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这个年轻人了不得啊!(2 / 2)

加入书签

中心锚点连线算法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只要明白了大致框架就能理解如何连通所有的数据。

唯一要注意的,就只是程序设计时考虑的是否全面。这和研究就无关了。

研究,是说明方向、证明能解决,是否能连通所有数据是程序的事情,是技术问题。

讲解进入下一步--偏差评估。

当讲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台下听的就更认真了,他们发现对比评估的方式非常巧妙。

实验中产生关联的数据,都会对应不同的评估方式,而不同评估结果又会相互对照,再以特定的算法进行修正。

这时候,有人已经反应过来,“最开始讲的中心锚点算法,就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具有可替代性。”

“研究的核心,在于偏差评估体系!”

“这样的评估体系和算法相结合,可能会最大化降低数据分析偏差,其中蕴含的计算逻辑……”

“真是了不起啊!”

前排中间位置的高洪利院士一直在认真的听,他顺着讲解进行思考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趁着讲解的空隙,高洪利转过头对刘烨道,“这个研究已经超出了会议标准。”

“我到现在没有听出问题,也无法判断具体有没有问题,估计其他人也是这样……”

他说着看向两侧。

评审们都在认真的听、认真的思考,没有一个脸色是放松的,说明他们和高洪利的感觉差不多。

他们没办法判断研究是正确还是错误的,一个是因为研究太复杂,算法逻辑太复杂,另一个也和专业方向有关。

在场多数都是数学、量子物理、高能物理方向的学者,张硕的研究是数学计算机,又牵扯到复杂性理论问题,即便是有详细的讲解,但其中的逻辑还是绕的人头脑发晕。

前排的评审们都被绕的有点晕,后排的博士生们就更不用多说,他们都根本没有在听,而是讨论起了张硕,“台上是博士生?”

“他讲的逻辑关系,怎么这么复杂呢!”

“后面可能牵扯到复杂性理论吧?完全听不懂、理不清了,从没接触过复杂性理论。”

“数学,还有这个方向?”

“我也想学复杂性理论。讲专业东西的时候,能把人绕晕就感觉高大上啊……”

……

张硕连续讲了四十分钟,喝了口水稍微停了一下,就又是四十多分钟过去了。

他讲到了偏差评估的最后一个模块。

这个模块的作用是‘汇总修正’,也会在最后把结果展示出来,并得出一个‘比对偏差值’。

在讲解完毕以后,他做了简单的总结,“各个算法模块的功能相结合,就能尽量的降低实验检测偏差,最后可以和模拟进行对比,分析出外在因素对于实验本身的影响。”

他说着转过头面向台下,“我个人认为,中心锚点连线算法相对还是复杂了一些,只是分析小型的粒子对撞实验,也需要大量的运算才能得出结果。”

“如果能研究出一种直接进行数字代入分析的算法,效率也许还能提升几倍。”

最后说的是‘lbnt分析法’。

张硕就只是简单一谈,旋即轻呼一口气笑道,“以上,就是我的研究,谢谢大家!”

会场安静了一刻。

很多人还在思考复杂的逻辑关系,才发现台上的年轻人已经完成了报告。

罗勇军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站起来激动的拍手,刘成杰、高晓红等认识张硕的人也跟着鼓掌。

很快。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高洪利院士鼓了几下掌,站起来主动和张硕握手,随后拍着他的肩膀,“张硕,对吧?”

“我现在也不敢确定你的研究,尤其是那套偏差评估体系,是否形成了逻辑闭环。”

他说完满心感叹道,“但是,我敢肯定,这个研究了不得啊!”

“你这个年轻人,也很了不得啊!”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