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643节(2 / 2)
但函谷关有大战的时候,后勤补给的运输需要经过斜道,颇为不便。
之后天下一统,函谷关废弃,潼关就建在函谷西面,这样便把斜道留给了敌人,大大增强了防御力度。
从斜道佯攻关隘难如登天,如果守城方不犯错且士卒能战,基本不可破。
潼关的重点是防御,保护关中。
齐朝之后天下纷纷,各地形势都有变化,眼下潼关虽然在魏氏手里,但函谷关已经重建,被张京握在手里,而且关隘做了改变,重点就是防御西面之敌。
双方隔着一条函道,算得上是大眼瞪小眼。
如果只是一个张京,魏氏自然不必担心,大军出动之际,魏无羡凭着自身修为,带着众多王极境高手,要破关并不难,就如攻蜀时克剑门关一样。
但大晋的高手们,会坐视魏氏攻占函谷关吗?
既然魏氏高手与赵氏高手相互掣肘,没有开打之前很难确定谁会干净利落战胜对方,还得顾虑杨氏高手掺和,那争夺函谷关就只能靠下面的人。
此外,夺了函谷关不算,洛阳也是重点。不得洛阳,魏氏的大军东出就没有立足之地,百十万大军不能没有坚城要地作为依托。
总而言之,赵氏大军要进入中原,需得渡过黄河天堑,而魏氏大军要进入中原,需得渡过函谷险地。在这一点上,双方谁也没有便宜谁也不曾吃亏。
“方公真知灼见,可谓一针见血。”
魏崇山话说得很满,表示他认同方枕的意见,“诸公以为如何?”
殿中的大臣们陆续附和,多半都认为该当如此,孙康、蒋飞燕也认为合理。
但有不同意见的人并非没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方公所言的确大善,却过于重视短期目标,而忽略了长远之计。若是秦国若真如此施为,恐怕会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说话的人是关中本地大族,葛氏家主葛孝宽。
齐朝开朝立国之时的十八将门、十三门第中,没有葛氏这一族,论家族实力,他们在齐朝排不进第一等,但在关中之地,却是屈指可数的存在。
像葛氏这种大族,很多地方都有,原本并不起眼。
但国战时期,葛氏一族可称毁家纾难,不仅将大半家财献出来充作军资,还派遣了族中多半修行强者、年轻俊彦投身行伍,在陇山一带与蒙哥所部血战。
战争虽然残酷,但也最能磨练人,数年浴血葛氏族人战死很多,但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基本都成了器,其中甚至出现了王极境修行者。
也正是从彼时开始,葛氏与魏氏的关系逐渐亲密。
若是齐朝输了国战,葛氏自然就此从关中大族中除名,可既然齐朝胜了国战,那葛氏就该兴盛。
魏氏占据关中,葛氏既是先锋又是内应,之后-进攻汉中、蜀中,军中的葛氏族人俱有军功,现如今的葛氏,在秦国庙堂、民间皆有不俗势力与影响力。
关陇本地大族,只能是望其项背。
(先更后改)
第七一五章 魏氏秦国(下)
孙康、蒋飞燕、方枕等人,见是葛孝宽说话,都不能不认真聆听、思索。
方枕被对方触了霉头,虽然心中隐有不快,却还不至于发作。
他们都清楚,如果秦国大业继续发展,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葛氏必然是一个新的世家!
“葛公可否详细道来?”魏崇山正色发问,态度亲和。
孙氏也好蒋氏也罢,这些原本齐朝的世家,一开始是两边下注,后来在齐朝、晋朝呆不下去,这才不得不投奔过来,跟魏氏单纯属于利益联合。
但葛氏这样的,从国战时期就不吝人力物力支持凤翔军,在艰苦环境中与魏氏子弟并肩作战的本地大族,跟魏氏却有深厚情义。
对待葛氏等关陇本地大族,魏氏天然就亲近不少,也信任得多。
孙氏、蒋氏、方氏等原齐朝世家,家大业大,从抵达关中那一刻开始,不管他们有意无意,愿意不愿意,都自动形成了一个山头、一个派系,且实力强劲。
魏崇山如今是秦王,当然不愿麾下臣子中,有一股势力一家独大。昔年齐朝尚在、寒门还未壮大时,世家是如何掣肘皇帝、制约皇权的,魏崇山再清楚不过。
时至今日,他当然不愿意孙氏、蒋氏这些世家,渐渐壮大到比曾经的赵氏、徐氏更强的地步,拥有比赵氏、徐氏更高的掣肘皇帝的权力。
这些年来,魏氏有意扶持本地大族,制衡原齐朝世家们。
在魏崇山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本地大族成长不少,葛氏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已然成为关陇本地大族们的领头羊。
很多时候,葛氏的意见会得到本地大族们无条件的支持。
葛孝宽朝魏崇山拱手道:“王上,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秦国大军东出,是为了得到整个中原,故而短期目标得重视,长远规划亦不可缺。
“秦国修行者出动后,当然得想方设法,在函谷关、洛阳等地活动,助大军夺得关隘与雄城,但也要深入中原,摸清赵氏修行者的行动,了解他们的意图。
“否则,我们千方百计进占洛阳期间,中原突然风云大变,州县城池一夜之间倒向赵氏,那咱们就算得了洛阳又有何用?
“赵氏的人,最善于蛊惑人心,让底层百姓为其所用,前朝河北的反抗军,之前河北河东的革新军就是明证!
“况且那郓州耿安国,本身不过一介绿林贼寇,国战之初刚到郓州时,受尽排挤无法安身,是赵宁给了他们应有的待遇和建功立业的机会。
“虽说世事更易,总是人心首先变幻,但从古至今,亦不乏肝胆赤诚之辈,若是耿安国在关键之时投了赵氏,让赵氏大军安然渡河,则大事不妙!
“凡此种种,牵涉甚广,复杂难言,臣愚钝,无法尽数理清其中轻重,我王英明,必能洞悉关键,为秦国上下指引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