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觉醒后[九零] 第37节(2 / 2)

加入书签

胡青拿到钱吓了一跳, 这次是扎扎实实的吓到了。

“就这么几条裤子,能挣这么多?”

胡青觉得不可思议, 他就算是跑大车, 一个月也就是里外里挣个四五百,这还是带上他自己赚的那点外快。

可元棠就这么随便卖卖, 就一下子挣这么多?!

胡燕喝了口水给她哥解释:“也不全是这次挣的,我跟小棠还自己贴补了,凑个整。”

为了这次进货, 她几乎把身上所有钱都给出去了,连带自己的工资都没留多少。

她顿了一下说道:“小棠说了,这次是打着时间差卖的, 最多也就是这一次了, 后面就没有这么多赚头, 而且她说这次卖完,准备歇一歇。”

胡燕没说太细, 其实是元棠给她分析了,说的是这种快钱,挣一次就得老老实实的压一段时间。县城里虽然商贩少,可等到人去省城见到货,稍微一算就知道她们两次能挣多少钱。骤然暴富这种事,放在别人身上是好的,放在她身上,只会带来无数麻烦。没看见昨天她们卖的火,贸易园就已经有几个明显看着不是客人的商户过来打听了吗?

幸好她早有防备,说话都是满嘴跑火车。

元棠很是想得开:“本来摆摊就是一时权宜,要是这次挣的足够,我就打算等到寒假找个稳当点的生意干。”

胡青这边的货源她不愿意放下,可也知道胡青没有那么稳定,他出车没有规律,就像这次,一旦哪个东西卖的好,她也就只有台面上那一点货,根本吃不到最大的红利。

胡燕想到元棠透露出来的意思,把属于胡青的那部分钱推给他,包括上次要分给胡青的那一部分,然后解释了一下分成。

胡青之前就听胡燕说了一嘴,那时候他急着出车走,没听那么细,只说下次回来再给他就行,可胡燕把二百多块一拿出来,胡青就呆了。

这么多!

胡青不愿意收了:“你拿着吧,我也就是帮个手,不用你给我钱。”

妹子给个几十,他就笑着接受了,可二百块,这实在是太多。

胡燕抱着他胳膊非要让他收,俩人扯了一来回,胡青执意不收:“实在不行,你拿着这个钱给咱妈买东西,就当是我孝敬咱妈了。”

他常年不在家,母亲一直是妹妹照顾的多一些。这也是他对弟弟妹妹总是抱有歉意的原因。出大车这几年,他一走就是好些天,家里弟弟会三两天回来一趟,妹妹更是基本就在家里。胡青觉得自己付出的少,这钱他拿着也是不安心。

胡燕坚持要给,胡青最后只能无奈道:“要不然就给咱妈吧。”

他俩都不愿意拿着这笔钱,拿给胡母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胡燕也同意了,拿着钱给她妈送去。

胡母在屋里正在查礼单,算着到时候大儿子结婚要叫哪些亲戚来,突然被小女儿砸了二百多块钱,叫她晕乎乎的。

她是知道小女儿跟元棠混着在摆摊的,可燕子在她眼里就是个不懂事的丫头,怎么才几天,她就赚了这么多?

胡燕抱着母亲的手:“小棠很厉害的,当然啦,我也很不错!”

她这翘尾巴的样子落在胡母眼里,自然是有点可爱的。

胡母摸了摸她的脸:“好好好,妈总算是享道你们福了。”

转过身抹了一把眼泪,她早年丧夫,一个人带着三孩子,没少被人挤兑看不起,不然不能分到后山这么偏的地方来盖房子。

好在大儿子二儿子都争气,现在小女儿也能挣钱了,胡母只觉得自己过去吃的苦都有了回报。

胡燕也忍不住有点难受,虽然她最小,可家里的苦日子她也有点印象的,后来是大哥二哥撑起了这个家,她才逐渐成为村里同龄姑娘里过的最好的一个。

她靠在母亲怀里,从未觉得自己的心如此柔软。

“妈,我一定好好孝敬你。”

胡母摸着她的手:“妈不指望你孝敬,你过的好,往后嫁个好人家,妈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大儿子有了着落,二儿子前几天也给她透出意思来,说是也差不多有了点眉目,现如今她只剩下小女儿一个心头病。

只等小女儿嫁个好人家,她这辈子任务就完成了。

胡燕从母亲怀里挣出来,一脸不情愿:“我才不嫁呢,不跟你说了,我找二哥去!”

她一走,胡母就摇摇头,叹气道:“还是个小孩子呢。”

一说嫁人就不好意思,也不想想她现在十六七了,也没几年了。

胡母转身把二百多块收起来,她不差钱,大儿子二儿子每个月都往家里交三十,胡燕上班之后一个月往家里交二十。她根本花不完,攒下不少,这次给大儿子办事,大头的彩礼待客钱儿子出了,小头的钱她揽了过来。二百块进了账,她立刻想着老大的婚事还有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

“嗯,该给范娟多买两身衣裳。”

这二百正好,给亲家那边多五十的扯衣裳钱,再留出一百把烟酒档次往上提一点……

****

元棠卖东西卖的起劲,元栋这周也回了小河村。

村里最近家家户户都在下粉,老远能看见有些人家冒着白烟,各家各户都留了几分地平整好,就是晒粉场了。元栋一路走来,见到不少人在忙碌。

元栋忍不住回忆起上辈子。

小河村一直都有下粉的传统,现在这时候,因为村里还没通电,所以一直都是手工下粉,等到过两年,村里就有电了,那时候有人就开始去山里的村子收红薯,收回来之后用机器下粉,机器增加了效率,产量一起来,立刻就吸引了不少县里的小贩来收购粉条,后来更是周边的县城也有贩子来收。

本来靠着这个逐渐热闹的生意,小河村是很有发展的潜力的,可这门生意做到九几年末,很快就出了事。

起头是村里几家为了降低成本,用买来的现成的木薯粉替代了一部分的红薯,毕竟两者成本相差将近一倍,这几家也靠着这个“窍门”挣了不少钱。

很快,这件事就在村里传开了,做粉条的村民都开始有样学样,有那黑心的,干脆用了七成的木薯粉,做出来的粉条一点都不劲道,一烧就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