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华夏军人(2 / 2)

加入书签

谢缙道:“可这人的路子有些不对,你是《十月》的编辑,你肯定比我更清楚。”

谢缙如实相告,自己为了能拿到《高山下的花环》,向上影厂立了军令状。

方言喝完,往嘴里丢了几颗花生米,就听谢缙道出了目的,的确是冲着小说改编而来。

而是第一版的《打败安南野心狼》,用的是桂西文工团刊登在《人民音乐》的曲谱。

“不瞒你说,我这辈子最爱喝的酒,就是这个绍兴黄酒。”

方言道:“如果是找我要小说改编的话,我倒不是不可以把《利剑行动》交给上影。”

从衡山宾馆到会场的一路上,但凡是迎面走过的人,无不满口称赞一句:

“方老师,您那歌词写得真好。”

“军人的天职和使命,是保卫国家,是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1

“向前进,中国|军人1

“谢导,干杯1

谢缙摆了摆手,说上影厂已经跟李村葆对接过电影改编权。

龚樰和赵静等剧组人员,一起坐在收音机前,有的甚至捧着《沪市每周广播电视报》。

“谢导是想让我帮上影牵线搭桥,跟村葆聊小说改编的事?”

“我们也考虑过其他写过对安南反击战的作家来改编,像白桦、徐怀中和彭荆风。”

“不。”

谢缙点了下头。

不等方言开口,主持人就直截了当地解释这是《打败安南野心狼》的修改版本。

不过目标是李村葆的《高山下的花环》。

晚饭这顿,谢缙把方言请到了“小绍兴”,黄酒配上白斩鸡。

稿费、补助等加在一起,至少1700元。

而自己一开始选中的李准,只熟悉北方农村,没有部队生活,对边防前线更是生疏。

方言调侃道:“结果您就拿这点酒,就想把我打发了啊?”“怎么会呢,这个只是开胃菜而已。”

本来第一人选是方言,但考虑到他的事多,抽不出精力和时间,只好暂时作罢。

龚樰眼神闪烁,喜悦之中带着淡淡的忧伤,望向北方,伴随着歌声,思绪飘了出去。

“岩子,这绍兴黄酒可比水解渴多了。”

“这酒也喝了有一会儿了,谢导,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方言回以微笑。

“彭荆风向来不愿改编别人的作品,而徐怀中写西南边地不错,但他的文笔来得慢,我们想尽快把剧本推出。”谢缙主动倒酒道:“岩子,看在我们交情的份上,你就接下吧。”

那一晚,方言陪着谢缙,两个人足足喝了七八斤黄酒,最后踉踉跄跄地回到衡山宾馆。

谢缙听到“利剑行动”,立马来了精神。

谢缙拍胸脯:“晚上我们好好地喝一场1

两个杯子碰撞在一起,发出“砰”的声响。

“就算不煮,也不错。”

谢缙笑道:“而且喝黄酒,讲究温度,最好能煮一煮,煮到微温,那样酒的香味和酸味、甜味才能达到平衡。”

“所以把主意打到我身上。”

“其他两个人呢?”

《利剑行动》要影视化的话,得趁早。

然而,自己还是大大地低估了《每周一歌》在全国的影响力。

见到他点头,谢缙一拍大腿,“岩子,那《高山下的花环》,我可就全拜托给你了1

方言打趣道:“要不我给你倒杯水?”

“自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外敌的入侵,面对国土的沦丧,无数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有的探索救国之路,挽救民族危亡,有的直接同入侵者抗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方言咂摸着嘴,“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紧接着,当前奏响起来的时候,当唱出第一句“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的时候,整个大堂里,一片安静。

“酒后吐真言,这还有假嘛。”

当然,并不是最新版本的曲子。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

至于选择上影厂,无非是卖谢缙和上影一个人情,不管将来龚樰要从上影调出来,还是留下来,总归要跟上影厂打好交道。

方言不看在僧面上,也要看在钱面上。

此刻,捧着《利剑行动》的迈克,心不在焉地望着面前一摞又一摞的二战资料。

方老师,您快回来!

自己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