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238节(1 / 2)

加入书签

<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别这样说,人家免费给街坊治病,每天骑着自行车专去穷人家里看病,你怎么还幸灾乐祸上了?”

纷纷扰扰,众说纷纭。

随着李源踏入轧钢厂那一刻,议论声就开始此起彼伏。

总的来说,幸灾乐祸说风凉话的以男人为多,伸张正义同情怜悯的以女人为多。

李源将负面情绪值较高的那几人记在心里,其余概不理会,直接去了药房。

当然,药房里还有三大妈俩小媳妇要应付,他按照大致的说辞说了遍后,就不再搭腔了,进了自己申请的一间小房间改造出来的实验室内,埋头忙碌起来……

一百年前,法国有机化学家热拉尔就已经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也就是阿司匹林。

六十年前,阿司匹林一经上市,便成了百年医学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并且经久不衰。

另外两种,是青霉素和安定。

阿司匹林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对很多疾病都能延缓病痛。

但是有一点,因为瑞士综合征的发现,青少年基本上被禁止使用,这种疾病是出现脑性或者是内脏的脂肪变性,有较高的死亡率,通常都是由服用阿司匹林诱发的。

前世李源在网络上常听人抱怨,为什么安乃近、阿司匹林等便宜药越来越少,肯定是医院想挣大钱,不卖便宜药了。

这些人指定不知道,中国每年因为不当服用这些药物,造成三万名儿童出现耳聋(包括神经性耳聋),大约七千名儿童因为用药不当导致死亡。

这还只是可统计到的数据……

这些伤亡,基本上都是这些被禁的药造成的。

只是中国人口数字太过庞大,将这些受害的人散在十几亿中国人中间,就成了几万人里面才有一个,不显眼了,大家都觉得身边人吃了都没事。

但任何一个受害的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宝。

每年三万,背后是多少伤心欲绝的家庭……

所以后来,十六岁以下的青少年基本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但市场上又缺乏相应的退热镇痛药物……

李源就选择了布洛芬。

为什么是布洛芬而不是安全性更高的对乙酰氨基酚呢?

抽奖抽到的奖品里,不仅有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

之所以选布洛芬,是因为对乙酰氨基酚八十年前就已经被合成出来了,五十年代就已经在美国上市。

但布洛芬,虽然现在英国也已经在研发出来,可是一直到六九年才取得处方药许可,八三年才算真正普及。

所以,还有机会薅一把羊毛……

李源清晰的记得一个数据,二零一九年,当年全球布洛芬的产量为两万吨……

这两年在李怀德的帮助下,实验室的经费还算充足,又走了高卫红、陆朵朵的门路,借助清华和哈工大这两所中国条件最好高校的采购渠道,将这间小小的实验室构建出来,勉强可以用作一些药品的基本重复试验。

真正研发新药就别想了,条件太简陋,可是拿着药品说明书去合成,不算难事。

至于符合不符合新药研发流程,什么一期试验、二期试验、三期试验……

当下还真没人在意这些,别说大陆,港岛都是如此。

布洛芬是准备摸透工艺后在港岛合成制作的,等布洛芬摸透后再继续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包装成中成药。

大家所熟悉的感冒清胶囊、维c银翘片、感冒灵颗粒等中成药,其有效成为都是这玩意儿……

拿这两味药练习好制药工艺后,下一步就是为合成万艾可做准备了……

所以这几年,李源其实会很忙的。

转眼一天就过去,实验室外,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已经准备下班了,收拾毛线疙瘩时瞥了眼实验室小门,对身边一位年轻些,也是干活主力的小媳妇道:“翠兰,小李一天都没出来吧?”

她是药房大妈之一,也是行政处某位处长的老婆。

年纪大了,每天上班来除了打毛衣就是和另一位大妈聊闲天儿,干活当然要交给年轻人。

她还算不错了,好歹能坚持到下班,另一位大妈是一位副厂长的嫂子,下午来点个卯,早早就走了。

反正家就在工厂家属区,近的很。

工作就多交由年轻人来干,她们指导指导就行了。

当然,年轻人的背景不如两个老的,也是原因之一。

孙翠兰闻言也往那边看了眼后,摇头道:“没有,中午也没出来吃饭。”

赵菊红道:“也没出来撒尿?”

孙翠兰脸都红了,道:“赵大妈,谁盯着他那个上心?”

赵菊红白眼道:“你跟我装什么装?也不知谁见天盯着人家看。不过不怪你,我要是年轻二三十岁,我也恨不能把眼珠子抠出来粘小李身上,长的忒好看了。不怪娄振涛那王八蛋死活赖着脸把闺女嫁给他,聂副厂长的闺女也为了他大闹了几次。可惜了,就像说好看女人都是天妒红颜,男人生的太好看也不是好事,老天爷都嫉妒。

这不,离婚让人踹了,听说还满大街的嗷嗷哭,丢死人了。所以说男人啊,长的好不好看在其次,关键看能耐,也看命。我儿子虽然相貌比小李差点,可其他的就比他强多了!”

孙翠兰闻言笑了笑,嘴上没说啥,心里却冷笑不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