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第266章 有信到(1 / 2)
第266章有信到
那个马鞍陈凡早就见过,一个月前杨书记他们就说过库房有个马鞍,让陈凡看看能不能修了用。
只不过当时缺少修复的材料,就没有动它,依然留在库房里,直到今天,又被翻了出来。
林远祥拿着马鞍翻看了一遍,“皮子已经没用了,要全部扒掉,还好鞍骨没坏,就是稍微有点变形,但没多大影响。”
陈凡看了看鞍骨,皱着眉头说道,“都已经这个样子,还不如重新做个新的。”
鞍骨就是木头做的,他是一个合格的木匠,当然能看出来这个马鞍的木片已经有些腐朽,只是因为木头材质好,看上去没什么大问题。
没有大问题,小问题却不少,就这么使用的话,最多一年,这副马鞍就要散架。
从45年到现在,也有32年了呢。
林远祥惊讶地看向他,“你会做马鞍?”
肖烈文也对着陈凡说道,“鞍骨和一般的木工手艺可不一样,要将木片弄成两头翘的样子,你到底行不行啊?”
陈凡笑道,“试试呗,能成功最好,万一不成,就用这个改也一样。”
看过这只马鞍的结构,他心里也有了点想法,马鞍的主体结构并不复杂,就是弄个骨架,在骨架的表面蒙一层皮质,保证不会伤害到马的皮肤,同时在骨架和皮质之间塞点软乎的填充物,骑乘也更舒服。
这只马鞍里面塞的就是兽毛,可惜现在不好买到海绵,否则弄一层海绵是最简单的。国内最早要到80年代初,才有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人工海绵,现在基本上都是天然海绵,而且主要用于军品,在人造海绵方面,国内落后了国外半个世纪。
人家老美都要将这种材料做成尿不湿,送宇航员上天了,咱们却还在用棕榈纤维、絮垫子,差距确实有点大。
林远祥见陈凡似乎挺有信心,便也随他,笑道,“那行,我就看看你的手艺怎么样。”
顿了一下,又打趣着说道,“伱可别一做做半年,我可等不了那么久。”
肖烈文也在一旁笑道,“或者和运输队的人一样,弄个木头架的马鞍子,那东西是拉车用的,可不方便长期骑乘,骑着对马也不好。”
陈凡哈哈笑道,“我还没那么迷糊,弄个木头架子,还不如弄几张皮子做个软垫马鞍呢。”
软垫马鞍没有骨架,就是几张皮子固定在马背上,之前杨志军和李正群弄块毛毡捆在马背上,就是最原始的软垫马鞍。
两人见陈凡这么有信心,便让他将马鞍带走,照着做一只新马鞍出来。
……
陈凡拎着马鞍到了广播室,这时候张翠娥已经开始播放广播,她自己则捧着本书苦读。
听到动静,张翠娥先是转身看了看,见到是陈凡,立刻起身喊了一声“老师”,同时去泡茶。
陈凡将马鞍放到桌上,拉过椅子坐到一旁,看了看她的书本,问道,“昨天学习有什么难点没有?”
拉了张翠娥过来给他自己顶岗,却也没忘了培养她继续学习。陈凡给她制定的学习计划,就是上午学广播课程,主要是语文的听说读写和阅读理解,下午则是继续学习中学课本,至于晚上,由她自己安排。
听到陈凡的话,张翠娥将水杯放到他手边的桌上,笑着说道,“暂时还没有,你给我讲过一遍的知识,我全部都记得,所以复习的时候一点困难都没有。”
说这话的时候,她两只眼睛在放光,“老师你真的太厉害了,我以前也请教过别人,都没有你讲得透彻,听他们讲要好几遍才能听懂,你只讲一遍我就能听懂。”
陈凡打了个哈哈,“哎呀,不要这么说,我也就是随便讲讲,说到底,还是你的基础打得牢固。”
张翠娥笑道,“那基础也是你帮我打的。”
她这话可不是在奉承,以前她的知识基本上来自自学,学完小学课程之后,自学初中的时候,始终得不到要领,自从今年跟了陈凡,先在他的指导下,将小学知识重新学习了一遍,再去学中学知识,就有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学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面对这种夸奖,陈老师早已经习惯,呵呵笑了两声,便说道,“从今天开始,各个小队就要插秧,刚刚杨书记和张队长给我了任务,要写几篇关于插秧的报道,机会难得,干脆你也试着写一下。”
张翠娥一听,顿时有些麻了,眼神闪烁着说道,“我?我不行吧,我以前都……”
不等她把话说完,陈凡就摆了摆手,正色说道,“没试过怎么说不行?你忘了我教你的,怎么分析文章,怎么做阅读理解?所有文章都有一个固定的框架,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找他的写作方法,你就用做阅读理解的方法,反过来运用,写一篇文章试试。”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不管写得好不好,能不能被公社、县里,甚至是地委采用,这些问题现在都不要去想,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写好一篇报道。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去想华丽的辞藻,先把意思表达出来,然后再慢慢修改。不过要快,插秧就这几天功夫,耽误太久,就失去了通讯报道的时效性。”
他沉吟两秒,举起两根手指,“就两天时间,到明天下午下班前,你把文章给我。”
张翠娥满脸纠结,却不敢说不,只能苦着脸应声,“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