕竟是公主私底下的举措,当不得正法。不过要是日后登极或者掌权的是公主,他们必定会迎来一场风暴。“看来我等要做好心理准备了。”独孤决明捋了捋胡须,长叹了一口气,“公主只寻了那些佐吏,未尝不是试探之意啊!”
大理寺少卿轻声问道:“那我等当如何”
“这《京报》许是人手一份了,总不能只见佐吏之名,而无我等的踪迹吧倒也不必讲解律法,只写篇文章赞许此事即可。”三人相视一笑,反正是先歌功颂德嘛,他们很是擅长。
第59章
在读书人眼中那些文章登不上大雅之堂,可在民众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人眼里,这十钱一份的《京报》可是好物。要知道除了实用,他们这些整日在田舍中的,也能借由此认识些个大字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①这长安城中的商人也是不少,他们来来往往,就将《京报》《昆山小集》以及“九经”刻本,都传到了各个州郡中了,一时间,士人越发向往长安。而州郡中一些机灵的商人,也跟着做起刊刻的活计来,过往很是兴盛的“卷轴装”顿时遭受冷落,只被当作珍惜物件束之高阁
\t\t\t\t\t\t\t\t\t', '\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