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侦查情报和看样(2 / 2)

加入书签

然而园子一听,就立刻兴奋地同意了。

“那消息就是真的喽?”

“我好像见过你……你是不是曾经在纽约联邦调查局工作过?”

上次的基德宣传策略虽然不错,但能吸引怪盗基德的传说级大宝石不是时时刻刻都有。

至于请来的这些人,都是为了促成接下来的向日葵展览。

……

“毕竟基德一直以来盗窃的都是宝石嘛~”

……

难道是认识原主的熟人?

秦智博放下电话,与黑羽快斗确认了一下目前已经掌握的情报。

秦智博也确认了,铃木次郎吉果然是打算整个大活儿。

“加入?加入什么?”秦智博疑惑道。

“拜托了!”

……

“是吗?伯父已经把消息放出去了呀,动作这么快!”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都不是问题!”

6个小时后,飞机落地纽约机场。

几人坐车到了市里曼哈顿区,小泉红子依旧去住曼哈顿酒店的总统套房,或者说离开纽约的期间,她根本就没退房。

“这地方听着怎么这么耳熟?”

“对啊!有大叔加入的话,就正好凑成7人了!”

“你好,我是负责画作修复、保存和管理的东幸二……”

在飞机上,小泉红子也听说了他们接下来还有计划。

这次的历史名作大集合,足以载入史册。

从现实世界到幻梦境,奈亚拉托提普究竟有多少化身?

如果每个化身的崇拜都能形成一伙人、一个组织、一个教派,那么奈亚拉托提普究竟能聚集起来多少信徒?

而这些狂热的信徒,足以给这个世界带来巨大的混乱。

“是啊,我现在就在纽约,和伯父在一起。”

于是铃木次郎吉盯上了梵高的教科书级名作《向日葵》。

私下里,铃木园子又恢复与秦智博正常交流的姿态,一点架子也没有。

进行过身份登记后,秦智博坐电梯来到了48层,铃木园子已经提前在此等候。

“叔叔我啊,从年轻时就非常向往艺术,一身的艺术欣赏细胞,可惜财力不足,从来没有机会参加过这种高端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展。”

下午两点钟,秦智博坐车来到世贸中心大厦一号楼,抬头仰望着这座钢筋混凝土巨兽,才想起为什么对这里耳熟。

秦智博露出无奈的表情:果然是钞能力者啊……

铃木次郎吉从人群中走过来,高兴得站在秦智博前面介绍道:“这就是我今天召集来的最后一人了,名侦探秦智博!”

“铃木先生,这幅画没问题。”

一个戴眼镜的女人先一步上前,向秦智博介绍道:“你好,我是负责艺术品历史及鉴定的宫台夏美。”

铃木次郎吉的胡须抖动,脸上露出霸气的笑容。

当然,这也是有费用的。

这时候秦智博刚好打来电话,于是正好被拉过来凑个人头数。

不过铃木次郎吉向来是行动派,认为只要能凑齐其他6张向日葵,最后一幅向日葵自然而然会被吸引过来。

整个看样环节不超过十分钟,让秦智博有些诧异。

“铃木次郎吉这次的目标,会不会就是梵高的第二幅《向日葵》。”

秦智博没有对这个可能曾经认识的人有太多表示,态度适中的与其握了下手。

这里不就是911事件的主角吗?

你是怪盗基德,还我是怪盗基德?

至于其他人,则是站在稍远的地方观摩。

比如……

秦智博在众人头上扫了一圈,发现面前的这些男男女女工作几乎都与艺术品相关。

现在的两栋大楼隔街相望,犹如两棵参天巨树,一片岁月静好的样子。

“不管到底是怎么回事,明天就能见分晓了。”

“我叫查理·布莱曼,目前在nypd特别调查司担任警司。”

秦智博开门见山,直接就说在网上看到了铃木次郎吉准备参加纽约艺术品拍卖展。

“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让我也去瞻仰一下大艺术家们的艺术品?”

秦智博则和黑羽快斗主仆二人,去住曼哈顿一个相对普通的酒店。

秦智博先去酒店放好行李,就拨通了园子的电话,和园子约好了下午两点钟在国际世贸中心大厦一号楼48层见面。

众人或惊讶、或淡定,开始互相介绍起来。

听到这话,秦智博心里一惊。

“哈哈,我的‘秘密武器’来了!”

秦智博又到路边的报刊亭瞅了一眼那里的报纸,确认今年确实是1996年,才进入了大楼。

不过秦智博隐隐感觉,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

这些博物馆已经答应,只要铃木次郎吉这次拍卖上能顺利拿下第2幅《向日葵》,其他《向日葵》也会到位。

铃木园子不像往日的大大咧咧,语言、体态都非常得体,大户人家的家教果然厉害。

秦智博跟随铃木园子来到一个类似会客厅的豪华房间。

里面,铃木次郎吉身穿传统的和服,拄着手杖,在身边围绕的一群职场人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也尽显大佬风范。

秦智博的猜测提出来,黑羽快斗和寺井黄之助也感觉有道理。

在场的艺术品行业相关人士一听,纷纷露出兴奋的表情,除了查理和秦智博。

“欸?”

这么贵重的东西这么快就能决定真伪了?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前世好像有个日本公司,了2千多万英镑,结果买了个《向日葵》的临摹画。

等人散后,秦智博将自己的疑惑告诉给铃木园子,园子则不在乎地摆了摆手。

“没关系啦~”

“宫田小姐是《向日葵》画作的鉴定专家,这第二幅《向日葵》她之前就曾鉴定过,所以熟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