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向六老师道歉,双标自有标准(23)(2 / 2)

加入书签

“否定国产偶像剧,打压国产偶像剧,有利于其他利益相关方。”

唐妍皱起眉头:“是不是,想太多了?”

沈三通道:“古装大片,陈克辛《投名状》是我干预了。说没干预的,吴语森《赤壁》,《江山美人》《见龙卸甲》,你觉得比陈凯各《无极》好吗?”

唐妍道:“陈导好一点,剧情差,但画面没的说。”

沈三通道:“从制作来看,陈凯各《无极》更容易回本。”

“但那又如何?挡了港岛导演去吃古装大片,他电影就是十恶不赦。”

“我们这边的出品方、制作团队虽然营销、炒作,比不上港台,但终究也在弄。”

“关键是观众,我们观众还不适应,不知道很多概念是可以灌输的。”

“当网上评论大量的否定,很容易也随着节奏走。”

别说08年,就算是十年之后,六小龄童依然被弄的很惨。

六小龄童所谓的要垄断《西游记》定义权,纯粹是断章取义。

后面还有一句话,是“不能这么说”。

完整版大概是“我说我代表孙悟空,代表《西游记》,不能这样说。”

截取了六小龄童一段话,变成他要代表孙悟空,代表《西游记》。

弄出了“章口就来”“灵堂卖片”这种词汇。

很惭愧,沈三通也玩过这个梗。

等过个几年,舆论澄清,才发现六小龄童当年演《西游记》只拿了两千块钱。

人家之所以去演,是为了猴王传承的名誉。

《西游记》大火之后,也有人请他演孙悟空。

但只要谈情说爱,胡编乱造,给再多钱,他都不演。

之所以要解构六小龄童,就是为了打倒他这个猴王传人几代传承,演出来的活灵活现的美猴王。

不打倒六小龄童的美猴王,试问各种丑猴子,还有演技差,连个棍子都不会耍的真人猴子,怎么能立得住荧幕形象?

第一棒就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以及后来的《西游降魔篇》。

每部西游记题材电影、电视剧,都会解构六小龄童。

谁让他形象太经典!

一部戏动辄宣发上千万,甚至几千万,个十分之一在这方面,六小龄童拿什么对抗?

再加上六小龄童形象还不错,童年的记忆。

给白纸点墨,本身符合宣传效应,能带来流量。

稍微引导,就形成了后世的局面。

前世大陆偶像剧也是如此,拍出来就被嘲。

渐渐的国产电视剧开始请弯岛导演来拍。

打着两岸合拍的旗号,其实都是弯岛工作人员在主导。

如果不是广电规定,主演必须配比一个大陆人。

弯岛导演能从头到尾全给你塞满弯岛人。

就连对时尚有所了解的郭静明,当时拍电影都觉得请弯岛人才是潮,大陆就是土。

一定要避免大陆化。

请了一大堆弯岛幕后工作人员,以及各种弯岛演员,拍了一部《小时代》。

不敢说所有,但大部分不接地气的国产剧都有港台团队和资本的身影。

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一种声音,现代剧只能看港台团队拍的。

发展到后世,这些港台团队和资本弄出“土”掉渣的国产剧。

比如会英语就是高级、外出用餐必是吃西餐、创业想成为下一个谷歌下一个facebook。

完全不提国内互联网公司。

出国留过学,在国内鼻子翘上天,比北大清华厉害。

这些桥段的土,不是接地气。

而是膝盖没在泥土里那种。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