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 2)
挨饿的那几年,每年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就有偷青的。村里虽是定了制度,可是,还有人在偷。
一天下午,我回到家,看到开德手里攥着一把豆荚,正剥着吃。见我来了,娃马上要躲。他不躲也没有啥,他一躲,我就生了疑惑,以为是他偷了队里的。我一下火了,我能管着一个大队的人,就不信管不住他这样一个小贼。我实在忍不住了,一把拉回他,一伸手,结结实实地给了他一个嘴巴。娃忍不住了,哇一声哭了出来,嘴中的青豆瓣和着血,一下喷了出来,喷到了我的裤子上。
后来我才知道,是我冤枉了娃,那豆角,是他姨从自家自留地摘来,专门来看娃的。打在娃的身上,疼在我的心上。事后,一想起来,我就后悔得要命,恨不得自己一顿。但是,我从来没有向娃说过半个错字。今日,娃要走了,不说,再也没有机会了,我就对娃说一声:开德,我的好儿子,爹错了,爹冤枉了你,现在,爹向你认个错。你不要记恨爹,安安心心地走吧……爹,很好,家里……很好!”
老奎说到这里,终于哽咽得说不下去了,一颗老泪,从那深陷的眼窝里滚了出来,挂在了高高的颧骨上,像一朵冰棱花,晶莹剔透。
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失声恸哭了起来。他们为死去的开德哭,也为老奎心里的悲凄哭。
开德就这样走了,在村人的长长的送行队伍中,在全村学生的默默哀悼中,走向了另一个世界。他那分别时的笑容,以及带着笑容的挥手告别,却成了留在亲人心里的一幅永远的画面,也定格在了红沙窝村人的心里。
送走了开德,县民政局局长带着一干人来慰问老奎。民政局局长对老奎说,按政策规定,要给你老人家安排一名子女就业。另外,生活上还有什么需要组织上照顾的,也请你讲一讲,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组织上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老奎说,生活上也能过得去,没啥向组织上提的要求。老奎又说,子女也不必安排了。丫头叶叶和小娃开顺还在念高中,自己有本事,将来考去,考到哪里,念到哪里,考不上,是他们的命,回来劳动就是了。老奎又说,我没有啥可向党讨价还价的。老奎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只盯着某一个地方,目光茫然,表情呆痴。
在场的乡邻快急死了,老奎,你这个老倒灶,你是不是活苕了?这么好的机会,别人想都不敢想,你怎么就白白地让过去了?也许是儿子的突然离去,把他击懵了?有的人想给他提个醒,又不敢,就给叶叶的妈使劲的使眼色,叶叶妈看老奎黑着一张脸,就扯了扯他的衣角,他却像个木头人一样,毫无感觉。大家越看,心里越急,这老奎,怕真是想娃想疯了。
民政局长说话了,民政局长说,听了老支书的话他非常感慨,他没有想到一个基层的农民,竟也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这么宽广的胸怀,难怪他能教育出一个英雄的儿子来。末了又说,老支书,这是党的优抚政策,不是向党讨价还价。你可以同家里人沟通一下,名额我先给你留着,沟通好了给我回个话。
民政局的领导走了,村人也散了,叶叶妈就说,这是个机会,你让了也是白让。老奎就拿出烟锅,一口一口地抽起了烟。叶叶说,爹,这是国家的政策,又不是向谁讨价还价,我也不去顶,就让开顺顶了吧。老奎就招了招手,示意叶叶、开顺坐下来。叶叶和开顺就坐在了老奎的对面。老奎这才说话了,老奎说,爹知道,这是国家的优抚政策。爹也知道,工人和农民是两重天,城市和农村是两个世界。当了工人,就成了城里人,成了公家的人了。但是,政策照顾是照顾,咱做人,还得有咱的准则。你们的路,还得靠你们自己走!说完了,又抽起了烟。开顺说,爹,我的学习成绩不错,考不上大学,也能考个中专。那个名额,就让姐顶了吧,我没有意见。叶叶妈也说,这是按政策顶的,我们又没有把别人的名额占了,怕啥?老奎又说,叶叶,开顺,你们想过没有?不论你们谁去顶了,就等于你哥白牺牲了,用他的命,给你换来了一个城市户口,给你换来了一份工作。那你哥的牺牲,还有啥价值呢?日后,当你想到,你的工作,是用你哥的命换来的,你会怎么想呢?要是我,我会耻辱一生,羞愧一生。你们,一个个都是读书人,爹没文化,也没识下几个字,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觉得,你们还是好好念你们的书,念到哪里,爹就供到哪里,爹就是苦弯腰,累弯背,也愿意,也值得。能考上大学,是你们的福气,要是考不上,就回来劳动,你们本来就是农民的子女,回来当农民,也不亏。
老奎说到这里,叶叶和开顺早就泪流满面了。叶叶哭着说,爹,你别说了,我理解你,我尊重你的意见,你说咋的就咋的。明年要高考了,能考上,我就上去,考不上,我也不补习了,回来当农民就是了。开顺说,爹,我也听你的。将来一定要考个大学,考不上大学也要考个中专,给你和妈争光,也给我哥争光。(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