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127章 公子成蟜谋成,信平君(1 / 2)

加入书签

第127章公子成蟜谋成,信平君

“不会死……”少女粉唇抖,酥胸颤。

小时候,她在家中玩耍,笑声如银铃。

一群披坚执锐的锐士闯进了她的家门。

这些人的装扮女孩并不陌生,大父常带她见,每个人都很喜欢她。

她咯咯笑着,伸手要抱,被母亲一把拦住藏在身后。

她在母亲背后探出个小脑袋。

常慈爱笑着跟在她后面,让她慢点跑的老管家怒喝:

“武安君府!安能容尔等放肆!”

那些平素争抢着抱她的甲人拔剑劈斩,鲜血冲天,老管家颓然倒地。

她在老管家砸起的烟尘中,透过阳光看着喷涌鲜血。

红色透亮,刺痛了她的双眼。

惊叫声、怒吼声、刀剑声……

府上豢养的门客前仆后继,冲杀向前,一个又一个倒在老管家旁边,身上。

很快,她就看不到老管家了。

那一年,邯郸兵败,她七岁,她的家没了。

为秦国立下军功无数的武安君白起,于咸阳西门十里外的杜邮拿着秦昭襄王赐下的秦王剑,自裁而亡。

“你为何知道他不会死?”少女又看到了那抹透亮的红色,声音发颤:“万一……死了呢?”

少年端着碗。

“死了,更好。

“廉颇以十三万破燕六十万,反取燕五城。

“赵王敢杀廉颇,有功之臣遭受确实如此下场,群臣必惶恐忐忑而敌视之,赵国必乱。

“我将去信给王上,谏言王上出兵赵国,拜吕公为主将,以拨乱反正之由打此正义之战。

“之前和你讲过齐灭燕,这次让你看秦灭赵。

“吕公心怀仁德,其会严加约束麾下,不会行匡章倒行逆施之举。

“三年,赵地就会变成秦地,赵人就会变成秦人。”

少女怔怔,不言。

道理她能懂。

可是因为这,就要背刺对自己甚好的人吗?

待少年甚好的廉颇。

为国家立下大功,舍生忘死的廉颇。

胜过了六十万燕军,栽在自己看重的后辈手中,栽倒在为之奋斗的赵国。

只要赵王丹中计,无论杀与不杀,廉颇的结果都不会好。

这样的命运,让她满腔悲意。

她不只是为廉颇鸣不平。

也是为大父,为自己,为天下为将者。

少年走过来,拉着少女冰凉玉手。

“从我自秦国走出来的那天开始,这就是我的命。

“赵胜、魏无忌、廉颇,都是人杰。

“我若是一个不摄政的闲散秦公子,可以和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

“可我不是。

“我是秦国长安君,要让秦国长治久安的长安君。

“他国英雄,我国仇寇。”

少女手心暖暖的。

她吸吸鼻子,摸摸徒弟脑袋。

“你没错,为师的错。

“吃点吃食,练武吧。”

本来心中很是感伤的少年,又生沮丧。

“还练啊,休一天呗……”

“不行!”少女冷酷无情,率先向外走去:“我们要在燕国待多久?”

少年垂着脑袋,有气无力,不情愿地跟上。

“待不了多久,我博取贤名可不是为了给他燕国招贤纳士。”

“你不是说燕王不负道义,你不负燕国,无故离去你的贤名不就毁了?”

“你猜世人是相信我这个压着信陵君得贤名的贤人。还是先遣相邦带五百金入赵求和,然后反手就背信弃义,派六十万大军进攻赵国的燕王?”

“……我明白了,你走了,世人只会当是燕王偏离了道义,留不住你这个贤者。”白无瑕驻足,回头:“是也不是?”

“不错。”嬴成蟜抬头,微微点:“孺子可教。”

少女看着没精打采的少年,本来要说的话,出口就变了。

“接下来去哪?”

少年应道:

“韩国,新郑。”

少女点点头,领先向外走。

昨夜她收到了大父寄来的信,让她归咸阳。

[那就到新郑再走吧,顺路,走的时候再告诉他……]

赵国,邯郸,信宫前殿。

赵王丹高坐王位,望着廉颇,伸臂笑道:

“廉公请起身。”

宿醉的廉颇站起身,甩甩头,让自己清醒一些。

赵王丹环顾满朝文武,一脸兴奋地道:

“廉公以十三万,破敌六十万,为赵国夺回了五座燕城!真是威武啊!

“此等大功,当赐地!封君!拜相!

“寡人决定,将尉文(今河北省蔚县)给廉公做封地!”

尉文?

百官在心中咀嚼着这两字,有不少都觉得不太对劲。

尉文地处偏远,临近秦国,是一处战略要地。

战略要地在打仗的时候是兵家首先争抢之地,常临战事。

这种地又穷又没人,在封地里面可绝对算不上是好封地。

但这也还能理解,谁让廉颇能打呢?

将领封在战略要地,还说得过去吧。

文武各怀心思,等着王上封廉颇为尉文君。

有封地的君侯,多是以封地名为号。

赵王丹特意等了片刻,没有发现骚乱。

环顾全场,观察群臣,慢慢地继续道:

“封廉公为,信平君。”

信平这二字一出,全殿似乎有刹那静止。

老将廉颇皱起眉头,百官纷纷有抬头趋势。

有些忍住了,心开始跳动,知道确实出事了。

还有不少没刹住车的,不解目光扬起来,正对上了赵王丹的那双暗藏锋刃的眼眸。

有些眯起眼正视,而有些则匆匆低首。

有封地,不以封地而号,以信平为号。

信平何意?

笃信平和!

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功勋老将,封君,号为信平。

赵王丹这个君爵给的有多么不情愿,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

赵王丹也有眼睛,对上了不少人。

那些看他一眼就低头的臣子他没有记。

这些臣子知道低头就是还在控制中,为其威势所摄。

他记的是那些敢于不低头的臣子。

这些臣子已经忘却了为臣的本分,是他日后要提防敲打的人。廉颇听到尉文两个字,只是有些郁闷。

但转念一想,王上把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封给他,肯定是看中他的打仗能力,他心情又畅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