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2 / 2)

加入书签

然而,土垒之前已摆了清酒两樽,香烛的残截依稀可辨,显是有人来过。

我问玉莺,可有将爹爹葬处告于高翔。

玉莺垂头羞面,低语道:“是侯爷逼奴婢说的。”

高翔果是有情有义之人,至今日仍不忘当年爹爹的知遇之恩,还将土垒上的杂草拔了干净。

今日来得匆忙,日后我必要为爹爹亲手刻碑铭志,将他千古功绩流传百世。

☆、第四十二章

一月过去,我心中的猜测果然验证。

自赵无碌死后,原本拥戴太子建彰的百官仓皇而散,一个个在皇上面前将丹陛磕得叮当响,将一众罪状尽数推给了赵无碌。

因涉案人数过多,如若深究,必摇国本。皇上只贬了他们的官职,罚了他们的俸禄,未将他们一一治罪。

孙匡查案有功,封光禄勋,官拜九卿,赐黄金千两,良田百亩。

皇榜昭告天下,为爹爹沉冤平反,并在京城建立祠堂,一身正气,供世人敬仰。

而封闭多年的丞相府,也得重建天日,归于我名下。

高翔命人为我清扫干净,让我去瞧瞧。我却迟迟不愿前去。

我怕复登伤心地,触景生情,尤是那株桃树。

随着太子一党的土崩瓦解,太子建彰更是不踏出宫门半步,整日将自己幽锁,只知每夜烛光通明,娇声大起。

二殿下一党羽翼日渐丰满,不日前便在早朝上当面弹劾太子建彰,道:“虎犊羸溺,虎穴将倾;蟠龙入海,蛇蟒不如。位不正,不足以平天下;心不纯,不足以安万民。古之明鉴,屡见不鲜;储君不勤,朝纲不稳。今儿臣虑百官所虑,忧万民之忧。斗胆请父皇收回太子之位,择贤而立。”

猛虎不啸,啸必震天,其心志已昭然若揭。百官趋势附议,赞同二殿下观点,纷纷上奏。

原本太子一党的朝臣,亦有不少明哲保身,向二殿下大献殷勤。

一时,堂下黑服齐跪,百口同声。

高翔与孙匡,及少数大臣偏立两侧,笏板端持,不动声色。

皇上一时难以抉择,拂袖退朝。

朝毕,在宣室殿诏见大将军高翔、太尉马德庸、光禄勋孙匡,还有一众九卿官员,商讨太子一事。

九卿中宗正、少府是为候补,尽为二殿下一脉,其余人等也是趋之若鹜,以太尉马德庸马首是瞻,其势如潮。

只剩下新晋的光禄勋孙匡一人,站在大将军高翔身侧,显得势单力孤。

宣室殿阶下,立时分为两派。一派百口利舌,一派立身缄默。

皇上显是有保太子之心,问高翔何意。

高翔只道:“臣本武人,持枪立马,血欲沙场,是为本职。朝堂政见,下臣不明,无以择断,望君自夺。”

高翔时至今日,仍不持立场,想必他只要不力挺太子建彰,二殿下自会对付。

锋芒毕收,不动声色,确是高明。

皇上又问孙匡何解。

孙匡虽不持立场,却对二殿下平日所为赞誉有加,言辞闪烁,其意已明。

时事所趋,而今在这皇宫里,皇上已失去了把控。

最后,不得已撇头挥袖遣散百官,命人草拟废太子诏书。

百官跪而不去,誓要匡扶二殿下建斌上位,口中无不是“储君为国之固本”一类的道义之辞。

皇上无奈,命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