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1050亿里挑一(2 / 2)

加入书签

不过这个少年人可不简单。

【印峰,男,17岁,中国科技大学二年级在读,数学、计算机双专业,主修数论。】

17岁就上大二了?

还双专业。

天才么?

再看下面,果然是天才,而且从小就是。

14岁获得全国信息学竞赛一等奖。

15岁自学完成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工程,获得省级创新大赛冠军。

16岁提前参加高考,皖省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大学一年级自学完成数据结构与算法、机器学习入门,独立开发ar应用。

独立部署flask/django后端系统,接触tableau/powerbi。

……

而引起文英关注的是他提交的第五道题的解答思路。

那是关于【决策支持系统】的问题。

印峰小朋友提交的思路涉及到数据整合、多目标优化算法、异常检测以及风险预警。

并采用ar技术迭加虚拟作物于实景地图,热力图展示区域适配度。

甚至在预警机制方面,除了气象预警环境预警之外,还提出照市场供需时序数据建立价格预警模型。

这个可有意思啊,说明它掌握了跨学科思维能力。

这还没完。

文英还说道:“我从侧面了解过,印峰没接触过农业,是看到咱们的悬赏后,用一周时间独立研读《多目标优化在农业中的应用》论文并复现代码,72小时内掌握处理空间数据能力,并自行构建mini版知识图谱。”

这才是文英最为看重的地方。

学习能力超强。

“天才常有,具有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少有,从未接触过的学科,几天就能初窥门径的更是稀少,据我估计,全世界的青少年中,和印峰差不多的,不超过两百个。”文英继续说道。

评价很高啊,全世界的青少年,至少二十亿吧,不超过两百人?

“上千万才出一个?四舍五入,那就是一个亿,亿里挑一的天才。必须拿下。”骆一航终于重视起来。

文英则在无语中。

四舍五入是这么入的么。

知道自家老板又在不定期说胡话了。

文英假装没听见,再次强调:“所以,咱们这次一定要把他定下,他能补足咱们实验室在数学计算机方面的短板。”

骆一航这回没再开玩笑,郑重点点头。

育种4.0这个东西,强是超级强。

麻烦也是真麻烦。

成本高,耗资源先不说。

还特别的耗人。

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属于农业育种。

但全是交叉学科,涉及方方面面,动辄需要双修,三修,甚至四修五修。

清音农业的研究部门,农学方面的人才并不愁,有秦秋雁、有时娟、还有源源不断来培训的博士生们。

可其他方面,特别是计算机和数学人才,缺的厉害。

学这两个专业的人更倾向于银行、金融、互联网。

想从事农业的太少太少。

真从事农业的,又在交叉学科有所建树者,还全是一方大佬。

比如袁老的那位学生,已经是国际水稻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了,合作可以,到清音农业任职想都不要想。

这类专家全世界不超过3000人,几乎全在国际农业巨头公司、国家级实验室、以及交叉学科中心身居高位。

算起来,文英也属于这一级别,小小的清音农业,能招揽到这位大神,做梦都要笑醒的好吧。

但文英虽然强,但她一个人又能做多少。

所以,印峰这位小朋友,一定要拿下。

但是,小小少年啊,从哪里入手呢??

这是个问题……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