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第147章 区区一个步兵旅团,骄傲的楚云飞!(两千月票的(2 / 2)

加入书签

随时都可以吃掉!

虽然不知道楚云飞究竟有什么依仗。

但楚溪春打心眼里面安心。

“云飞,兵力、武器方面可有什么困难,趁现在尽管提出来,二战区方面会尽可能的提供帮助。”楚云飞知道这个时候正是争取资源倾斜的时候。

这个时候不表态,往后更完蛋。

主动进攻邯郸城,让常凯申看到了他们守住晋东南的希望。

才会又给钱,又给人,又给装备的。

楚云飞现在需要拿捏分寸。

这个分寸就是要让二战区、让常凯申认为,楚云飞还很有可能守得住晋东南。

但需要他们的大力支持才可以百分百的守住晋东南。

“武器、弹药方面尚且足够此战之消耗,但粮秣、军装、药品方面还需要阎长官多多提供支持。”

“若是可以的话,最好能够分配一些近期毕业的军校军官补充过来我们非常缺少中下层军事干部,这极大的影响了我们部队的战斗力。”

楚溪春当即在电话里面口头答应道:“好,我明天第一时间向阎长官汇报,目前关于晋东南一地的战略防御方面,你可已经有了战略思路?”

“我历来主张,对付日军,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处处作战,不如集中兵力歼灭一路日军,先解除一个方向的威胁

日军第四旅团的战斗力,比不上108109这样的特设师团战斗。

更不用说二十师团这样的常设师团。

我判断,此战很有可能会有两到三个阶段。”

楚溪春此时也认真了起来:“不知道云飞你有什么高见,我洗耳恭听。”

“第一阶段,日军主力部队进攻阶段。

如果临汾地区的四十旅团有异常动作。

那么他们的目标有可能是晋城,亦或者是向东夹击长治地区。

我建议仅置小股部队争取时间,拖延他们的进攻速度即可。

而我们东路军,则是集结晋东南地区的主力部队。

优先干掉第四旅团的先头部队,将其击溃。

狠狠地挫一下这帮小鬼子们的锐气。

第二阶段。

如果我们的进攻失败,亦或者是损失较为严重。

可就地转入游击战之态势之中。

凭借着我们的对地形的熟悉,老百姓们的拥护。

日军想要消灭我们这些人,那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整个晋东南地区这么大。

日军就算是每个地方分兵一千人,也无法完全保持占领。

而我军,随时随地可以聚集优势兵力,将其歼灭。

楚长官,我军不是八路军,我们有大量的火炮,具备攻坚作战条件。

野战方面,我也自信同等规模的日军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这一阶段的战斗可能持续半个月,也可能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必然会走向第三阶段。”

楚溪春在电话另一边频频点头:“不错,第三阶段你们怎么打?”

“第三阶段的战斗目标则是需要精挑细选,避免和他们的精锐部队交战,尽可能的袭击运输队、辎重部队,战斗力尚属三流的新组建部队,亦或者是城镇守备小队、中队,甚至是大队。”

“以成建制的消灭敌军小部队为主,尽可能的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消耗他们的战争资源。”

“在进行到日军无法承受的战争烈度和损失之时,日军自然会选择退出晋东南地区。”

“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夺回晋东南地区的时间,也是我军部队展开追击,扩大战果的时间。”

楚溪春对于楚云飞这种粗略的战略计划还算比较认可。

只不过.

这其中有一些关键点需要再三商榷。

像楚云飞所说,战斗第一阶段,歼灭第四旅团的先头部队,击溃他们。

但落到实处之后。

就需要安排谁来阻敌进攻、消耗迟滞日军。

谁来担任此次的阻击部队,谁来承担歼敌重任?

但电话里面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事情还需要在二战区长官司令部讨论。

东路军麾下各部,需要东路军总司令来进行协调。

更高层面的协调,他楚溪春也不行,只有阎老西出面才可以。

挂断了电话之后。

孙铭、张大云两人看向了楚云飞。

“长官,日军要动手了吗?”

“不,只是先期的兵力调动,不过很明显,香月清司这个老鬼子想要在津蒲会战打响之前发起对晋东南地区的进攻。”

张大云提议道:“那是否需要对应调整部署,让197团移防至南关镇。”

“现在不行,我们的兵力不够.需要找点帮手。”

“帮手?”

孙铭有点懵逼:“可是刚刚您不是说..”

“电话里面说是这么说,但是咱们这么点兵力,如何抵挡的住日军四个了旅团的围攻?”

楚云飞摸了摸下巴:“去给重庆方面发上一封电报.请求委员长增派一些支援部队,若是兵力足够的话,晋东南地区还可以获得一场不小的胜利。”

写个小总结。

九月本书vip字数更新了32w字。

算是完成了上架感言之中的承诺,保底日更过万。

目前收藏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人。

从七百多人看书,现在也要有一千二百人,高潮章节的时候也有一千六百人。

在这里感谢每一位书友的支持。

说一下十月份的更新计划,在保底一万的基础上尝试日更一万两千字。

再说一下欠的更新。

一千月票的加更已经还上。

目前2000月票的加更还欠一章,明天也会还上。

最后,感谢诸位的支持,谢谢你们~!

祝大家节日快乐,也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