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第154节(2 / 2)

加入书签

很快眼珠在眼皮底下动了动,眉头微微蹙起,继而拧紧。

郝如月本来只想当个工具人,这会儿见皇上表情凝重,不由紧张起来,轻声问:“可有什么不妥?”

康熙睁开眼,额上都见了汗:“换一只手来。”

这么多年朝夕相伴,除了在床上,郝如月从未见过皇上出这么汗。

寒冬腊月……怪吓人的。

郝如月战战兢兢地换了一只手,康熙再次搭脉,再次合上眼,这回很快睁开,开口便是:“传太医!”

莫说当事人郝如月,便是在屋中伺候的梁九功都吓了一跳。

就在他转身要吩咐人去通传的时候,皇上又道:“把胡院政一并请来。”

听见这话,梁九功脑门上也见了汗。

皇上学什么像什么,令人叹为观止,皇上学医就是跟胡院政学的。梁九功清楚地记得,胡院政说皇上学一月比旁人学一年。当时皇上忙着亲政,好像只学了药理和诊脉两样。

学成之后,皇上问胡院政自己能不能进太医院,胡院政捋着胡子说太医院怕是进不了,但在民间开个医馆不成问题。

当然里面可能有拍马屁的成分,但那时候皇上拿他练手,所说症状几乎都能对上。

梁九功出去吩咐完回来,再看皇上的脸色,只觉皇后这病大约是不轻。

郝如月收回手,感觉心跳都比刚才快了。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心跳加速的同时还伴有头晕、恶心,想吐又吐不出来。

抬眼看皇上,仍旧眉头紧锁。

再看太子,倒是悄悄勾起了唇角,还没心没肺地朝着她笑。

郝如月:“……”

忽然想起太子从前神叨叨说过的话,甚至为此亲自把荣妃请来给她一通说教,郝如月心中隐隐猜到了什么。

但她不敢说,很怕又是一个乌龙。

今日正好赶上夏太医当值,胡院政半退休之后,太医院由夏太医主持。

哪怕雪天路滑,夏太医听说是皇上在坤宁宫传太医,都没时间叫人,提上医箱便跟着乾清宫的人走了。

皇上在坤宁宫传太医,也不知是皇上有事,还是皇后有事。

皇上在坤宁宫的时候,屋里伺候的人很少,大约梁九功吩咐的时候没说清楚,问前来跑腿的小内侍只说不知。

等夏太医呼哧呼哧赶到,并未发现谁有异常,只是屋中的气氛凝滞到可怕。

皇上和皇后并排坐在起居室临窗的大炕上,一个比一个表情严肃。太子坐在炕下的绣橔上,看表情还好,却与对面的皇上皇后相对无言。

从前这世上最尊贵的一家三口见面,总是有说有笑,今天是怎么了?

夏太医被人领进屋中,便听皇上沉着声音说:“你给皇后诊一诊脉。”

夏太医不明所以,他几天前才给皇后诊过脉,没什么异常。

皇上跟胡院政学过医术,一连学了好几个月,粗通药理和诊脉,整个太医院都知道。

皇上爱重皇后,每回他给皇后开药,药方都要先呈给皇上过目,没问题了才能照方抓药。

见皇上的袖口还翻着,夏太医额上就见了汗,莫非是皇上刚才给皇后诊脉,诊出了什么病症?

想着,夏太医已然翻了袖子,将手指搭在了覆在皇后腕脉上的薄巾上,半晌不可思议地抬眸看皇上。

滑脉微弱,时有不稳,夏太医生怕弄错,又去诊另一边。

“是朕想的那样吗?”康熙忍不住倾身问,唇角已然翘起,压都压下不去。

夏太医立刻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抹了一把额上的汗说:“微臣也不敢确定。”

康熙在心里骂了一声废物,扬声问:“胡院政到哪里了?”

话音未落,胡院政已然呼哧烂喘地被人引进来,听见这一句道:“皇上,老臣到了,老臣到了!”

人老精马老滑,胡院政就比夏太医多了一个心眼。听说皇上在坤宁宫传太医,不但传了夏太医还传了自己,第一反应便是皇后的肚子有情况了。

皇后的平安脉从仁孝皇后开始就是夏太医的差事,夏太医医术精湛,从未出过错,又是当年赫舍里家想办法塞进太医院的可靠人,若皇后生病,只传夏太医一个满够了,何至于捎带上他。

皇后有西藏活佛保佑,手中天材地宝无数,他都是托了皇后的福,才活到了高寿的年纪,更何况是皇后自己。

皇后身体一直很好,这时候传他过去,不是遇喜是什么!

夏太医哪里都好,就是太过谨慎,一点小事都紧张得不行。这会儿见了多年未有身孕的皇后一朝遇喜,必然不敢轻易下结论,总要拉了他过来才好。

所以听说乾清宫的人来传,胡院政连医箱都没带,空着两手便进宫了。

因他要时常进来给太皇太后诊平安脉,皇上给了恩典,让他将宅子迁到皇宫附近。

想了一路,当胡院政走进坤宁宫的暖阁,看见屋中情形,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胡院政所见都是细节,与夏太医并不相同。

比如皇后没穿花盆底,只穿了平底绣鞋,这一点就很不寻常。

皇后是个端庄,且很在意细节的人,在外人面前很少穿这种家常的平底鞋。

皇上让胡院政给皇后诊脉,胡院政走近一些,发现皇后与皇上之间的小几上,靠近皇上那边放着茶水,而皇后这边是白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