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第643章 沸腾的南城(2 / 2)

加入书签

一不小心掉下去,不是被螺纹条铁串成血葫芦,就在混凝土里泡澡,很有可能就与暗渠合为一体了。

现在没有混凝土搅拌车,只能现制现灌,一切都要快,稍微一慢混凝土凝固就麻烦了。看得出来,工人们身上都绑有绳索,但朱翊钧知道,这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为了方便活动,安全绳索都放得足够长,根本阻止不了工人掉下去,顶多方便把尸体拉回来。

野蛮生长。

任何新生产力出现,引发经济大飞跃时,都是野蛮生长。

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去适应这些新生产力,只能边干边调整,期间必然会付出血的代价。

自己虽然读过政治经济学,也学过历史,可在十六世纪建设新大明也是头一回。

方向知道在哪里,可是脚下的路全靠摸索着走。

潘应龙指着这一片说道:“等这条甲级排水暗渠修好,复填泥土,再夯实,在上面要铺设道路。

规划是修建一条水泥路,叫宣武南大街,南城的主干道之一。预留三十米宽度,水泥路面十二米,长二点六公里,一直到右安门。”

“学生得知,前些日子滦州化工所搞出柏油来。他们在试验干馏焦煤时,提炼出一种焦油,继续干馏焦油,提炼出重油和黏糊的残留物,也叫黑油。

重油被用在火箭弹上,黑油不知道怎么用,一直废弃在那里。

后来公子有批示,把那些黏糊的黑油叫沥青,跟碎石混合在一起,铺在夯实的泥沙路上,再用滚轮车压实压平,效果极好,大家叫它沥青路。

沥青路渗水、平整,还不会像水泥路那样下雨会积水又容易裂开。”

朱翊钧哈哈大笑,“潘先生看到好东西了,动心了?”

潘应龙笑着答道:“公子,南城改造是学生心血,就像自己的孩子,自然是什么好东西都想用上。

只是沥青运过来,耗费太高,学生思前想后,还是先上水泥路,等铁路修通,运费降低,再改建成沥青路。”

“这就对了。

任何事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来。步子迈得太快,容易摔跤。”

朱翊钧看了看身后的祁言和林福。

众人都笑了,祁言和林福笑得特别开心。

继续往前走,看到一大片工地,远处在挖坑打地基,中处在灌混凝土,近处在修砌青砖。大略一看是长方形的房子。

祁言忍不住说道:“潘先生,这房子跟跟滦州钢铁厂家属样板楼很像啊。”

潘应龙欣然答道:“是的祁小哥,这楼房跟滦州钢铁厂家属样板楼是一样,都是工部营造设计规划所出的图纸,大体相同,部分做了修改调整。”

“有自来水吗?”

“他们第一批通自来水。”

一起东巡过去滦州,见过样板楼的人,忍不住咋舌,“乖乖,这要是修成那个样子,得轰动整个京师地面。”

“这么好的房子给谁住?”

“三分之一是回迁房,就是当初住在这一片的百姓,我们拆了人家的原宅子,这是补偿给他们的。

基本上是一家一户,极少部分是一家两到三户。剩下的房子就拿来卖。”

“卖?”

众人面面相觑,心动不已。

潘应龙呵呵一笑:“不过诸位,现在你们要买却是晚了。

总共三区二十七栋,合计两千四百六十套房子,刨去八百三十套回迁房,剩下的一千六百三十套,都被汇金、富国、工商几大银行,以及少府监包圆了,一套都没得剩。”

苏峰马上出声抱怨,“全包圆?”

“对的,一套都没有剩。”

“杨公公和几大银行这是吃独食啊。我还准备给镇抚司定个百来套,用来奖励立功官吏。潘先生,你太不地道了,这么大的好事你也知会一声。”

“老苏,我怎么敢知会一声?京师里识货的人多的是,我只要稍微漏点风出来,我就得被人堵在府衙里出不来。”

“那也不能把好事全让杨金水一人占了去。”

“没法子,”潘应龙双手一摊,“南城改造的钱款,一大半都是杨公公召集几大银行,各家大公司筹钱投入进来。”

朱翊钧在一旁说了几句公道话,“当初为了说服这些人掏钱出来,杨金水颇费了一番口水。

要不是他牵头集资投入进来,南城改造根本动不了。人家是奠基者,是大功臣,肯定是好处人家第一个拿。”

潘应龙马上附和道:“公子英明,公正公道。

不过诸位不要着急,大家看到了吗?那一片,还有那一片,都在拆迁,准备在明年下半年开始动工修建,总共六十栋,你们自个看着办。”

苏峰马上跳出来说道:“潘先生,明天一早我去顺天府衙找你,咱们好好合计合计。”

朱翊钧在旁边说道:“这一片是潘先生打造的新居住样板区,尽可放心。南城那一片.”

他指着不远处说道。

“多是水沟沼泽地。潘先生把那里全部填了,植树挖池,准备修建一处方圆两公里多的公园,上风上水,京师后园,我都想给自己置办一套。”

潘应龙笑着答道:“公子此言,学生要印出来,给南城改造做广告。”

朱翊钧不在意地一挥手,“印吧,把朕的名头印出来都可以。

只有把那些有钱人的目光引到这里来,让他们主动把钱掏出来,投在南城改造上,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借用朕的名号又何妨!”

“谢陛下!”

一行人在南城转了一大圈,看着各处工地,被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感染地心潮澎湃。太阳西斜在阜成门城楼上,一行人从崇文门回到东城,向北转到正阳门大街。

这里多酒楼,歌舞升平,灯红酒绿,更是另外一种繁华。

“凤梧先生!”

街边有人在大声喊着潘应龙,大家闻声转过头去,看到一年轻男子欣喜地向这边拼命地招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