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647节(1 / 2)
她岂止是想,她是迫不及待!
不只是她想,她身边的这支难民队伍也想。因为他们有一样的经历,有一样的困惑,有一样的绝望,又有一样的诉求。
附近听到赵宁跟姜葭说话的百姓,此时都饱含期望地看着赵宁。
所有跟姜葭一样,受苦受难生活艰辛的百姓,都想。
此时不传道何时传道?眼前这些百姓不教化,要去教化谁?
赵宁指了指前面的一品楼修行者:“到地方之后,他们会组织你们,教授你们新思想新学说。所有愿意追求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人,都能参与其中。”
闻听此言,不仅姜葭开怀不已,附近的百姓都是喜上眉梢。
难民们一路走来,心情沉重面色忧戚,像是人人扛着一座大山,如今听了赵宁这番话,附近这些个难民已是振奋了精神,脚步轻快不少。
赵宁轻吐一口气。
因为他跟一品楼、长河船行的努力,中原革新战争的基础,正在各地悄然建立。
大晋皇朝在中原的统治基石,正在一点点积累。
这是文明的星火,是文明的荣光!
“赵大哥......”姜葭忽然轻轻唤了赵宁一声,在后者转头的时候,对方娇羞地低下头,“我曾经跟你说过,你是我的救星与福音,你还记得吧?”
赵宁微微点头。
他在乎这个,又不在乎这个。
姜葭抬起头,明眸亮若星辰:“现在,我希望赵大哥不仅是我的福音,还能是这些宋州难民的福音,也改变他们的命运!”
赵宁疏忽一怔,没想到对方要说的是这个。
姜葭的眼神愈发坚定,眉宇间甚至刻上了神圣之色,说出来的话也字字千钧:“赵大哥,我希望有一天,你能改变天下所有苦难穷人的命运,成为我们所有人的福音!”
面对姜葭信任、尊重、期许的目光,刹那间,赵宁的喉咙硬如磐石,险些哽咽。
对方说的,不正是他呕心沥血夙兴夜寐,历经千辛万苦,不惜与天下地主、权贵为敌,不惜让皇朝分裂也要破而后立,一直想达成的目标,一直在拼命做的事吗?
如今,在不属于朝廷直辖的中原宋州,一个不久前还素不相识的人,因为这些时日的经历见闻,将这样的信任、尊重与期许,郑重庄严地交给了他。
一瞬间,赵宁感受到了久违的感动。
这说明,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对的。
第七一九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上)
赵宁在砀山县没有停留多久,两日后便跟姜葭分别。
离开砀山,进入徐州萧县境内,一路上,赵宁碰见了许多往宋州去的百姓。
之前常怀远跟张京交战时,有武宁军设卡驱赶,萧县百姓为了逃避兵祸,姑且都拖家带口往宋州去,如今没了武宁军阻塞道路,过去的人当然更多。
只是这些底层百姓消息闭塞,眼下还不知道宋州已经没有金光教。
不过赵宁并没有试图劝说这些人回去,砀山县如今在重建秩序,有一品楼、长河船行的人在,这些百姓过去之后能够得到善待。
且武宁军肆掠宋州砀山县时,一路屠灭,百姓死伤很多,眼下砀山县正是缺乏人丁劳力之时,萧县百姓到了那里不愁没有地种、无法生活。
有人离开自然就有人留下。
离开的人留下了田地,留下的人只要能渡过今年,明年春耕就不差地,甚至会多出一些土地——前提是萧县官府干人事,亦或者他们本身就颇有实力。
地主大户、富人大族是相对有实力的,不是住在城里就是在自家庄园里有高墙大院,有护院家丁。
张京跟常怀远大战时,出来筹粮、发泄的武宁军将士,既不会在城里胡作非为,等闲也不会去攻打他们的坞堡——会有伤亡。
另外,祸害百姓军法不容。
当然,在乡野间祸害底层百姓,没有引起百姓聚众反抗,事情闹不到大人物那里去,没上官下来追究,便也不算违背军法了。
所以到了现在,地主大户、权贵富人们基本都是选择留下来,并且将逃难者的田地据为己有,算是发了一笔横财。
官府没有出面主持公道,履行保境安民的职责维护百姓利益,任由地方上弱肉强食,选择留下来的底层百姓,本就因为战乱丢了粮食、庄稼,故而难以生存。
于是四野之中盗匪横生。
赵宁眼下就碰见了一股。
前方不远处河道交叉口,百十名河匪围住了几条满载货物的小货船,货船上有伙计、船工逃到了岸上,也被手持横刀、长矛、钢叉的河匪逼在河畔。
跟之前碰到的方家村河匪不同,这群河匪人数更多也更专业。
其精锐部分手中的武器竟然都是军中兵刃,为首三个还穿着甲胄,个个凶神恶煞气势汹汹,浑然是狼要吃羊的架势,正在逼迫、叫骂。
说专业,也是相对于客串河匪的方家村村民,除了一二十人手持军中兵刃,其余六七十人拿得还是锄头、棍棒那些,衣衫也破旧,不过面目倒都非常凶狠。
隔着两百来步的距离,凭借修为,赵宁感受到了为首几人身上浓烈的杀气,根据他两世为人沙场征战多年的经验,这些人手上必有人命,而且不止一条。
河匪们包围货船的包围圈已经缩到很小,厮杀一触即发,之所以暂时形成对峙之势,是因为货船上的人加起来也有二三十个。
几个领头的男子商人模样,战战兢兢惶恐不安,半数为手持长刀的护卫,面容凝重隐有惧色,剩下的都是船工,抱着脑袋蹲在船上,作听天由命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