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117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2 / 2)
【开皇四年五月,楚世昭亲自率领的背嵬军,在边塞开展一系列的巡逻,以保证匈奴人不敢侵扰叩关。】【开皇四年七月,桓盛惊讶地发现了在《一条鞭法》的执行下,大周王朝的经济正在以一种强而有力的方式快速复苏,他见状因势利导,和楚世昭密会商谈国事,他极力建议楚世昭趁热打铁,立即全国执行这道政策。】
【八月,户部奉旨就《一条鞭法》执行的范围、职责、政策、方法、费用、期限等制定了八项规定,以避免政策出现误差。】
【开皇七年七月,《一条鞭法》在各省按三年期限基本完成,总计支出新增八十多万顷的良田,一条鞭法已在大周王朝的境内各地尽行之。】
【恭喜你解锁了全新的策令——《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在执行的前三年内,各地民心每回合上升2点,好事件触发概率提升20%,在任期间的官员将更快程度地成长,行政辖区的人口增长提升20%,人口上限得到提高,地方建设加速提升,税收进行高收入增幅状态。】
【短期内减轻农民负担,极大地刺激与发展国家生产力,在执行后的第十年,效果大幅减弱。】
【开皇七年八月,楚世昭要求匈奴王庭交出卢马之乱罪魁祸首之一的马溯安与其子马巍。】
【为此,楚世昭询问朝廷百官何人敢任使节一职,前往匈奴王庭一探究竟。】
【御史大夫苏复接此重任。】
【开皇七年九月,苏复出使匈奴王庭,他向匈奴单于讨要马溯安、马巍这样的大周王朝叛臣。】
【结果却遭到了对方的果断拒绝。】
【在匈奴单于看来,你们大周王朝开口索要,他们就交出来,这视他们的气节为何物?】
【更何况马溯安、马巍主动投靠匈奴王庭,就这样说交出去就交出去,那么以后还有人愿意投靠匈奴王庭吗?】
【再者,马溯安和马巍归顺匈奴王庭以来,提供了很多帮助,无论是军事方面为他们锻炼士卒,还是讲解大周王朝的战法,都是不遗余力的。】
【开皇七年九月,马溯安听说了大周王朝派遣使节向匈奴王庭提出要求,想要捉拿他回到大周王朝,他盛怒之下,在匈奴王庭的营帐中和楚世昭的使节苏复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苏复身为朝廷的使节,自然不能堕了大周王朝的威风,他当场持剑和马溯安血拼了起来。】
【“今日我虽死,来日,大周必然扫平尔等逆臣栖息之地。”苏复自知他不是马溯安这样的武夫对手,但是在他的身后是整个大周王朝。】
【他作为大周王朝的臣子,怎么能丢掉国家的颜面,和自身气节呢?!】
【就是打不过马溯安,他至少也要拔出自己的剑来,这是他的态度,也是大周王朝的态度。】
【马溯安虽然易怒,可是多年以来,他的脾性已经收敛了许多,也自知要是在这里杀掉了大周王朝的使臣,可能正中对方的下怀,于是只是走了一个过场,不敢痛下杀手。】
【然而匈奴王子却感觉这样丢掉的是匈奴人的颜面,看着对方欺负到了自己的头上,还要默不作声,自小就是贵族的匈奴王子从来没有被这样对待过。】
【在苏复离开草原,准备回到大周王朝汇报情况的时候,匈奴王子伏击了苏复。】
【这支使臣团里,一位护送苏复出使的骑兵,曾经是背嵬军中退下来的精锐将士,在整个使团惨遭伏击,死伤惨重的时候,他骑着快马,想要将这个消息尽快地上报给大周王朝。】
【开皇七年十月,匈奴王子俘获了苏复,他扣押了苏复,并且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纵使这样硬软并施,苏复都誓死不从。】
【苏复认定了楚世昭一定会为他报仇,也一定会打到草原过来,因此不断地在匈奴王庭唾骂那些匈奴贵族。】
【匈奴单于知道此事,立刻意识到现在的情况是让整个匈奴骑虎难下,但是他又觉得草原是大平原,是匈奴人的主场,而大周王朝主要的兵力仍然是步卒,就算是打到了草原,也不方便大周王朝施展。】
【只要楚世昭敢打,他们就敢退,不断地消耗对方的兵粮和物资,这么打下去,楚世昭也不敢耗着国力跟他们拼下去,而这件事情应该还没有严重到那种地步。】
【尤其是大周王朝如今百废待兴,大周王朝的新天子楚世昭还要处置政务,力图革新维强,匈奴单于思来想去,都不认为六年之前席卷整个大周王朝的卢马之乱,在这样动乱的余波下,大周王朝能够那么快地调整过来,甚至恢复国力。】
【不得不说,匈奴单于的判断还是极为准确的,之前他们协助马溯安、卢毅的叛乱,就是意识到在大周王朝内作战,他们出现了不能接受的损失,就降低了对此二人的协助,将整个大同的百姓赚到手后,悍然撤退,这不仅减少了千里奔袭,出征大周王朝的损失。】
【还给整个匈奴提供了十几万人口之众的劳工奴役,现在的大周朝正处于变法革新的重要时刻,匈奴单于觉得自己是能吃准楚世昭的态度。】
【开皇七年十一月,在得知苏复被匈奴王庭扣押,又回想起了当年匈奴人火烧大同城,卷走十几万百姓,破坏城池的险恶之举,楚世昭怒拍案板。】
【“如此甚好!”】
【“此一役,我们新仇旧账一并算上。”】
【“寇可往,吾亦可往!”】
【楚世昭在长安誓师,常年以来,楚世昭一直都在宣传主战思想,这导致大周王朝的武将武德充沛,尤其是以杨延朝为主的将领,他们几乎是恨不得立刻出征,将往年的积怨一并回馈,以怨报怨,以血还血!】
【不过,在长安内,也有一些居安思危,哀叹百姓生活的文臣,不断地劝说楚世昭不可穷兵黩武,给天下百姓一个喘息的机会,给天下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余地。】
【对此,楚世昭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这是国家的尊严,不是你们一人一家的尊严。”】
【“天下百姓是百姓,大同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边塞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吗?”】
【“朕对待所有的臣民都是一视同仁的,绝不轻言放弃一家一户。”】
【“若是诸君甘愿遭受他人的冷眼欺凌,那就大可不战,而朕在这朝会之上只问那么一句话,谁愿与我同往?!”】
【只见朝会之上,那齐刷刷的一排排战将们纷纷出列。】
【“吾等愿与陛下同去!!!”】
【话音落地,楚世昭扬手一挥。】
【那冠冕之下熠熠生辉闪耀着帝王气度的楚世昭满是直冲云霄的凌人盛气。】
【“那就打!打到他们知道我大周威武不可犯!”】
【“朕要亲眼看到匈奴人跪着向朕称臣!!!直呼朕为天可汗!!!”】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