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希夫的战争(2 / 2)
再多也不是不行,主要是担心高丽养不起,就高丽那点收入,乔治要是按照符团标准,组建一个步兵师,高丽财政估计要破产。
维特的考察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他对乔治的工程兵很感兴趣,如果能在俄罗斯军中推行工程兵制度,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军队不同于建筑工人,士兵的薪水,至少比工人低很多。
如果俄罗斯帝国大量使用工程兵部队,用于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那么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成本就会减少很多。
不过军队和建筑公司又不一样,如果将军队该组成为工程兵部队,那么可能会引发军方的强烈反弹,就这个问题,维特主动向乔治请教。
“这好办,搞清楚谁赞成,谁反对,把赞成的留下,让反对的退休。”
乔治的话把维特吓一跳,跟乔治相比,圣彼得堡的将军们简直就是圣徒。
维特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坚称,乔治是最像亚历山大二世的罗曼诺夫家族成员了。
简单来说就是,乔治和亚二一样,都是野蛮人。
看乔治的做事风格,确实是很像野蛮人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如果一件事对帝国是有利的,那么所有反对这件事的人,都是帝国的敌人。”乔治打造的人设就是非黑即白,不存在中立派。
俄罗斯帝国现在的情况,如果给乔治20年,等乔治把现在这一批俄罗斯帝国权贵阶层全部熬死,那么乔治或许真的可以用相对稳妥的方式,推动俄罗斯帝国向乔治希望的方向转型。
可就算乔治能活到那个时候,欧洲列强也不会给俄罗斯20年时间,让俄罗斯帝国和平发展。
通过巨文岛事件,英国的真面目已经彻底暴露,只要大英帝国一息尚存,俄罗斯帝国就无法从远东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别看这几年海参崴发展的顺风顺水,那是因为海参崴还没有引发外界关注。
或者说海参崴的发展,隐藏在俄罗斯帝国庞大的阴影下,尚且无法对东亚的实力平衡构成威胁,所以海参崴才获得了一个想对比较平稳的发展机遇。
和平时期不会持续太久。
英国已经注意到海参崴的发展,所以希望在海参崴设立领事馆,评估海参崴的威胁程度。
如果这个要求一直得不到满足,那么英国迟早会将海参崴作为潜在威胁对象加以针对,这就是乔治坚持推动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根本原因。
海参崴现在和圣彼得堡的沟通全靠海路。
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远超俄罗斯海军,所以海参崴和圣彼得堡的联系,受到皇家海军的严重威胁。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后,乔治就可以避开皇家海军的威胁。
毕竟皇家海军的战列舰再强大,也没法上岸。
对于乔治来说,现在最大的优势在于,英国至少要在扶植日本击败清帝国之后,才会把目标对准俄罗斯帝国。
这样算的话,留给乔治的时间,只剩下不到八年。
乔治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八年内完成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
“公爵,您这话如果传回圣彼得堡,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维特提醒乔治慎言,谨防隔墙有耳。
“呵呵,这里就咱们俩——哦,咱们仨,所以这话如果传出去,那么就只能是你。”乔治不担心彼得,他这话其实是在警告维特。
尼古拉二世时代,维特是出了名的中立派。
虽然维特在自己的自传中,拼命为自己辩解,将自己的行为归咎于时代的裹挟。
但是维特在尼古拉二世时代留下的个人印记太过鲜明,很多事实是无法反驳的。
“公爵,伱不能这样——”维特傻眼,一不小心上了乔治的贼船。
“我问你,你希望拥有更大的权力吗?”乔治诱之以利,威逼利诱双管齐下。
“当然,谁不想呢——”维特要是对权力没欲望,就不会接受沙皇的任命了。
“那想必你也知道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你这个铁路司司长的意义。”乔治胜券在握,不怕维特不上钩。
“副司长——”维特看似是在纠正,其实是在提条件。
“要有耐心我的朋友,西伯利亚大铁路,可是要修十年呢。”乔治有耐心,他现在还小着呢,不着急。
有人着急。
就在乔治和维特讨论工程兵的作用时,来自美国纽约的雅各布·希夫沿多尔戈鲁科夫号舷梯走上海参崴码头。
雅各布·希夫是德国人,1865年移民美国,娶了库恩-洛布公司总裁所罗门·洛布的女儿。
去年所罗门·洛布去世,雅各布·希夫成为库恩-洛布公司的总裁。
这个人很厉害,在欧洲,有人将日俄战争,称为希夫的战争。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