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305章 连续称霸(1 / 2)

加入书签

第305章连续称霸

此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任督二脉贯通,

劲力可以一瞬间从尾椎传达手足,劲力运转得更加得心应手,爆发得更彻底。

这其中,也包括劲力能够依附到手臂大腿,进行最大化防护。

可以说,全身上下除了头颅、咽喉等,几乎都是硬武器,完全可以当成棍棒来用。

就连困在下丹田的内力,都隐隐可以游离出来。

必要时,能护住方圆三寸之地,挡下锐物刺击。

但有个问题。

若参考近代国术的话,打通督脉后,便有一定几率领悟内气外放,

而贯通任督二脉时,这一概率更是提升至五成。

杜笙目前尚未达成,显然在某个环节存在瑕疵。

何为内气外放?

即全身之力历经千锤百炼,汇聚于一点,一拳挥出,能震响空气,达到“千金难买一声响”的境界,便步入外放之境。

杜笙此刻满脑子都是内气外放,心痒痒根本坐不住。

还好这次黄德利也跟着来了,他连夜向其请教,得出的结论是:

“未能固守体内之气,致使劲力释放时散逸。”

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道理是相通的。

谈及修行,必然绕不开一个核心概念,即“气”。

此“气”非呼吸之气,亦非空气中任意成分。

而是人体运动时,全身发热,热度过盛则出汗,这股热便是“气”。

依据黄德利的说法:

“人身毛孔犹如竹篮之孔,无论盛水多少,终将流失。

同理,无论人体运动多么剧烈,‘气’亦会经毛孔散发,徒劳无功。

在运动中,保持这股‘气’不外泄,乃练功最基本且最精深之所在。”

杜笙虽明了此理,却始终难以妥善处理,追问道:

“怎么彻底封闭全身毛孔?”

“你应该见过动物愤怒之态,尤其猫狗,当其极度愤怒,全身毛发就像刺猬般竖立,此即为‘炸毛’,也就是闭住毛孔。

人亦如此,有时身体会起鸡皮疙瘩,寒毛竖起,同样是毛孔闭合,你只需…”

杜笙收回思绪,尝试遵循黄德利的建议,原地实践。

一掌击向墙面,同时放松脊椎,转移重心,欲将体内之气连同汗水从掌心急冲出来,结合掌力,以此外放爆发。

啪嚓!

还是爆发不出来。

当掌击墙面欲内气外放的一刹那,全身松弛,汗液自每个毛孔涌出。

全身还涌现出剧烈运动后的疲惫感。

“依旧无法锁住气。”

练就内劲之人,一旦运功,全身毛发竖立,皮肤疙瘩凸起,肌肤坚硬如铁,既能承受打击,又能锁住全身水分与热量,不致外泄。

因此,在战斗中精力充沛,远超常人。

此外,毛发竖立后,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对周围动静能够敏锐感知,随时应对。

杜笙对内气外放所带来的战斗状态颇为向往。

不提其他,起码对明晚一战能将六七成胜率,提升到百分百。

“估计是你进步过快,加之‘八极功力球’锻炼未跟上。”

黄德利想了想,指出了问题。

杜笙点头,猜测这正是原因之一。

国术功夫修行分为硬功、软功、眼功。

八极拳硬功包括靠桩、打桩、踢桩、铁砂掌、金刚指、球功等。

而“八极功力球”则是辅助内功修炼之法,旨在抻筋拔骨,舒筋活络,实现内外兼修。

采用此球操套路练习,不仅能锻炼手指、手腕、手臂,配合呼吸功夫,更可全面提升力量,自然能练出国术的内劲。

但杜笙压根就没怎么练过。

毕竟他有金手指提升,自有内力法门,无需借助此法。

不过这事不好直说,只好换個方式问道:

“我面临的问题在于,体内之气无法汇聚,无法锁住气力于一点,怎么解决?”

黄德利沉思片刻,说道:

“按照发力秘诀,不仅手要动,心中也得急迫。

人一绷急,体内心肝脾肺肾五火翻腾,浑身出汗比剧烈运动更为剧烈。”

见杜笙陷入沉思,黄德利继续道:

“拳经中有句口诀,&#039遇敌好似火烧身&#039!

意思是运劲时,不仅要将力从腰发于手,还要像落入油锅一样,

瞬间急得像猫炸毛,脊椎会自动闭合毛孔,仅手部发力放开,让其从中喷涌而出,

这爆发的劲力刚猛脆烈,如洪如炉,

也是内气外放的根本!

有没有练成,区别就如同武者与莽汉,单单拳力爆发起码就相差两三百斤,

更别说还有专攻一点,类似‘以点破面’的爆破效果。

至于锁不住气,解决起来其实也不难。”

说到这,黄德利似乎想到什么,又道:

“实际上,你站桩时的八极小架,跺脚、擤气及发力,正是掌握全身毛孔开合的关键。

只要你能调动脊椎,让气力贯穿任督二脉的关元、气海、尾闾等茓…逐步调节呼吸,就能掌控全身毛孔。”

黄德利作为八极拳第五代传人,武学造诣颇高。

他虽然修不出传说中的内力,也不清楚杜笙面临的真实情况,但不论是国术还是内功修行的道理,其实多数都是共通的。

黄德利收敛思绪,说道:

“你演示一下小架,留意我手指触碰之处。”

杜笙两膝微下蹲,沉肩坠肘,松胯拧腰,摆出持枪刺刀之姿。

黄德利手指轻点杜笙后脑,随后沿着脊椎骨节缓缓下移轻推。

每触及一寸骨节,杜笙皆感脊椎逐渐笔直。

脊椎变化动带动全身骨骼与肌肉伸缩,杜笙感觉全身开始发热,微有汗迹。

突然间,黄德利一掌重拍在杜笙尾椎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