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这玩意儿打身上可疼了(2 / 2)

加入书签

212贪大求全,一定干不过红星厂细化市场后的几个越野车品牌。

干掉了212,红星汽车厂就等着迎接开放市场的进口车冲击波了。

66-6式狙击步枪的名声就是这么打响的。

现在这款狙击枪的内贸订单为啥成阶梯式增长啊?

原因很简单,猴子那边打丛林战,这玩意儿发挥的不是很好,也怪猴子不会用,也没用对。

但姬卫东负责跟踪阿特的销售区,战果反应良好。

66-6式狙击步枪的质量甚至比毛子原版更耐糙。

原因就在于红星厂舍得用料,更专注于用心。

枪身结构和材料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升级,跟其他首款产品一样,走量不走价,好用又实惠。

svd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完全布局的情况下,66-6式已经开始了竞相抢购的局面。

阿特上一次买的太多了,所以有一部分库存,这一次不愿意再多压资金。

可他的那些朋友们舍不得这金疙瘩,还没有坐上谈判桌呢,就已经谈论起了订单的数量。

信得过66-6式,他们就对其他兵器有信心,更没想过坦途距离量产还不知道要多久呢。

回去后必然要给红星厂吹牛哔,说他们在内地,在钢城上手了一台如何牛哔的柴油版汽车。

框架机越野车架设107发射架你想不想要?

听说这玩意儿打身上可疼了。

——

“现在就开始接触?”

李学武吃完了晚饭,正慢悠悠地往会议室走,却是被樊华轻声提醒了几句,不得不加快了脚步。

行进的方向也改了,下楼,往辅楼方向走。

每天晚上照例是要有总结会议和座谈会的,可今天的座谈会他参加不了了。

晚上七点整,李学武来到了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总调度室,董文学和高雅琴已经等在了这里。

到了这儿以后,由董文学转述了一项任务,那就是立即准备与圣塔雅集团进行接触性谈判。

指令是通过密电从红星厂传过来的,管委会集体的决议,委任高雅琴、董文学和李学武为谈判代表。

“具体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圣塔雅集团表现的很急切,也很直接,想要尽快完成考察任务进行谈判。”

高雅琴介绍道:“为了不影响其他考察团队员的考察任务,咱们要在明天一天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

“是圣塔雅集团这么要求的吧?”

李学武晃了晃下巴,说道:“他们表现的太急了,很怕咱们会借这个机会敲诈他们。”

“所以他们急,把时间压缩到最低,这样大家都没有准备和后手,也减轻了他们的损失。”

“话是这样说,但具体怎么操作……”

董文学推了推眼镜,说道:“今天下午,圣塔雅集团的总裁香塔尔提出了数控加工技术换建筑工程合作的意见。”

“圣塔雅集团哪来的数控加工技术啊?”李学武微微皱眉问道:“法国的?她能弄的出来?假的吧?”

“德国的,数据都已经给咱们了。”

李学武有些诧异地看了两人一眼,目光扫过这间办公室,墙上挂着红星厂在辽东工业的布局图,靠墙一排桌子和柜子,堆满了技术材料。

还有跟他们一起来的技术处处长和一些工程师。

董文学点了点正在桌上忙着的作业的那些人说道:“如果对比结果有出入,谈判桌上就有的谈了。”

很显然,技术处处长亲自下场,带着工程师们在摊开的数控机床图纸上,用红蓝铅笔标注出日德之间技术参数对比。

既然圣塔雅集团要用数控技术来做交易,那至少要在谈判桌上说出对方给出的技术必要性。

在已经秘密获得了数控加工中心的基础上,大半年的时间,红星厂已经设计并生产了一批数控机床。

当然,批量生产和组建机加工集群还要等一段时间,目前也是实验生产阶段,正在查缺补漏。

只要有了工业母机,数控车床的研发大门已经向着红星厂敞开了。

现在圣塔雅集团抛出来的香饽饽,在对方看来算是肉包子,但在红星厂看来已经没有馅了。

光是皮好看不中用啊,如果对比证明,日德两边的技术差距不大,完全可以自行解决,那就有的玩了。

这算是出其不意,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红星厂不着急公布对比结果,要在谈判桌上将对方一巴掌打懵哔,到时候圣塔雅集团就得拿出更好的东西。

而谈判的主动权就完全落在了红星厂的手里。

要说阴,李学武觉得高雅琴比他阴,这娘们真是不好惹啊。

他向来光明正大、芒寒色正、千仞无枝,对这种挖坑埋人的伎俩十分的不屑。

当然了,高雅琴的地位比他高,既然领导决定要挖坑埋人,他也只能顺势而为了。

唉,这一次恐怕要污了自己的好名声了——

“我们做了一些预案。”

董文学将一份材料递给了李学武,介绍道:“我怀疑圣塔雅集团并不单纯地想要建筑工程的合作权。”

“矿产资源?”

李学武微微挑眉,他从资料上看到了一些可能的矿产交易目标,这是辽东地区矿产资料。

当然了,钢城没啥,最多的就是铁矿,可这里铁矿再多也没有澳大利亚多,不值得圣塔雅集团惦记。

“有色金属、稀有非金属矿产……”

别高估了李学武学识储备,他懂一些汽车工程的皮毛,是因为他早有算计,提前做了了解。

他懂一些船舶的皮毛,是因为他有工程师给他做讲解。

他懂一些飞行器的皮毛,是因为上官琪经常去他办公室做汇报,侧面地了解了一些。

你要让他懂地质矿产的知识,那是难为他了。

资料上所列出的可能被盯上的矿产资源他认识汉字,也明白意思,但把矿石摆他眼前,一个都认不出来。

在他的眼里,所有的矿石只有一个名称:石头。

“不仅仅如此,还有技术。”

董文学坐在那皱着眉头道:“圣塔雅集团给咱们提供了不少零散的技术和设备,同时也基本上摸清楚了咱们的技术储备和所掌握的技术特征。”

“也就是说,圣塔雅集团想要进行技术的反向输出,”他解释道:“圣塔雅集团可以从外面引进技术给咱们,也可以从咱们这输出技术给其他地区。”

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这个年代咱们所有的技术都是落后的,所有的生产力都是不如国外的。

世上无绝对,其实国内有很多技术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甚至是因为封锁的特殊情况,这些技术很好地保护了下来,产品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不然每年那么多的工业产品输出都去哪了?

“没有几轮的试探,直接上谈判桌,怎么谈啊?”

李学武摸了摸下巴上冒出来的胡子茬也是发愁。

一边翻阅资料,一边摇了摇头。

手指尖划过“建筑工程技术合作可以开放,部分矿产可以合作开发,标准和制度须留后手”的字样。

铺着数控机床图纸的另一边桌子上则是摆了几个齿轮,工程师正在用自研的齿轮精度检测仪做测试。

不用想了,这就是埋下的第二个坑了。

以李学武的经验和心思,这种连环坑在他的眼里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都是他玩剩下的……咳咳,不说了。

高雅琴却是看了他一眼,好似无意似的问道:“你不知道圣塔雅集团为啥这么着急地想要上谈判桌吗?”

“嗯?我不知道啊——”李学武愣了一下,看向高雅琴反问道:“你知道吗?”

“我要知道了,还能问你?”高雅琴怀疑地瞅了李学武一眼,问道:“我还以为你知道呢。”

“我凭什么知道啊?”

李学武眼珠子转了转,说道:“我都没明白您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来的时候都还不知道呢。”

“那天,咱们从京城出来,”高雅琴图穷匕见,目光意味深长地看着李学武问道:“你们在甲板上不是聊了很长时间嘛,说的不是这件事吗?”

“没有吧?多长时间啊?”

李学武在董文学等人茫然又好奇的目光中挑了挑眉毛,说道:“就是说了会闲话,聊聊考察团的情况。”

“哦,原来是这样啊。”

高雅琴满眼不信地应了一声,好像真信了似的。

李学武也懒得搭理她,实话当然不能实说了,你当李学武傻啊。

说啥?怎么说?

难道你让他说圣塔雅集团总裁香塔尔女士跟他请教该如何下定决心离婚保全财产,跟出轨的老头重新组建家庭,并且让她老公身败名裂,永坠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别闹了,他要是说出来才是大笑话了,谁信啊!

再一个,真要是有人信了,他可解释不清楚了。

那人家就要问了,你跟那个香塔尔是什么关系啊,凭什么人家这么私密的问题都要跟你请教啊?

你就说,李学武该怎么回答。

难道让他说,和香塔尔是私下里的闺蜜关系吗?

毕竟劝人离婚,撺掇出轨,遮掩事实,这种事也就闺蜜能干得出来了。

——

3月29号,天气很好。

九点半左右,十个参观小组都出发了,可不见红星厂的几个主要领导。

当然了,有人发现圣塔雅集团的香塔尔总裁也没出现在集合的队伍里。

人呢?都去哪了?

其实没往远走,就在汽车加工厂的铸造车间。

董文学没在这,他得坐镇考察团,不能为了圣塔雅集团,而放弃整片森林啊。

高雅琴陪着香塔尔从车上下来,李学武的汽车也赶到了。

在安全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大家穿上了红马甲和安全帽,这是参观流程需要,也是红星厂的安全管理特色。

天王老子来了,也得穿这一套。

包括钢城工业的负责人、钢城的领导、辽东的领导来这里调研,一样很受震撼和惊讶。

对厂区的卫生和安全管理做的让他们诧异和反思,只这一样,就把辽东的工业比下去了。

工业系统有句话,工业哪有不死人的。

但在红星厂全系统内,但凡出现伤亡事故,这就是头等大事了,会被安全和监察系统调查的。

不仅车间主任要受处分,一条线上的负责人都要挨收拾,所以安全红线耳提面命。

尤其是李学武来基层视察,下面的干部更是要提高警惕,这位就是负责安全管理和建立了目前严苛安全管理制度的第一人。

李学武对安全管理是有很深执念的,随手拎起灭火器看一看,没检查、没检验,等着挨收拾吧。

他还会看生产操作规范,会看安全生产标准化图表,无论下来看什么业务的,都会看安全。

所以这两年红星厂在业务急剧扩张、工人数量成倍递增、工业工厂年年新增的情况下,伤亡事故却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这可是放了个大卫星的。

李学武每年都能拿到安全生产的奖状,这可是系统颁发的,含金量特别的高。

为什么他当秘书长没有人质疑,厂里中层和基层那是一点反对的声音都没有呢?

很简单,功劳都实打实的,成绩都是令人信服的。

只生产正规化这一项,每年不知道要给红星厂省下多少钱,节约多少生产成本。

小问题堆积起来就是大麻烦,而李学武做的就是清理小问题,不给大麻烦的可堆积时间和空间。

反馈在现实上的情况就是,香塔尔在转看红星厂的汽车工厂时,都忍不住发出了赞叹。

全车间地面按区域划分,进行了油漆颜色区分。

红色区域严禁人员通过,绿色区域才能行走,比人行道斑马线执行的还要严苛。

所有的生产设备都进行了危险点和风险提示。

安全提示标志比口号的白纸多,堪比现代工厂的管理模式,给了香塔尔震撼的一击。

“我去过你们在京城的工厂,”她看了身边的高雅琴说道:“跟这里的印象又是不一样了。”

“我对红星厂京城工业区的印象是设备和环境老旧,但工人的热情和管理先进,”香塔尔抬手示意了周围的生产环境,说道:“这里彻底改变了设备和环境的差距,未来红星厂所有工厂都是这个标准吗?”

“目前是这么打算的。”

李学武微微一笑,说道:“京城的一些工厂即将面临换代和拆迁的规划,所以不做设备和环境上的再投资了。”

“你应该没去我们的三产车间看过,那里的生产环境同这里是一个标准,”他边走边介绍道:“未来有了更好的技术和设备,这种标准还是会提高。”

“不愧是能完成托拉斯规模建设的企业啊。”

香塔尔吹着彩虹屁,边走边看地说道:“工人的工装也进行了换代吗?以前是深蓝色的吧。”

“对,深蓝色布料。”

李学武背着手,微笑着解释道:“现在是帆布料,主要是为了耐磨结实,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其实我们想用涤纶的,也就是聚酯纤维,那种新型材料更透气,也更轻便,可就是太贵了。”

“呵呵,聚酯纤维啊。”

香塔尔好像听到了什么信息似的,轻笑一声没有往下接。

不是她瞧不起红星厂,也不是认定了内地没有生产聚酯纤维的条件,而是现在没必要。

涤纶的原料主要是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

这些原料通过酯化反应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剩下的就是各种酯化、预聚反应啥的,说化学知识可能很复杂,实际上还是工业化生产和操作。

三年前,内地的聚酯纤维产量是100吨。

但是,每年的递增生产量是314%,起步阶段是要慢一点,可这种材料在工业发展初期还算金贵,可越往后越不值钱,内卷到丧心病狂的那种。

除非红星厂深耕化工领域,否则以钢铁为基础的托拉斯集团型企业根本没必要涉足这个产业。

那李学武说出来干啥?

技术嘛,可能是个诱饵,也可能是真想要,或者就是为了试探她的底线。

今天白天出来转看,不就是为了互相试探,好为接下来随时开始的谈判做准备嘛。

“红星羚羊的生产已经规模化、正常化了……”

轰隆隆——

就在李学武这一句还说完的时候,前面不远处的天车出现了故障,一阵轰鸣声过后,流水线拉了闸。

拉闸不可怕,流水线停下来的这几分钟完全可以追回来,只要不是长时间地停摆。

而为了保证流水线的畅通,这条线上所有的设备出现故障的第一时间就会排查故障,但不会修。

为什么?因为时间不允许,直接换零件多快啊。

搞个新的零件上去,换下来的旧零件慢慢看哪出毛病了,有的是时间来修理和整备。

突如其来的故障好像是在外商的面前丢了脸,但高雅琴和李学武的态度都很淡定,就站在这看了起来。

而专业的维修队进场特别快,几个大小伙子抬着齿轮箱从他们身边走过去,明晃晃地让香塔尔和她身后的工程师看到齿轮箱的精度铭牌。

香塔尔的嘴角一撇,瞅了眼身边的李学武,又瞅了眼另一边的高雅琴,眼珠子都要翻白了。

艹,演老娘呢是吧!

这场天车“故障”是特么搞演习呢吧!

故意晒你们的加工精度,暗示你们已经拥有了更高精度的加工设备?

不是,哥们,有必要这么做吗?

做人就不能厚道一点吗?

“咳咳——”高雅琴轻咳了一声,没在意香塔尔看出了这场表演的痕迹,不经意地问道:“听说我们厂的硅钢片在西欧很有市场啊?”

艹——什么意思——

香塔尔倏地转过头,打量起了高雅琴。

介娘们看着不像好人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