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最是忠臣司马懿(大雾)(2 / 2)
司马懿就算想置身事外也不可能。
所以他必须兜住底,且有一个万全之法。既能给与张绣威慑,又能保持微妙的平衡,并不破盟。
但司马懿是真的觉得请张绣赴宴这个事,遭透了。
这天底下,就没哪个诸侯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也许是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事情真的来临的时候吧,司马懿发现自己除了内心戏有点多以外,还挺淡定的,没有暴躁,甚至微笑,十分悠闲。
为什么呢?!
暴躁,在当初已经用完了。
出征之前,这些事不都在意料之中嘛,所以司马懿觉得以后进了冀州还有更糟心的状况呢,现在这小事,还真算小事,他若因此事事都要闷着生气,这不符合他的价值观啊。
所以,他的心态竟然无比的平和,对这一点,司马懿自己也很惊讶。
至于说,想要佛系一点啥也不管,懒懒军政,那基本不可能?!就是他不想管,事情也来找他,吕布就是万事交给他,他就真的大权在握,大权在握的感觉是挺好,可是,总是盯作乱的猴,不听话的猴一样的盯着吕布,总是提心吊胆的与他擦屁股,这个事吧,它就真的没那么美妙……
幕宾隐讳的提醒道:“军师勤政,一概事都处理妥当,主公反而因此而闲惰,下臣以为,这恐怕对主公来说,并不好……”
就是闲出屁来惹的事儿。
“……”司马懿也是特别无语,他若说事无俱细的全管,他也没那么变态的勤政,虽然也存有消极之心,但是怕吕布出纰漏,因此该管的都是管着的,十分妥当。现在他也悟出来了,这样也不太行。
吕布不能这样闲。
司马懿想了一下,道:“军务大事,每日列出条陈,与主公过目一遍,然后让主公盖上印。汝等见主公也要好好相劝。”
幕宾一乐,笑道:“自当如此,早该如此了。”
司马懿觉得自己是不是再装装病,让吕布协助处理一点总务?!
但他身边人都是人精,司马懿还没装病呢,他们立马便搬了条陈去寻吕布了,毕竟为军师上级分忧,也是他们的本份!
对吕布说什么呢?说了以后,每日都要来汇报一遍总揽,然后盖印,这是规例。
吕布是一个头两个大,他是有军事时,才会升帐的这种人,你要他老老实实的每天处理这个,他是真的焦头烂额,立马就说,有军师在,布自放权与他,用人不疑,他深为信任军师,一切全由军师处理。
幕宾也有现成的法子对付他呢,便开始掩面轻泣道:“……主公有所不知,军师也是强撑着揽总务,只是军师不肯说罢了,他新来虎威军,一切都要总揽,既有军务,又有后勤,还有各路情报等……一切十分尽心,唯恐主公忧心,因此一路操劳,军师向来身子骨便不太好,这一路又进入此寒之地,军师有些水土不服……”
吕布真信了,他是知道司马懿确实是身子很弱的,因为他也知道他以前的事,就是经常“病”。便急道:“水土不服,可让军医看过!?军师怎么不说?!”
幕宾道:“倒也无有大碍,多谢主公关心,军医也看过了。只是军师未随过军,这气候又常变化,近日又冷极,才至如此。军师好逞强,只恐主公还是不要戳破为好。”
吕布沉吟一声,道:“仲达为吾殚精竭虑至此,布有愧也,他竟还不要布知晓。也罢,像他这般书生,最是怕这些问侯罢了,我装作不知便是。只是一定要督促他休养,军医也要看过。”
吕布又感慨道:“军师是个忠直,又不邀功的品行啊!”
“是,多谢主公体恤!”幕宾感动的直抹泪。
讲真,在这个时代,说哭就哭是必备素养。
在现代戏演的不好,顶多是被观众骂,在这里若是戏演的不好,是会被杀的!
所以这个素养不仅必备,还是高级素养。
拥有这个素养的人未必活的长,但一定混的不差。
吕布老老实实,哼哼哧哧的坐到了案前开始看今天的条陈了,军务是有多复杂的事?!什么军粮耗损,马匹车辆的修整,什么军情消息……
吕布虽然未必真的能坚持很多日子耐心看这些,但这一开始,他还是要做个样子来的?!也确实是良心发现,这总算是呆住了……
司马懿对主帐的事事无俱细,全都知道,听了以后,在帐内缓步徘徊一圈,甩袖一派悠然的到帐边来看月色,寒风吹着他面皮发冷,可他却是想笑:吕娴啊吕娴,这世间最了解吕布的人,非你莫属啊。
所以她根本就没担心过他不会不尽力吧?!他就是想不尽力也不可能。
这么坑的一个主公,这个吕布,他若不管,吕布要是出了大篓子来,这大锅还是他司马懿来背。
得。逼着他不断的在寻找着与吕布相处的办法。
没啥可说的了,司马懿是真的佛了。不仅佛了,连吕布夸他是忠臣的话,也是哑口无言,不知是该无语还是该怎么着了。反正,就这么着吧。
信到张绣手中,递与身边谋臣看,道:“约在三日之后,午时进吕营帐。”
“将军还是三思,吕布必设埋伏,”谋士十分忧心,唯恐计划不成,道:“那司马懿是何等奸诈之人?程昱传来的驻阵图,可见利害,便是我助将军破阵也未必能有十全的把握,我才不及,而将军大军实力更不及啊……还是仔细小心为妙!”
张绣是知道他怨自己当时粗莽答应下来。
便道:“应都应了,已成事实。既已约期,若再反悔,岂不叫这三姓家奴笑我?!”
谋士还想再劝,张绣道:“绣自小心行事,然而此次去,是定要看看吕营中虚实的。也未必就真的动手。”
他也不敢真的大意。
虽然,他也肯定会布置人手在外候应。当然,也存了要偷营,趁不备的侥幸之心,及孤注一掷的勇气。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