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挣钱嘛,不寒碜(二合一)(2 / 2)

加入书签

方言和白若雪立刻敏感了起来。

这个时候,宝岛可是有“临时戡乱条例”,规定了禁止有关内地的东西流入岛内。

“这我当然也知道,金镛先生就因为在《大公报》当过翻译,导致《明报》无法进入宝岛,不过,并不是没有办法可以绕开。”

潘耀名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方言说找个地方,边吃边聊。

潘耀名欣然同意,领着他们来到一家牛什粉面,店面极小,座位爆满,桌子都摆到了街边,一旦有车经过,客人还得起来让车过去。

卖的还挺杂,牛杂、牛腩、牛肚、牛肠配的面、河粉和米线,另有鱼蛋丸面和杂碎面。

方言想也没想,就要了碗杂碎面。

身为美食家,必须品鉴下。

到时候等面端上来,如果这么说——

好好的一粒咖喱魚蛋,既没鱼味,也没有咖喱味,失败!

萝卜没有挑过,太多渣,失败!

猪皮煮得太软,没有弹性,失败!

猪红一夹就散,失败中的失败!

最过分的就是这大肠,里边没洗干净,还有块屎,你有没有搞错?让我吃原汁原味啊!

这么说,会不会被打啊?

…………

当杂碎面端上来的时候,方言尝了一口,“失望透顶”,猪皮煮到恰好、鲜美的鱼丸、爆香的大肠,做得朴实无华,但就是倍儿地道!

嗦了会儿面,潘耀名才如实相告。

想要在宝岛出版内地作家的书,作家本人就不能跟宝岛出版商有任何直接的合作关系。

要么找一个香江代理人,要么找一家香江的版权代理公司,来当这个中间商。

“也就是说,让这个代理人或者代理公司,持着委托书,跟宝岛的出版社签合同。”

方言吃了口鱼丸。

潘耀名点头道:“宝岛那边明令要求,必须要有合同,才能给稿费和版税。”

听着“合同”、“版税”、“代理”这些词汇,白若雪一脸茫然,转头看向聊得起劲的方言,心里好奇,为什么方老师会这么熟练呢?

方言道:“宝岛那边的版税跟香江一样?”

潘耀名说:“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宝岛那边是用美刀付版税的。”

方言一听到是外汇结算而不是台币,立刻来了兴趣。

“第一种是初版付8%到10%的版税,以后延续。”潘耀名说:“还有一种,就是一次性付清版税,也就是买断版权。”

方言一问买断的费用,倘若是长篇小说的话,一般会给1500美刀。

“所以,在宝岛出书的作家都会尽量把书写长一点,好多弄点稿费。”

潘耀名笑了笑,“而且宝岛是按行来算稿费的,多写一行,就能多挣一点美刀。”

方言觉得新鲜无比:“按行来算?”

“没错,因此就闹出过不少趣闻。”

潘耀名说:“比方说古龙,写《天涯明月刀》的时候,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个字一行,一下子就写了十二行,还有《陆小凤》,‘星,星星,满天的星星’,8个字就挣了75个字的钱……”

真的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好主意啊!

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就这么写!

方言道:“怪不得港台的武侠作家都爱写古风,还写得这么拖拖拉拉,啰里八嗦。”

“这无非就是想多挣点稿费。”

潘耀名嘿然一笑,说论起挖空心思骗稿费,那还得是这两年横空出世的温瑞庵。

一提到“温瑞庵”,方言就不禁想到了上辈子看过的《少年冷血》。

其中有这么一段,出现了28个刀。

“刀

刀刀刀

刀刀刀刀刀……”

排成了一个刀形的扇面,让人仿佛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刀光,简直是把骗稿费进行到底!

跟鲁迅先生的“门前两棵枣树”一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这么做,会不会太过了点?”

白若雪摇头失笑。

“这才哪到哪啊。”

潘耀名压低声音透露说,古龙在港台出版界的名气相当地“臭”。

常常一本小说刚写完十多万字,就拿去给出版社,要卖整本书的稿费。

如果出版商不答应,就去找别家,因为古龙的知名度,再加上他极擅长写小说的开头,所以出版商看到前几章就立即被打动了,又生怕被其他出版商抢了去,只好先付所有稿费。

结果,古龙一拿到全部稿费,就立马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本小说刚挖了一个坑,出版了头几章,就再也没有下文,出版商只能含泪地钱请代笔,挂着古龙的名,给古龙的小说填坑。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为了挣稿费,还真的是什么都干得出来,五八门的。”

方言摇头失笑,随即问到更多的细节。

潘耀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道:“代理人会收取2%的佣金,这里面不光是代理费,也包含编辑费,因为港台地区的书面语是繁体字,而且用词上也要贴合当地的习惯。”

“香江方面的话,我决定交给三联书店。”

方言话锋一转,“不过宝岛这边,我要拍个电报回去,请示一下,才能做决定。”

“理解,理解。”

潘耀名点了下头:“其实不用那么着急,宝岛出书很快的,交稿后十天就能出书。”

“如果允许的话,我希望耀名兄能担任我的代理人,不知道伱愿不愿意?”

方言念及他刚才的所作所为,主动地伸出橄榄枝。

“当然愿意!”

潘耀名几乎脱口而出。

如果能挣到这笔佣金的话,自己在爱荷华大学进修期间,家里就能多一大笔生活费。

一念至此,自然是抢着买单,但这一次被方言抢先一步,付钱结账。

“耀名兄,你知道哪里可以拍电报吗?”

“我带你们去。”

潘耀名点了下头,立刻带着财神爷,去了附近的电报局。

这年头,其实也有传真机,只不过价格特别昂贵,每10张传真,收费35美刀。

方言给章光年拍去电报,末尾的时候,让他把回信寄到聂华灵所在的爱荷华大学。

另外,也给龚樰拍了封,不知道托《城》出版社邮过去的信,她收到了没有。

等一切都忙活完了,继续让潘耀名当向导,到处逛服装店。

拍了好些照片,同时买了几双运动鞋,以及几条牛仔裤。

羊城、鹏城有专门的倒爷,收购香江的牛仔裤,十五块钱一条,转手就能卖好几倍。

不倒白不倒,等从美国再回到香江,非要搞上几打带回内地去,挣钱嘛,不寒碜。

一直逛到了两三点,三人才意兴阑珊,回到酒店。

“岩子!”

听到有人喊他,方言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不免惊讶。

王安逸和她母亲茹芷鹃站在自己面前,没想到她们也收到了国际写作计划的邀请。

这下好了,人到齐了,该出发去美国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