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第224章 突如其来的大雨,提前发起总攻!(2 / 2)

加入书签

最重要的是,附近的山岭全部都是光秃秃的黄土岭!

一旦下雨,那么雨水就会裹挟着泥沙一路直下。

一旦形成泥石流把道路堵塞,那么就意味着部队无法及时调动前往各个区域。

同时,伴随着雨水的落下,四周的泥土将会变得松软。

防御方还好说,进攻方就得踩踏着湿漉漉的泥土,一脚下去半脚泥的情况下发起冲锋。

同时软化的泥土也不利于火炮射击,没有坚硬的大地来卸掉火炮的后坐力,那么火炮就没办法打准。

而且泥泞的道路也会限制火炮的转移。

尤其是那几门一零五毫米榴弹炮。

就算是干燥的土地都难以转移,更别提现在土地变得泥泞。

而一旁的张掖看着秦阳明脖子上鼓起来的青筋也是被吓到了。

他和秦阳明搭档这么久以来,他是第一次见到秦阳明如此愤怒。

“团长,团长,如果下雨的话,小鬼子的飞机也没办法起飞……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利的。”

张掖一时半会没想到大雨对八路军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也想到了如果打雷下雨的话,那么小鬼子的飞机就不能飞过来了。

“我怕小鬼子的飞机?!

就算小鬼子的飞机能够飞过来怎么样?!

老子大不了挡到晚上再发起总攻!

就算不行,小鬼子有本事就和我兑子!

老子兑子都能兑死第四旅团!”

“但是现在下雨,这雨一下,我们的坦克还怎么动?

部队还怎么发起冲锋?!

火炮难不成就留在原地固定住和小鬼子的火炮对轰吗?!”

“张掖,昨天晚上是安排的谁看的天气!”

“团长……天气,天气是旅部那边看的……”

“可是团长,昨天晚上我们两个人也都看了天气啊。

我们都十分确定,铜石镇今天应该不可能有雨的啊?!

团长,您先冷静,冷静!”

见到秦阳明似乎是气急了,有些失去冷静,张掖连忙掏出香烟给秦阳明点了一根,让秦阳明迅速冷静下来。

“团长,冷静,冷静,雨是对我们有影响,可是对小鬼子一定也有影响,最坏,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咱们和小鬼子兑子。

这种情况我们不是也考虑过吗?

团长,我知道您是觉得这场雨会让咱们八路军的伤亡变大。

但是战争就是这样啊,战场形式瞬息万变。

就像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我们谁也预料不到,我们谁也不想让这场雨下。

团长,我相信您,您一定可以想出新的办法!”

秦阳明猛的抽了一口烟,不再去思考为什么会突然有雨的事情,转而开始思索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进攻!”

“提前发起进攻!”

“趁着大雨还没开始下,直接发起总攻!”

待到秦阳明冷静下来,马上理顺了思路。

自己之所以要等待夜间到来再发起总攻,不就是担心小鬼子的飞机吗?

现在天空马上就要乌云密布,小鬼子的飞机不可能过来了,既然如此,那么这和夜晚有什么区别呢?

只要趁着大雨开始下之前,趁着雨水软化泥土之前发起总攻,消灭掉小鬼子第四旅团,或者解决掉小鬼子第四旅团的大部队。

那么这场大雨对于铜石镇这边的战局根本不会有影响!

“通知全团做好总攻准备!”

“迫击炮炮营做好炮火覆盖。

王大牛,我要你在第一时间给我用迫击炮和火箭炮给我覆盖小鬼子最前方的所有阵地!”

“是!

保证完成任务!”

“山炮营,重炮团做好支援准备,随时准备计算小鬼子的火炮阵地,摧毁小鬼子的火炮!

告诉李二虎,摧毁小鬼子炮兵阵地之后,马上进行炮火延伸,掩护步兵和坦克连冲锋!”

“是!”

伴随着秦阳明一条条命令下达,先锋团各处阵地上的战士犹如一台紧密链接的机器一样按照预定的程序开始迅速的运转了起来。

一门门山炮被炮兵掀开覆盖在山炮上面的遮掩物。

一颗颗炮弹被战士从防炮洞之中给抱了出来堆放在各门火炮的后面。

一门门迫击炮开始按照王大牛最新计算的坐标开始修正诸元,做好开火准备。

不仅仅是秦阳明根据目前的情况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就在秦阳明让人给独立团和新一团各自发去电报说天气变化,需要马上发起总攻。

新一团和独立团两边几乎是同一时刻也各自发来电报,说天气变化,需要立刻发起总攻。

……

重炮阵地。

“别把炮抬出来了,直接把屋顶拆掉,把房子拆了!”

“营长,这是民房!老百姓的房子,拆了房子,老百姓住哪里?!

这是谁的命令啊?!”

“这是老子下的命令,拆房!

等战争结束后,老子给他们修新房!”

重炮团的团长徐远鹏收到秦阳明那边发过来准备总攻的命令之后,一点也不敢迟疑,赶紧命令战士们把重炮拉出来。

但是因为时间太紧,徐远鹏直接命令战士把房子拆掉,就在院子里面架设火炮。

……

“快快滴,快快滴!”

“该死的,为什么铜石镇会突然有雨?!

昨天晚上是谁看的天气?!

他应该刨腹自尽!

快点把所有火炮转移到预设阵地!”

大雨可不仅仅是对八路军有影响,对小鬼子同样也有影响。

小鬼子想要突围,必定要冲锋,那么八路军面临的情况,小鬼子也会遇见,而且更为麻烦。

泥石流会阻挡八路军行军,但是同样也会阻碍小鬼子的突围。

所以平陆勇夫也决定要在下雨之前发起攻击,强行突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