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每个月光是专利费就十两银子!(2 / 2)
因为什么普通百姓并不会跟这些一个普通的木匠一般见识,甚至会觉得人家过来给自己打柜子是值得肯定的,他们没有瞧不起,可是什么人在瞧不起工匠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社会上的那些个传闻,甚至可能是某些人的一两句话。
比如说某个村里面有地位的读书人说。
世间最低贱的可能就是那些工匠。因为那些工匠低头哈腰的去做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比如通沟的脏乱差。
比如修墙的每天可能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比如那些木匠一辈子吭哧吭哧的打柜子,可自家里面却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
比如那些篾匠,一辈子做了那么多竹器,那么多好的漆器,可是有一件是他自己敢用的吗?
可能这种印象深入到了之后,就会不少人觉得的确是这样。
那些个工匠一个个的这么的低贱的,确实是不如我们。
其实有的时候是一种代偿心理。
某些个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已经非常的苦哈哈,还要被人家给折磨。
官府收税,邻居看不起,可能那些读书人也要过来踩一脚。
他们非常的自卑,然而当有人告诉他们原来工匠要比他们还要低贱的时候,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觉得。
是啊,我至少要比那些工匠要好一点。
那些工匠那么低贱,怎么比得上我们呢?
久而久之,这种心里面就会产生所谓的补偿。
因为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好就用这种想法来补偿一下。
这种想法其实是挺可恨的,但是却能够让某些一个百姓心里面平衡一点,不至于痛苦到要自杀也。
正因为有这种想法在社会上普遍存在,才会让原本大家都觉得如果真正有工匠到自己家来,一定会好吃好喝好招待不会瞧不起,但一出门却会瞧不起工匠,风气就在于此。
当然这就苦了那些个工匠了,其实这些工匠自己本身也在这种风气之下,对自己的工作不认可。
很多工匠都会非常自卑的说道,要不是为了这点钱财,为了养活一家老小,谁会去干这么卑贱的事情。
很多工匠汽车手艺非常的好,但是就因为这些个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风气,导致他们抬不起头来。
原本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获得了该有的财富,却不敢大手大脚。
因为一旦你了这些钱,你一旦被人看到了,就会有些人指指尖尖说这么低贱的工匠,你有什么资格钱大手大脚,你就应该苦哈哈的,你就应该低贱的很。
在如此风气影响之下,有不少的工匠心理上是非常不平衡的。
但是他们却又没有办法。
而如今王大海却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更加想要知道明朝的那些工匠,到底可以珍贵到何种程度。
这样他们心里面也会跟普通百姓一样有一种代偿心理。
心里也会想到原来人家那边的工匠可以这么好。
原来人家那边的工匠居然可以过得这么有尊严,这样心里面其实相对好受一点。
而王大海就是要让这种想法深入到老百姓的心目当中。
就是要让他们可以知道原来明朝那边的工匠,比你们的日子过得要好得多。
于是王大海继续说道,“可是在我们明朝工匠的第一位就不是这样了。
尤其是那些进入到了大明工程学院的工匠们,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服。
为什么呢?
首先有一点是你们根本就无法想象的。
我们那边的工匠由于每个人手里边都掌握了一项独门绝技,只要把这独门绝技贡献出来就行。
当然也有人会说为什么要把独门绝技贡献出来,贡献出来之后别人都学到了我的独门绝技,我怎么活下去。
我要跟人家竞争就是通过这独门绝技,可是我们国公爷却能够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补偿。”
其实说到独门绝技下面的工匠心里面也是这么想的。
怎么可以交出来呢?
交出来之后我怎么活下去。
我之所以能够活得好一点,就是因为我掌握了别人所没有掌握的技术。
我的这项技术能够让别人看到之后都望尘莫及。
即便他们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可是就是在技术上面无法达到我的标准。
没有达到我的标准,就不会被人认可,不会被人认可,你就取代不了我,我就能够接到你所接不到的单子。
所以他们一想到要把独门绝技给交出去之时,心里还是咯噔一下。
刚才想的太简单了。
难道他们其实在图谋我的技术不成?
王大海为了不让这种想法弥漫出去立刻就说道:“所以我们国公爷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现出了独门绝技的工匠,虽然他的独门绝技可能会用到别的地方去,可能也会被其他学去。
但是为了补偿他,每个月他便能从学院当中领取的十两银子的独门绝技使用费,也就是专利使用费。”
当王大海说到这个专利使用费的时候,下边的那些个工匠立刻是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
每个月十两银子的专利使用费,虽然他们听不懂所谓专利是什么,但是他们听得懂,每个月有十两银子可以白领。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情吗?
十两银子啊,那是多少钱呀?
他们这些人拼死拼活干一年,可能也就挣个三四两的样子。
能够挣五两银子都已经算是人中龙凤了。
可是在人家明朝一个工匠仅仅只是贡献出了他的独门绝技。
然后这么这项独门绝技可能会被使用,可能会被其他人给学去。
可是为了补偿居然直接就给出十两银子。
每个月的补偿,那就是一年一百二十两银子一百二十两银子啊。
有的工匠一辈子都不可能得到这么多钱。
而人家仅仅只是一个专利使用费而已。
想到这里在场所有的工匠,此时那叫一个震惊,那叫一个羡慕啊。
为什么人家那边的日子可以过得这样好啊?
为什么人家那边的工匠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好的对待。
甚至在场不少读书人听到这样的都是无比羡慕。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即便是在到地主家里面去当幕僚,一个月也就只能整个一二百文钱。
一年下来能够拿个三四两银子就不错了。
虽说三四两银子也没有多少,但是跟那些个苦哈哈的工匠比起来的话,那可真是舒服太多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