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导弹和筒子造起来(2 / 2)

加入书签

前端药柱用的端燃药柱,推力小一些,燃烧速度慢一些,能长时间为导弹保持一个较高速度提供推力。

端燃药柱坏处是燃烧过程中重心变化剧烈,好在这个弹上面,火箭发动机所占的重量和体积都不大,而且位于弹体中部,可以基本不考虑这个影响。

为了软发射,本来还想加一级推力的,用于将导弹从静止推离发射架一定距离,仅需要最小的推力即可,但是如此一来,推进剂的装填将会极为复杂,从现有技术来看存在一定难度,所以高振东决定外挂一个小助推器解决问题。

而单兵火箭筒的发动机,就简单多了,多管内外燃装药,减面燃烧,自由装填,尽量让火箭弹在发射筒长度内就燃烧完全,这也是89筒子走的路线。

至于为什么不采用花旗佬m72的伸缩发射筒,增加发射状态发射筒长度,主要是因为伸缩发射筒内存在一个台阶,会大大的影响火箭弹的精度,花旗佬的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这个时候国内可不见得有这能力,别说这时候,就是二十年后,也一样有影响。

发动机外部6片折迭尾翼,尽量减小风偏影响,以期在有效射程内不加风偏修正。

另外,在向总那边abs发射筒和光学塑料还没有消息之前,高振东也委托长剑厂,加工一批80mm钢筒子和机械瞄具,用于塑料发射筒成功之前试验所用。

至于筒子战斗部的图,早就发给长剑厂了,装药就用反坦克导弹现有装药,引信以及和发动机的连接一起,由长剑厂那边负责解决。

骆总听见高振东肯定的回答,非常兴奋,新导弹在一步步成型,而且从现有状态来看,至少其射程和速度指标应该很不错,至于威力,就看自己厂的能力了。

“好,高主任,我这边马上组织试制,我们可是都准备好了,就等你这一声令下呢,导弹内用的小型陀螺仪,也搞到了足够的,伱放心,如果顺利的话,很快就能试验全射程遥测弹。”

这个是高振东抄老毛子的“婴儿”的,和赤剑-73也差不多。

用一个小型陀螺仪做的惯性平台,不过这个惯性平台是不管导弹飞行距离的,其功能不是用于惯性导航,而是用于采集导弹的飞行姿态,配合导线传来的控制信号,在适当的时候控制导弹的偏转。

因为“婴儿”导弹的燃气舵面不是一直都在动的,它有四个发动机喷口,但是只有一对喷口里有燃气舵,也就是它只有一个方向的控制通道。

传说里,这东西利用导弹的滚转,采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控制方式,当这一对燃气舵滚转到水平方向的时候,燃气舵就进行垂直方向的偏转控制,当这一对燃气舵滚转到垂直方向的时候,燃气舵就进行水平方向的偏转控制。

虽然看起来不靠谱,但是这东西还真就打得准,就是那个飞行轨迹看起来略显鬼畜,好处嘛,控制系统简化,成本降低。

至于导弹怎么知道自己是水平还是垂直,这就要问陀螺仪了。

而且这个陀螺仪在发射之前,都是不动的,它的启动方式在日后的人看来土得很。

就跟溜溜球一样,拉索启动,这条拉索的一端发射前会被固定在发射箱上面,靠导弹起飞的推力拉索。

不得不说,老毛子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时候,那真是很有两把刷子,这些搞法你别说土不土吧,还真就能解决实际问题。

挂掉电话,高振东把精力放回到自己工作上来。

——

京城某地,一位科学家正饶有兴致的看着防工委发来的一份材料。

防工委最近要开展一个名为“装备加速试验”的培训,虽然这位科学家并不需要参加这种培训,但是他的学生还是在防工委发放的通知里很敏锐的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于是这位学生联系了防工委,顺利的在开训之前,就拿到了这份几十页的培训材料。

这位学生到手一看,嚯,果然,和老师的一部分研究内容,在某个分支上具有很好的拓展性,连忙带着材料就来找这位科学家了。

科学家饶有兴致的仔细阅读着这份材料,边看边点头:“嗯,有意思,这材料的编写者就算没有学过控制理论,也一定是这个行业里面的人,甚至还是行业翘楚。”

学生笑道:“老师,我打听了一下,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你以前也见到过。”

别人是不见得能打听到的,不过他的学生自然没问题,只是问问一本书的作者而已,洒洒水啦。

“噢?哪一本?”科学家阅读过的书可谓汗牛充栋,自然要问一问才知道。

“《项目管理体系》!我都去参加过培训的,作者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科研人员。”

科学家这下子想起来了,自己当时还对那本书做出了挺不错的评价。

“好,很好,看来作者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一直在努力学习和思考,并且把成果融入了工作中,好!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