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刘凡与卫觊问对(2 / 2)
“哦?那伯儒认为现在的天下大势如何?”/gt
刘凡向卫觊询问道。/gt
“丞相北定边疆,又平董卓。受命危难之间,秉公执政,仅仅三两月,便使灰烬中的司隶复苏,变大殇为大治,政治清明仿佛回到了建武时期,致使群民悦服。内修兵甲以饵士,外缓群雄以生息。时机一到,公以丞相之司,大将军之职,赵王之责,先帝之托,万姓之愿,东征西战,讨伐不臣。天下大势,乃在丞相也。”/gt
卫觊向刘凡回道。/gt
“山东那些诸侯,整天想着立人为帝。朝廷还在,然其互相攻伐。朝廷的诏书传出,就仿佛一张白纸,袁绍、袁术四世三公,真是令人失望极了。最忧心者,乃关陇之地,董卓虽平,其余孽还在,并拒关陇。那李傕、郭汜、马腾、韩遂似乎还有雄心,吾与关陇仅隔着一个小山谷,吾却眼睁睁的看着山谷对面的百姓受苦,着实心痛。”/gt
刘凡将茶水一口饮尽,一脸愁苦的说道。/gt
“以吾浅见,关西诸侯,皆无大志,无一可以雄天下。丞相视函谷关为小谷,那就绝对有信心跨过小谷。只是现在李郭新逃关中,其一定兼并了董卓留守在关中的兵马。明目张胆的给兵危,李郭一定会联合马腾、韩遂强烈抵抗,丞相可行权宜之计,一边给李傕、郭汜、马腾、韩遂爵位、官职,他们心稳之后,就不会有大变动。这时,丞相可趁机修兵甲三路,一从河东,一从弘农,一从华山,大军突然出击,并发迅猛,只要克一路,关陇可平。”/gt
卫觊将他心中熟知道给刘凡。/gt
“兵不厌诈,嗯,好!伯儒可知,吾上郡还有精骑一万。如有可能,吾还可以在朔方、五原,调集胡骑三万。”/gt
刘凡点头称赞这个计策,又更加完善。/gt
“若如此,关陇唾手可得。只是关陇羌、氐、杂胡甚多,距离段太尉平羌已过十几年,乱世生,羌胡又乱,其中以先零羌,阴平氐王为最,河西走廊根本没有消息再流出,一旦入西凉,马腾、韩遂、李傕、郭汜等是其次,平定雍凉之路,一定困难重重!”/gt
卫觊根本不知道刘凡的军事布置,但他长年身居河东,对相隔一河的关陇之地非常清楚。/gt
“吾治理司隶,虽然表面上安静,但暗地里波涛汹涌。吾去过很多乡县,吾发现有的县吏、郡吏不检点,他们只是畏于吾的威势,约束自己,尽心尽责,这种威势一定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须知人就是如此,真正如董宣、杨震之类的贤者也只是万里挑一。刚才问对,吾已知君的武事,心中对平定关陇已有定计,现在吾想求助这个办法!”/gt
刘凡这次亲自为卫觊斟茶一杯,向他问道。/gt
“国家如此,法纪松弛,酿祸于桓灵时期,导致累祸成凶。现今地方长吏轻视法令,盗贼肆无忌惮的为祸一方,州里明知却而不加以纠正,天下人又能从哪里得到公正?吾听说过前南阳太守羊续悬鱼拒贿的事迹,连先帝都因此列其为公。吾深查知,羊续是个能臣,悬鱼拒贿只显示他的清廉,他任南阳太守期间,革新吏治,锄强抑暴,兴利除弊,提倡节俭,政声卓着,这是值得天下长吏学习的,吾一直将羊续视为古之杨震。”卫觊向刘凡一敬,向刘凡说道:“刑法是国家最重要的工具,而往往被官吏轻视,代之以主观臆断;典狱之官掌握生杀人权,应由明法公正之人来担任,而往往因统治者对他们的轻视,所用非人。这是王政敝弊,国家丧败的重要原因。卫觊以为,应恢复先汉《九章律》,在《九章律》的基础上增添法律,并设官吏转相教授,使百姓和官吏都懂得法律,不仅下属可以检举长吏,而且百姓也可以检举官员。以法治天下!”/gt
“善,伯儒分析利弊,言他人不敢想之事。虽不知别断,但吾认为伯儒说的对。只是吾在结束内乱,需要长年征战,还要招抚流民,让百姓温饱,这需要无数财力支撑,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gt
刘凡又向卫觊问道。/gt
今天同事聚餐喝酒,没有了。明天补上。
</p>
↑返回顶部↑