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激进派(1 / 2)

加入书签

第487章激进派

如此众多的“低俗”小说出现,代表有大量的读书需求。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明朝普通人识字率很高,不然怎能看懂小说呢?需要注意的是,从明初一直到明末,明朝这一类低俗小说,都是层出不穷!

在明朝的各个时期都在大力的兴建书院,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明朝全国各地的书院加起来达到了2000所左右,私塾更是不可计数。

在明朝的成化年间,有一个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人,叫杨继宗,他为了在其治下普及全民教育,曾经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入学者,罚其父兄。就是说八岁的孩子,如果你还不给他上学,他的父亲或者他的哥哥都要受到惩罚。

但到了清朝就不一样了,清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疯狂的实行愚民政策,百姓的识字率为历代最低。

根据南石门县的县志记载,明末的时候,该县有私塾60多所,经过了明末清初的战争摧毁后,到了顺治时期,该县的私塾下降到了17所,但在满清朝廷的指示和县衙督学对私塾的指导下,到乾隆年间,该县的私塾仅仅只剩下了一所。朝廷还有令,未经官府允许开私塾者斩立决,即使家学所教授的课业也得经过官府审查,“如有教授内容不可经理者,以谋反罪斩立决。”乡野遗老和知识分子们“如有私传所学妄议圣人之事,县衙一经发现,直接禁之,再次发现,直接重罪论处”。

到了道光年间,该县有两个村的村民发生了械斗,参与人数共有1000多人。最后县衙抓了带头械斗的村民进行处理,并对两村村民进行登记在册。但是两村人口5000多人,居然没有一个人会写自己名字的。这也就是说,清朝道光年间的百姓识字率已经不足千分之一。

在1909年,也就是清朝灭亡的前两年,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清朝全国的识字的人口不到300万,而当时清朝一共有4亿的人口,也就是说,清朝社会的识字率不到1%。

社会识字率不到1%是什么概念?

从轩辕黄帝到尧舜禹夏商西周的时代,只有贵族和少数的贫民识字,社会的整体识字率大约徘徊在4%左右。

清朝的识字率连中国的远古时代都远远不如,直接倒退回了野人时代。

“这倒是能说得过去,小民见识不足,只有用这种手段才能让他们知道陛下的功绩啊!”费信良说道,其实他这么也是在自己脸上贴金,要是没有那些地图,他也搞不清楚朱厚照打下来多大的疆土。

“不知贤弟最近在忙些什么?”费信良接着说道。

“忙?翰林院有什么可忙的?”余承勋脸上露出一丝萧索的神色。

“贤弟这是什么话?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翰林官乃是储相,清贵无比,别人都羡慕不来呢.”费信良连忙说道。

余承勋又喝了一口酒,说道:“你说的我都懂,但是在京城一直听着北方草原上传来的一道道捷报,听到陛下气吞万里如虎的事迹,总是让我感觉翰林院是如此的无聊.”

费信良张了张口,想要继续去安慰一下好友,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看看,聊这些干什么.”余承勋打起了精神说道:“说点有意思的,最近我们翰林院的同仁正准备联名上疏呢?”

“联名上疏?”费信良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这是为何事联名上疏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