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乐子(1 / 2)

加入书签

第225章乐子

上京,港口。

一大早,港口就过来一大批衣着不凡的仆人、总管、侍女,快速布置地毯、丛、横幅等物品,一看就是要过来什么大人物。

但作为中土都城,就算是三品大员回京述职怕是也没有这么气派,来人就让人好奇了。

难道是什么皇亲国戚?

不久,五艘楼船缓缓靠岸,贾赦带头,贾兰跟着,连忙迎过去。

许久,等一箱箱东西搬下来,陈总管缓步下船,后面林黛玉亦步亦趋,茫然看向周围,等看到贾赦他们才眼前一亮,挥手,高声喊道:“舅舅!”

贾赦对着她笑着点头,随后连忙上前,对陈总管,深深弯腰作揖:“陈总管。”

陈总管颔首,微笑,和这两位公侯后代随意寒暄。

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他这个天子近臣。

如今太上皇身体每况愈下,王子腾被升为九府统制之时,位高权重,四大家族开心不久,就发现了不对劲。

如今京中各司、各尉长官,似乎都已经和四大家族没什么关系。想办什么事情,更是难上加难,比如货物在城门口报关走私之内。

当然,那北静王和义忠老千岁之内在文官中倒是活跃得很,声名大振,甚至今日还将贾政邀请过去参加宴会,说是要提拔与他。

贾赦倒是无所谓,他现在就想着搞点关系,做做自己的事。

这些时日,他突然爱上古扇,有一个石呆子,手中有二十几把古扇,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上面都是古人写画真迹。

贾赦知道后先是吩咐贾琏找到石呆子,出重金购买。

扇子是石呆子的传家宝,执意不卖。他便恼羞成怒,诬陷石呆子“拖欠官银”,结果那地的上官竟然没有受理。

今天听说这天子面前的红人,亲自将自己外甥女送回来,便想着攀一攀关系,把那古扇给弄到手,不然睡的都不安稳。

当然,他一个过来有些不好意思,便将在家里读书的贾兰也拉了过来。

在他眼里,他们这样的公侯望族,根本就不必读什么书,只要认识几个字,塞点钱,找找关系,哪里还怕没有一个官儿做。

又闲聊一会,陈总管抬头望天,笑道:“咱家还有要事汇报于圣上,这黛玉小姑娘就委托两位将军送到林府了。”

上京林府,自是圣上亲自赐下给林如海的府邸,里面侍女、家具、护卫等一应物品、仆从都已经准备,还都是宫里出来的,可见对林家看重。

贾赦连忙附和:“陈总管放心,黛玉可是我外甥女,我一定看好。说起来,我这里还有一事要和陈总管汇报一下。”

陈总管诧异:“何事?”

“好叫陈总管知道,那应天有一个商人颇有关系,公然拖欠朝廷税银,被我一朋友发现,举报到应天知府,谁知竟无人应诉。

这税银关乎我朝国运,一人如此,若是他人效仿,某一天岂不是我朝国库空虚,国力衰弱?还请陈总管做主!”贾赦义正词严道。

陈总管:.

我堂堂天子近前第一红人,太监大总管,内侍第一人,你让我帮忙处理这种小事?

关键,你还不想钱?你没事吧?

沉默片刻,陈总管严肃道:“贾将军不愧是朝廷忠臣,就算待闲在家,还在为天下,为朝廷忧心,您放心,等我回去便和圣上反映此事!”

“哈哈哈,陈总管过誉,陈总管慢走!”贾赦高兴道。

没想到他贾赦竟然有这本事。

那过几天圣上会不会赏赐他金银丝绸,甚至给自己提爵呢?哎呀,到时候是不是再多纳一房小妾。

等陈总管走远,贾赦小脸一收,这才看向林黛玉,想了想道:“贾兰,你带人将外甥女送回家,我回去有其他要事。”

这接待圣旨得好好布置才是!

贾兰弯腰作揖,规规矩矩道:“是!”

贾赦摇摇头,直接离开。

这贾兰还真是读书读死了,贾家是将门世家,死读书有什么用?

后面的林黛玉顿觉委屈,为什么舅舅都不理自己?

“小姑,走,我带你去圣上赐给你的府邸,那里可大了!”贾兰上前认真道。

林黛玉心情这才好受点,看了看贾兰:“哎呀,贾将军,黛玉这厢有礼了!”

贾兰挠挠头,脸色顿红,很不好意思。

“喵!”小黄猫站到铲屎的头上大喊。

开饭!都已经隔了一个时辰了,怎么还不开饭!

林黛玉:

这么能吃的乐乐,她离破产,还差一点点。

皇宫,御书房。

庆帝正批阅奏折,过一会额头上都有青筋,显然各地官员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气人。

陈总管进来施礼过后,开始汇报:“陛下,两淮盐引案由林如海大人主办,抄家赎罪银加一起,总计两千一百二十万三千四百三十二两白银。

其中一半已经押解到国库,另外四分之一已经进入到太上皇内库,还有四分之一在陛下内库。”

庆帝这才舒缓眉头,显然这一大笔钱对于他来说,对于朝廷来说,都是解了燃眉之急。

至于分出四分之一给太上皇是理所当然之事,太上皇老了,但还没死,若是惹得他不开心,还有随时掀桌子的能力。

虽然如今他优势很大,就算掀桌子,胜算和优势都在他这里。但若是真的将太上逼得到掀桌子的地步,那史笔如铁,以后会怎么记他?

不孝?还是不仁?

沉吟一会,庆帝看了看奏折,奇道:“都说江浙官场上下一心,那林如海这一次办事抄家,让那些守财奴主动上交赎罪银怎么这么顺利?

难道是四大家族出手了?”

按理来说,林如海是贾家女婿,若是四大家族有能人,认清现实,断臂求生,及时悔改,还真有这个可能。

陈总管似乎想起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恐惧,缓缓道:“禀报陛下,开始当然不顺利,那林大人拿出证据后,就有两家不满,甚至想聚集家丁冲击官衙。

接着林夫人就出手了,带着五百金吾卫,以平叛之名,直接镇压,一杆长枪在人群中杀进杀出,无一人可敌,

最后,血染长街,那林夫人心平气和问其他人服不服,那些人跪在血泊中,全都指天发誓,表示心服口服。”

庆帝:???

这就是贾家的女儿吗?果然,以德服人。

沉默好一会,庆帝才继续问道:“我看林如海递上来的奏折,这半年他将两淮盐运一半的官员都给解职,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治大国如烹小鲜,不管做什么都是慎之又慎,特别是涉及人多之时,很容易就造成哗变。

特别是像林如海这种,那些官员小吏大都是本地人,人多势众,开除一半,他就不怕当地官员联合起来送他走?

陈总管笑道:“林大人借着林夫人当时之势,直接宣布要解职一半官吏。

但具体哪一半让那些人自己决定,而且剩下的一半官吏,按照功绩,俸禄翻倍到翻三倍,具体哪些人,也由他们自己决定。”

庆帝一愣,随后满意颔首,笑道:“知变通,懂进退,不愧是我之贤臣。”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用,还是陛下慧眼识珠,不吝恩赏,才有林大人舍身以报,做下如此功绩!”陈总管连忙附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