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第224章 或许所有人都误会了唐太宗李世(2 / 2)
中原内部现在之所以还能够支撑。
之所以一片欣欣向荣。
之所以在自己老爹的主持之下恢复生机。
那是因为战争失去了太多的人,留下的土地太多。
即便土地的承载能力,已经不高,产出来的粮食已经不多。
可是人口锐减之后,大家还凑合着能活。
可是随着承平日久,寒冷持续,人口一旦激增,就会发现粮食不够吃了。
到时候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一切一切的混乱,一切一切的腐败无能,其实说白了都是因为吃不饱的矛盾。
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发生的矛盾。
中原内部因为农业生产量不高,那么商人就会想方设法地缺斤短两,来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
百姓就会为了获得一点粮食,在种植土地之时,各种争夺水源。
最主要的是,如果没有陈寒的税务改革,就会如同之前陈寒说的那样。
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越来越少,但是税收却不会越来越少。
而随着土地兼并,土地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
原本就不够吃,原本土地的产量就减少,土地还要被那些个有土地优免权的人兼并,他们不交税。
朝廷的税源从哪里来?
那就必须压在那些本身就没田、没地、没势力、没权的老百姓身上。
于是老百姓们会因为交不起税逃离家乡,成为流民。
这部分流民离开之后,原住民就必须承担更重的赋税。
于是他们也逃离家乡成为流民。
当流民越聚越多之时,大家都吃不上饭的时候,如果有人揭竿而起,那么就是大片大片的农民起义。
这就是规律,这就是趋势。
这就是不能改变的潮流。
当这样的想法萦绕在他们脑子里面的时候,他们感到了刺骨的寒冷。
因为他们已经预见了,大明王朝将来的命运。
只要天气不回暖,那么大明王朝是必逃不过王朝厄运,或许很快就会崩溃。
不崩溃也会过得一塌糊涂,满地鸡毛。
这就是农耕文明最大的弱点。
当粮食长不出来,所有的矛盾都会产生。
什么制度啦,什么文明啦,什么官场的清廉啊,什么皇帝的废寝忘食啦,通通都是屁话。
因为只要地里能长出粮食来,大家只要能吃得饱,一切的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反之那就是矛盾重重。
一旦地里的粮食长不出来,首先就是朝廷的税收出问题。
朝廷税收出问题,必然引起连锁反应,必然就是灭国的征兆。
所以治理国家相当简单,让地里长出足够多的粮食,养活足够多的人,一切都是为这个服务。
而这样的朝廷是非常虚弱的,非常依靠天时地利,非常依靠老天爷赏饭吃。
所以一场灾难就能够灭掉大片大片的人。
两场灾难下来,可能就会发生起义。
三场灾难下来,就有可能朝廷灭亡。
为何后世的那些国家,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就是因为后世进入到工业社会之后,粮食的产量在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高产物种的推动之下,以及科技的发展。
使肥料越来越能控制粮食的产量,气候的影响就大面积地削弱。
而且根据竺可桢的曲线来看。
全球从唐朝末年开始一直到民国的持续寒潮,已经结束,正在慢慢回暖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的加速,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文章,说什么完全就是因为工业碳排放太多,导致气候所谓的全球变暖之类的云云。
其实如果真正研究一下规律会发现,人为的原因导致的气候回升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少。
根本原因是因为地球跟太阳之间的距离,会随着时间的波动,有拉远、接近的过程。
每一次寒冷就是远离了太阳。
每一次温暖就是靠近了太阳。
而这个尺度,是以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来衡量的。
所以某些个国家又或者是某些个集团,为了在舆论上面打击我国的发展。
就直接说是因为我们国家大量地发展工业,所以才导致气候温暖,导致全球变暖,导致了南极、北极冰川融化之类的。
一切都是胡扯。
其实纵观几千年来气候变化就发现,这不过就是一个自然规律。
气候的温暖寒冷,都是一条曲线上下波动的。
只不过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刚好处在了整个全球温回暖的上升期而已。
其实真正要说起来的话,在夏商周时期,气温要比现在还要高上个两三度呢。
为何没有人说那时候是全球变暖?
那时候的人类影响大吗?
现在全球的气温,还可能达不到唐朝时候的那种温度。
只不过当时可能看不到北边北极南极冰川融化而已,所以忽略掉了这些。
现在有了高科技,从太空上能够看到南极北极的冰川融化。
所以就把一切责任归功于我国碳排放工业太多,才导致二氧化碳增多。
这不过就是那些掌握世界舆论主导权的国家,对于那些没有掌握舆论权,但是又在处于上升阶段的国家的一种打压而已。
所以陈寒在理解了这些之后,其实内心是更加强大的。
尤其是现在,对于如何应对大明会马上因为寒潮而变得越来越艰难的国力,还是有一套办法的。
当陈寒解释完了这一切,留给了他们足够多的思考时间之后。
燕王朱棣终于是站了起来,他对陈寒拱手抱拳,“先生,之前本王对您多有慢待。
而今听完这堂课之后,果然如你所说,这乃是屠龙术也。
先生,您可谓是大明国师,还请为我等排忧解难。”
晋王这时候也站了起来。
他之前对陈寒多有看不起的意思。
甚至一开始就打着说,要打压一下陈寒嚣张气焰的态势。
而现在听完了这堂课之后,尤其他身处在山西那片地方。
明白游牧民族经常入侵,对应的是游牧民族那边肯定是因为寒冷水草缺乏,所以他们必须南下入侵劫掠。
其实陈寒解释了一下之后,他恍然大悟,和燕王朱棣一样。
他要比身处在中原内地的那些弟弟们感触得更多,也看得到更多。
他知道,如果朝廷一味地在北边陈兵防御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更是收获甚少。
所以必须得要像陈刚说的那样。
所谓的制度、所谓的算计、所谓的国家策略。
这一切在粮食产量面前,都是不值一提。
于是晋王也站了起来,“先生,受教了,现在我等想请您给大明开济良方。
既然知道了大明现在的症结在哪里,也从历史潮流当中知道,我们大明势必要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
如今您既然也是身为老朱家的女婿,还请与我等共同解决困扰大明的难题。”
……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